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是我国历史上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故事。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是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台,引来犬戎族进攻才导致西周灭亡。

那么“烽火戏诸侯”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吗?

那就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西周灭亡的历史真相(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吗)(1)

西周末期,最后一个王叫周幽王。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残暴且昏庸无能的一个君主。

他有一个爱妃叫做褒姒。褒姒长得十分漂亮,但她有美丽的容颜却不爱笑,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想尽一切办法,可褒姒始终没有一点笑容。

于是,周幽王便发出皇榜,谁要是能让他的爱妃一笑,就赏赐千两金子。

这时,有个叫虢石父的佞臣替周幽王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去点燃烽火以此戏耍诸侯换取娘娘一笑。

昏庸的周幽王于是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

第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一起登上了烽火台,不顾众臣劝阻命令士兵燃起烽火。

一时间,狼烟四起,各诸侯以为敌军进攻都城,带着士兵们纷纷前来救驾。

褒姒看到士兵们急忙赶来的样子,果然开心的笑了。

周幽王看到这个法子能使褒姒一笑,后来便多次下令点燃烽火台,只为了能哄褒姒开心。

各诸侯见没有办法,只好怒气而归。

西周灭亡的历史真相(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吗)(2)

要知道在古代,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侦查和传递敌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而建成。

如果发现敌情,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通报敌情。

诸侯见了烽火,知道天子有难,必须起兵赶来救驾。

虢石父出计令烽火台无缘无故的起火,使各诸侯白跑一趟,所以才会引发褒姒一笑。

西周灭亡的历史真相(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吗)(3)

公元前771年,申候得知这个消息,决定先发制人,联合犬戎族进攻镐京。

周幽王得知犬戎族进攻的消息,急忙叫手下点燃烽火。

可上过当的诸侯们以为和上次一样的愚弄,谁都不理会。

烽火台上狼烟四起,却等不到一个救兵。镐京士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无道,这时候谁都不愿救驾。

犬戎兵蜂拥而入,周幽王带着褒姒和伯服仓皇逃离,奔向骊山。

可还没跑多远就被犬戎兵追上,犬戎兵看见周幽王身穿天子服饰,一眼便知道他就是天子,于是将他一刀杀死。

又从褒姒手中抢来太子伯服,将他杀死。(最后褒姒作为俘虏一种说是被杀死)。至此,西周灭亡。

西周灭亡的历史真相(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吗)(4)

这个故事和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故事“狼来了”十分相似。当狼来了讲多了以后,人们就不再相信狼真的来了。狼真正来的时候,受伤的却是那个说假话的人。

周幽王作为天子,以烽火戏诸侯开玩笑,最后导致各诸侯不再相信他传出的信号,导致都城被犬戎族所灭。

那么“烽火戏诸侯”真的是西周灭亡的原因吗?

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西周的制度。周武王建国初为了稳定政治形式,巩固疆土,于是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与人民的权利,大肆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但各诸侯需要定期向周天子贡献物品,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在自己的分地内进行分封,从而进一步形成“分封制”。

周王朝的贵族制度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周王朝的实力,使周王朝晚期后实力大幅度削弱。

宗法制使西周社会阶层固化,底层完全没有上升空间,顶层则日渐腐化。

藉田制,又称井田制。西周经济不发达,私田是作为报酬分给民众的。

但前提是农民们必须先处理好公田后才可到自家私田干活。又因为生产水平受到限制,封建制国家垦田是有限度的,主要集中在都邑周围。

西周后期便出现“不告知以时,则民不知;不道之以事,则民不为”的现象。所以,西周的灭亡是必然的。

西周灭亡的历史真相(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吗)(5)

“烽火戏诸侯”又是真的吗?其实并不是。

烽火制度是在战国秦时期才出现,西周并没有。

例如我们熟知的万里长城就有烽火台。

最早记载“烽火戏诸侯”的一书为《史记》。

我们大家都听说过《史记》而且也读过,但书中极少部分存在虚假的东西。也就是说《史记》中记载的并非都是真实的。

西周灭亡的历史真相(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吗)(6)

但是在比《史记》更早,更接近西周的古书中却没有记载“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

比如说《清华简.系年》和《左传》中完全没有关于“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记载。

这就说明“烽火戏诸侯”和“狼来了”一样,都有极大的可能性是被后人想象出来的。

这种错误不仅仅出现在《史记》中,而且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这仅仅是作者自身观点,具体史记参考于《清华简.系年》《左传》以及百度百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