江山市风景名胜[肆]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贺村镇鸟瞰

“百二滩行尽,岧峣指县门。溪流牛鼻没,山势虎形蹲。夜赛知年富,冬晴爱日温。孤舟停泊处,红叶自成村”

《江山县》(清)何士循

江山市古村落

除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清漾毛氏文化古村外,江山市古村落星罗棋布。

(A)大陈古村

古村旧称须江乡九都大陈庄,现属大陈乡,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江山市北部,南距市区十千米。大陈古村三面环山,回龙溪似玉带,从村中穿过,“土田肥美,山川秀丽”。村落依山就势,呈带状展布,肌理清晰。曾被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余绍宋(龙游籍)先生誉为“十里环山皆松树,天下应无第二园”的地方。大陈古村为徽州汪氏后裔聚居地,明朝永乐初年,汪氏七十四世孙普贤公徙此繁衍成族,后裔苦心经营,创建了一个以徽派古建筑为特色的千年古村落。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村中居民大多为汪姓。这里山环水潆,林木葱郁,白墙黛瓦,拥有“江南第一古村落”的美誉。村中的古建筑鳞次栉比,楼阁亭台,搭配有致,以清代建筑为主,至今还遗存了众多完整的清至民国时期古建筑(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等)近八十处,青石古道三千余米。其中,有两处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十九处衢州市重点文保单位。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大陈古村

(B)枫溪古村

古村位于廿八都镇南端。村落沿缓缓流过的枫溪而建,总体布局追求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依势而立。东西约两三百米,南北约八百米,纵街一条,东西横巷垂直纵街,间有交叉相通的小巷,宛如蛛网。古村中枫溪桥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单孔石拱桥,呈半月形,石拱下古藤密布,悬挂拂水。晴夜时分,桥影倒映水中,半月形桥洞与洞影合成整圆,波光留影,若有似无,与空中明月遥相呼应,誉为“枫桥望月”。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枫溪古村

(C)南坞古村

古村落地处江山市南部凤林镇,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广丰接壤。古时,南坞被称为南峰。相传,村庄因地处南向的山坞而得名。南坞村人口,多以杨姓为主。史料记载,自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杨氏七十九世裔孙始迁南峰,至今,古村已有近八百年历史。古村四面环山,南面开阔,林茂水清,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房屋皆依照山坞的地势而建,形成群山拱围、拾级而上的总体格局。村中杨氏外祠是一座高大宽敞、豪华气派的祠堂,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外祠和内祠,是衢州市唯一保存完整的“一村一氏二祠”。 一个村落,一个姓氏,却拥有两座宗祠,堪称宗族和古村的荣耀。外祠始建于明代,后几经修缮,终于形成现在的宏大规模。村中古街巷间,古民居天井回廊连厢房,雕花窗棂马头墙,诉说着南坞当年的兴旺与繁荣、灿烂与沧桑。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南坞古村

(D)洪福古村

地处江山东南部的塘源口乡,是典型的“高峰村”。这里,千米以上的高峰有十余座,森林覆盖率达96.5%。拾级而上,可见座座房屋都是土夯墙、黄歪瓦,层层叠叠,或建于高山之巅,或隐于峰壑之中,或坐落于溪泉之畔,或掩映于竹海松涛之下,随着地势,绕着山坑,浑然天成。洪福村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并被列为江山市“摄影文化基地”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洪福古村

(E)三卿口古村

古村落位于江山市南部峡口镇东南约三千米。六百余年来,王氏后裔在三卿口繁衍生息,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仙霞古道贯穿古村南北。据《三川王氏族谱》记载,三卿口王氏为元代晚期始迁祖王国宝,从兰溪双牌游猎而来定居。后因其祖先王祐亲植三棵槐,云“子孙必为三公”,故名。另传此地有三条山溪(东溪坑、蚕溪坑、大坂溪坑)得其名。王氏历代以造纸、制瓷为业,依赖毛竹、山茶等资源谋生。明清时期,村中造纸作坊有十多处,遍布于三卿口溪两岸山坡上,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造纸业渐渐退出。元明时,在窑岭(弄),仙霞古道两侧开设有十几个瓷窑,烧制青瓷、青花瓷,直至清早期制瓷业衰退。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三卿口古村

(F)花桥古村

古村是廿八都镇中心村,是古镇景区所在地。古村随处可见是徽派建筑的古民居,房屋的基本结构为平面长方形的四合院式,房内厅堂自成院落,门扇、窗户上的图案少见雷同,门楼多以精致木雕构件组合而成,楼阁式的四柱三楼形式风貌独特。花桥古村民俗风情奇特,不过两千的村民,流传着九种方言,繁衍着一百余个姓氏,是“方言王国、百姓古村”,村民至今传承祖先遗留下来的对山歌、跑旱船、踩高跷、牵木偶等民间艺术。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和古民俗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令人仿佛置身数世纪前的明清时期。

(G)枫石古村

古村坐落在仙霞古道的峡口镇,有现存最古老的手工作坊窑址,是古代早期青花瓷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青花瓷原料“釉果”的产地。至今还保存着全国惟一完好的作坊式清花瓷制瓷工艺,被誉为“中华古瓷第一村”。村内民宅和制瓷作坊依小溪随山势而建,整个古村落仍保留着清末民初的风貌。其保留完整的生产设施、工场布局、技术工艺及生产组织方式,对于今人了解和认识古代制瓷业的工艺技术、生产经营方式,是一部活化石、活教材。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枫石古村

(H)先锋古村

地处张村乡的先锋古村,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村内有“九祠十二幢大厅大堂”,两座牌坊、五条古街、二十多条巷弄,被列入浙江省级保护的古建筑群有十余处。村落里周氏和黄氏祠堂保护较好,建造辉煌,雕花精致,威严耸立。古村中上百米古遂道同样令人惊叹。古隧道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长约四十米,用鹅卵石四边垒砌而成。下段隧道长有几百米,从村中一直通往张村小溪。除有几处转弯、连接口外隧道上方就是行人道和房屋。

江山市著名人物(六)

毛恺,明代中期重臣。字达和,号介川。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初在行人司,奉旨出巡,拒受馈赠。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分管芜湖关税收,县佐担任出纳,税银储存县库,纤毫不染,税吏滥收款额,悉令退还。嘉靖二十八年(1548年)任瑞州(今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知府,宣扬礼义,严明法纪,纠正民间好讼之恶习。两年后历任宁国知府、莱州知府、山东按察副使、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等职。嘉靖四十年(1561年)以都察院右佥(音千)都御史衔,巡抚保定地区,提督紫荆关等要塞,防卫有方,鞑靼不敢进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调任南京刑部、吏部右侍郎。次年升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隆庆二年(1568年)任刑部尚书。次年上《题禁滥狱疏》,列陈“刑之滥者”六种表现,奏请禁革。隆庆四年(1570年)因病告归,同年重阳去世。万历初年,追赠太子少保,谥“端简”。著有《薛文清读书录抄释》三卷,《介川文集》十卷及奏议八卷刊行于世。

朱津津(1992年—2017年)烈士。2013年2月加入江山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二中队任辅警,曾获衢州市公安局“巡逻之星”、江山市公安局优秀铺警等荣誉称号。2017年8月12日下午,在救援一位落水女子时不幸牺牲。被追授“浙江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追记一等功。2017年11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汪新士(1923年—2001年)著名篆刻家、书法家。名开年,号不舍翁、无际老人。书斋名养气斋、锲镂轩。生于今大陈乡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汪乃恕为光绪年间衢州首富,曾任衢州府商会会长。其一生积德行善,铺路修桥、建凉亭、施药医,创办义学萃文学会(民国改为萃文中学),新旧《江山县志》都有记载,被誉为“清末慈善家”。父亲汪志庄为民初国会议员,居京十年,精诗书印,书法造诣尤深,至今衢州市博物馆还收藏有其多幅隶书。伯父汪访平篆刻别树一帜。母亲余氏更是“文艺传家三百年”的七代书画之家。舅父余绍宋是民国时期的大书画家、理论家,与梁启超、陈师曾、叶恭绰、于右任、黄宾虹等友善,回国后从政,官至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因不满北洋政府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贷款条约,而拒绝签字(即民国史上的金法郎案)愤然辞官回故里,专事研究学问,著有《画法要录》、《书画书录题解》。汪新士自幼耳濡目染于家学,五岁始跟随父亲临帖写字,十五岁从伯父、舅父研习篆刻,临摹“西泠八大家”作品。父亲常教导他篆刻应“执刀如执笔”。经舅父余绍宋引荐,从书篆名家韩登安学艺。汪新士时在丽水县碧湖镇省立联合中学艺术科就读。其美术课教师是徐悲鸿先生得意门生孙多慈女士。汪新士1941年至1945年从韩登安函授学篆刻四年,功业大进。抗战胜利后,汪新士随校复员到上海,就读于上海诚明文学院中国文学系。院长蒋维乔原是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校长,著名学者。汪新士亲聆其授古典文学课,故文功底深厚,善吟诗作对,自吟自撰自书,一气呵成,对仗工整,且时出新意。去沪前,舅父余绍宋为其写荐举信,将外甥介绍给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老朋友、书法篆刻界一代宗师、西泠“创社四英”之一的王福庵先生,被收其为弟子。后得到众多大师的指点。自此,汪新士在上海大学求学期间,在完成学校功课之余,遍访在沪的书画名家,穿行于众师之间,同时广涉前人碑帖,深研金石印章,上朔秦汉,下法邓(石如)赵(之谦),功力益进,使其在风华正茂之年而头角崭露。1946年,汪新士由恩师王福庵、韩登安引介,加入西泠印社。当年与其时入社的有一代国画大师、年已48岁的张大千,而汪新士方24岁,是当时社中年纪最小的。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汪新士先生

建国后的八十年代,在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与坎坷后,汪新士忆起早年王福庵恩师“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教诲,决定在楚文化发祥地的荆州,倡导西泠精神,培育新时期的书法篆刻艺术人才。在众多弟子的帮助下,于1986年端午节在荆州创建了南纪印社。代表作有《汪新士篆刻作品集》。

徐应镳(音标),宋末忠烈之士。字巨翁。成淳末入临安为太学生。德祐二年(1276年)春,元军破临安,掳宋全太后与恭帝赵北去,太学生百余人从行,徐应镳不欲从,誓欲殉国,愿英灵长伴岳飞神主。祭毕,以酒肉饷诸仆,俟众仆酣睡,徐应镳自写绝命诗“二男并一女,随我上梯云。烈士甘焚死,丹心照紫雯”。两子徐琦、徐崧及十六岁女儿元娘亦写绝命诗句,四人同登住所梯云楼纵火自焚。一小仆闻火声上楼窥窗,见徐应镳父子俨然端坐火光中,急唤诸仆破门入室,扑灭烈火。徐应镳父子求死不得,怏怏出户去,仓卒中不知去向。翌日众人得其尸于岳武穆祠前井中,皆僵立瞠目,面如生人。诸仆为具棺殓,厝于西湖金牛僧舍。同年益王赵昰(音是)立于福州,追赠徐应镳朝奉郎,秘阁修撰。十年后,其太学同学刘汝钧率儒生五十余人葬徐应镳遗体于湖滨方家峪,私谥“正节先生”。

毛春翔(1898年—1973年)著名图书馆学家。笔名乘云、夷白、童生。早年毕业于浙江法政专门学校。后在江山县私立志澄初级中学任教员,参加“国货维持会”,率领爱国师生和青年店员宣传查禁英、日洋货。1926年10月,与朱曜西等人筹组国民党江山县党部(左派),任工商部长。1927年2月北伐军抵达江山,被推选为“人民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主席,曾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毛春翔被捕,关押于杭州陆军监狱。两年后,由毛彦文等营救出狱,赴江西省上饶中学任教员。1930年,曾回江山主编《江山日报》。1932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从此专心研究图书古籍。次年转到杭州,在浙江省立图书馆任善本编目员兼孤山分馆主任干事。抗战爆发后,随图书馆迁移。1941年,毛春翔到重庆负责保管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胜利后,在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主管文博事业的徐伯璞率领下,将《四库全书》运回杭州,途经五十余天,备受艰辛。回杭后,任图书馆特藏部主任。毛春翔在图书馆工作三十余年,对古籍深有研究,精于鉴别,善于整理、保管。著有《论语类编通义》十卷(稿本)、《齐物论校读记》、《浙江先哲遗书目录》、《文澜阁书目》六卷、《古书版本常谈》、《浙江省大事记》等。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毛春翔(坐者)先生与同仁1942年在贵州合影

范匡夫,生于1945年。知名战地记者。上余镇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岁末,参军来到驻金华部队的军营里,不久当上了机枪连四班长。因范匡夫有高中文化程度,被调到团部做宣传工作。后到《解放军报》,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地记者。1978年12月,范匡夫接到上级命令,奔赴云南前线,在十三军、十四军进行采访。战斗打响后,随十三军三十八师前进。范匡夫冒着生命危险采写的《董存瑞式的英雄—李成文》战地新闻,最早在《解放军报》、新华社刊发后,又很快在国内外许多媒体转发。1979年2月23日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始公开报道边境自卫反击战情况,当天报道四位战斗英雄的事迹,其中的两个“董存瑞式的英雄”李成文和“彝族雄鹰”山达,都是由范匡夫采写的。当时部队正展开在连绵起伏的山岭间,随时迎接新的战斗,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广播声,大家心情非常激动,倍受鼓舞,纷纷振臂欢呼起来。随后陆续写就了《摧枯拉朽下柑糖》、《近战歼敌好威风》、《喷火勇士古文荣》、《老一辈威震敌胆,新一代威名再扬》等一篇篇发自南疆前线的报道,刊发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众多媒体上。南疆边防部队和《解放军报》社为其记三等功各一次,并分别给予通令嘉奖和晋级。战后,范匡夫回到某集团军担任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为部队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和文艺人才。1990年9月中旬,范匡夫从济南军区政治部政工研究室副师职研究员的岗位上,调回浙江,先后担任金华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委和省军区副政委,谱写了人生的新篇章。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战地记者范匡夫

祝兴龙(1945年—1968年)烈士。上余镇大溪滩村人。1965年3月入伍,1968年10月在温州市牺牲,时任解放军6517部队班长。追记二等功一次。

汪东林,生于1938年。知名作家。笔名郑直淑。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干事,《人民政协报》新闻部主任等职。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人物传记《李宗仁归来》(合著)、《宋希濂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名人传记集萃》等。

何芝园(1902年—1988年)民国时期知名情报官员。江山城区人,字商友。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信。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数学系,后留校任助教。1927年秋任南京中学数学教员。1934年加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任第二股长、情报科科长。1938年任情报处处长。1943年任军事委员会成都行辕调查科少将科长。1945年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机要室主任。抗战后,任国防部保密局情报处少将处长。1948年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去台后,任“国防部”情报局设计委员。1954年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65年任“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委员。著有《简易几何》。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1)

何芝园先生

祝允哲,两宋交替时期抗金名臣。字明卿。父为名臣,进士出身,哲宗时任户部侍郎、兵部尚书,以率军防御西夏有功,赠少师上柱国,封宣国公。祝允哲元符三年(1100年)中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任武翊卫大制参,督理江广粮饷,提督荆襄军务。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受韩世忠命屯兵西宁,曾与岳飞并肩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上《乞保良将疏》,愿以全家七十余口保被秦桧等陷害入狱的岳飞父子,并请斩误国奸臣。被贬为潮州推官,途经富阳县时,闻岳飞父子遇害,昏厥于地,不数日悲愤辞世,葬富阳县白升山。

郑绍涓(1953年—1986年)烈士。新塘边镇毛家仓村人。1977年从长沙冶金工业学校矿冶电气化专业毕业,同年被分配到遂昌县金矿任机电车间电气技术员。1986年3月3日下午,遂昌金矿矿区北侧发生山林火灾,火势迅猛,时刻威胁着山后国营林场几千亩山林。遂昌金矿的干部、职工奋力投入灭火的战斗中。郑绍涓和其他四位工友直插火山北侧面,力图劈开一条防火道,切断火路,不料风向突变,山火封住了他们的退路。虽经奋力扑救,终因火势过猛,郑绍涓等五名工友被烧伤相继牺牲。事后,浙江省冶金工业局为他们各追记大功一次,并作出《关于开展“向护林灭火、奋不顾身保护国家、集体财产的五烈士学习”活动的决定》。

毛松友(1911年—2000年)知名摄影家。名仿梅。大桥镇仕阳村人。1924年,文溪小学高小毕业后,考入衢州浙江省立第八中学读书,其摄影兴趣在省八中进入萌芽状态。1928年9月,以优秀成绩考入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与吴晗、张兆和、何家槐等为同届同学。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担任《上海晨报》记者。摄影艺术精湛,既得到读者称赞,也得到名人大家的推崇。《上海晨报》后来出版的《新夜报》,报头旁边固定刊登照片一幅,每天均由毛松友供稿。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2)

毛松友先生与家人

1933年2月17日,鲁迅、宋庆龄、蔡元培、萧伯纳等七人,在宋庆龄住宅花园门口的这张合照,正是由时任《上海晨报》摄影记者的毛松友拍摄。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3)

毛松友先生摄影作品

何晴,生于1964年。知名女演员、编辑。毕业于浙江昆剧团。1983年出演《少林俗家弟子》。1988年出演《红楼梦》,主演影片《上海舞女》。1992年,应台湾女作家琼瑶邀请,参演电视剧《青青河边草》。后曾多次参与出演《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以及热门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双枪老太婆传奇》等。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4)

何晴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1989年版)剧照

邵伯周,生于1924年。知名作家、教育家。194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系。曾任中学教师。1954年起先后在上海师专、上海师院、上海师大任教,为上海师大中文系教授及文研所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一至六届常务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二、三、四届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顾问。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鲁迅研究概述》、《茅盾的文学道路》、《鲁迅思想与杂文艺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及《蔚园集》、《休闲集》、《回眸50年》等,另有文章百余篇。作品获上海高校社科研究优秀著作奖、上海市社科研究优秀论文奖、上海纪念茅盾诞辰100周年论文一等奖及首届鲁迅文学奖。1987年上海市文联授予其培养文艺人才杰出贡献奖,并获越南政府授予的友谊奖。

张兆瑾(1908年—2003年)著名地质学家。曾用名弋之,其兄为革命家张实。1933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理学院地学系地质专业,获理学士学位。曾先后任国民政府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及岩矿研究室地质技佐、技士,西康地质调查所地质技师,西昌国立技艺专科学校地质系副教授,资源委员会矿业测勘处地质工程师。建国后,历任地质部矿产地质勘探局高级工程师、东北长春地质学院地勘系矿床学教授兼地质矿产陈列馆主任等多项职务。著有《中国锑矿地质志》、《论石灰岩溶洞之成因》、《中国地质学会发展简史》等。

王庚白(1902年—1983年)民国时期起义将军。江山市区溪东村人。原名耀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工兵科。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营长,淞沪警备司令部守备团上校团长,浙江宁波师管区副司令,第一五九师参谋长、副师长、少将代师长。1949年12月在四川起义。建国后曾当选为四川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等职。

郑冶枫,生于1975年。知名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现任腾讯天衍实验室主任、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美国马里兰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2006年至2017年在西门子医疗美国研究院工作,专注于智能医学影像分析。任职期间,郑冶枫博士发明了投影空间学习法,用于医学影像中器官的快速检测与分割,并于2011年获得美国专利授权,当年即获托马斯.爱迪生专利奖。共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撰写专著两部,参编专著一部,拥有美国发明专利七十多项。2003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选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百年桑梓的意思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5)

郑冶枫先生

“浙域西陲美群山,文化渊薮隽秀村。前辈徙迁滞居地,后代再擎耀祖尊”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