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戴假发吗?

那当然。

假发,虽然是现代人通俗的叫法,但假发可不是近现代科技发展才有的产物。古人也戴假发,那时候,他们称假发为“髢”“髲”等,音“b씓 dí”。

古代如何戴假发(古人也喜欢追求时尚)(1)

其实,假发的历史由来已久。《诗经》中有“被之僮僮”的诗句,意即戴假发很美。

据《周礼·天官·追师》记: “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

这里的“追师”,就是王后的御用“发型师”;而副、编、次就是我国最早的假发。这三者虽名称、型制不一,但均是由假发制成的头饰,为王后、夫人等贵族女性专用,只在祭祀等重要活动时才佩戴。所以,在周朝的时候,戴假发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汉朝时,女性喜爱盛发高髻,假发开始流行。又因假发多做成发髻样式,因此被称为假髻,也称假结或假紒。这一时期,上到王妃贵族,下到贫民百姓,佩戴假髻成为一种时尚。

到了晋代、唐代、宋代时,女性戴假髻也比较普遍,即使家境贫寒、无力购买的女子,也会在出门参加活动时,向他人借假发佩戴。

在那时,发髻样式趋向高大,多逾尺,且样式逐渐增多。最典型的例证就是那些唐三彩陶女俑和《簪花仕女图》了。而在元朝时,假发流行之风渐缓,像是一个抛物线走了下坡路。

古代如何戴假发(古人也喜欢追求时尚)(2)

但到了明清时期,假发又开始流行起来。当时已有了假发髻的生产作坊,不仅制作好,琳琅满目款式多,而且戴起来也方便。

有一点不同的是,与唐宋时期相比,发髻高度有所降低,流行的发髻样式都较为蓬松,如牡丹头、荷花头、桃心髻等。明代女性以“发鼓”垫衬头发,清代女性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假髻——“旗髻”。

那古人用的假发哪来的呢?

远在秦汉时期,就有专门剃除受刑之人头发的刑罚。

据资料记载,“被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 以被妇人之紒为饰,因名髲鬄焉,此 《周礼》所谓次也”。意思是,古人会用死人、身份低贱之人、受刑之人的头发做假发。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死刑、髡刑长期存在,受刑之人被剃掉的头发,成为假发的来源之一。

另外,古人受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思想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剪掉自己的头发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人们也会不得不剪掉或卖掉自己的头发。

在《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在尚未发迹之前,生活捉襟见肘,家境十分贫寒。某一天,有客到了,为接待来客,陶侃的母亲就偷偷剪掉自己的头发,做成两顶假发,换得几斛米,才解了燃眉之急。

再或者,走投无路之时,有些女性为表达某种决心,也常以“断发明志”。比如,隋朝官员郑善果的母亲年纪轻轻便守了寡,为了断绝父亲要她改嫁的念头,她就剪掉了自己的长发来表明忠贞。

古代如何戴假发(古人也喜欢追求时尚)(3)

除此之外,在唐朝时期,假发供不应求,人们就想办法还有用蚕丝或者动物毛发等仿真材料制作假发。《酉阳杂俎》记载狒狒“血可染绯,发可为髲”。

还有采用木质、纸质的假发髻作为替代品,时人称为“义髻”。传说杨贵妃就偏好义髻,“常以假髻为首饰”。安史之乱时,杨贵妃命丧马嵬驿,长安童谣还因之唱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古人为啥也喜欢戴假发?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古人也不能免俗。

《诗经·小雅·都人士》有“彼君子女,绸直如发”。头发黑亮、稠密、长且直,是当时的女性的追求。“绸直如发”,也就是现在的“黑长直”。

古代女性沐发、梳发,呵护秀发,纤手巧理各式发髻,插笄弄妆,就是为了展现自身的女性美。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倭堕髻,就衬托了罗敷之美。她的美,连行路人都为之倾倒。

乌黑浓密的长发会给人增添美感,也会惹人艳羡。《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 “( 卫庄公)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

意思是,卫庄公在城楼上看到己氏妻子的长发乌黑秀美,于是便派人将其长发剪下,送给自己的夫人吕姜做成假发。古人为了追求美,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后来,高髻越发流行,而浓密的长发也是梳高髻的基本条件。所以,女子以乌黑、浓密长发为追求也无可厚非。

古代如何戴假发(古人也喜欢追求时尚)(4)

想象一下,一个美人将浓密如云的发梳成各种发髻,插上几只缀着玉瑱的发笄,走起路来,高耸的发髻,委委佗佗,摇摆颤动,那是相当有风韵了。

另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也十分爱惜自己的头发。在南宋时期,朱熹颁行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凡士大夫家祭祀、冠婚,则具盛服……妇人则假髻、大衣、长裙。女子在室者冠子、背子。众妾则假髻、背子。”

即在士大夫之家,在重要的、正式的场合,比如祭祀、冠婚,女子一定要佩戴假髻,这是社会规则对女性发式的要求。由此,假发,也成为一种女子装饰的必需品。

还有,古已有之的“髡”刑,即剃发之刑,是一种带有侮辱意味的刑罚。当一个人受过髡刑,形体美观受到影响且不说,还会不可避免地遭到他人歧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那些头发短少之人,为避免误会,选择戴假发,久而久之,人们喜欢高髻,也很好理解了。

古代如何戴假发(古人也喜欢追求时尚)(5)

总之,在我国,假发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不管是为了追求时尚、展现自身魅力,还是为了体现自身的身份地位,古人一直都比较喜爱梳高髻,也从而促进了假发的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