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理论在手机营销中怎么用(营销6P比营销4P多了哪两个P)(1)

营销4P

营销(Marketing)是影响消费者购买产品决策的过程,因此,营销4P也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四个主要因素。

1960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杰罗姆·麦卡锡在《基础营销》一书中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四个主要因素概括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1964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提出了以4P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方法。

国内一般将广告、公关、活动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称为整合营销,实际上,广告、公关、活动都属于促销(Promotion)。

真正的整合营销是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因素的,也就是说,4P营销才是真正的整合营销。

菲利普·科特勒又加了两个P: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和“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与传统的营销4P统称为营销6P。

首先,在营销4P理论中,公关、广告、活动都属于4P中的促销(Promotion)。将“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单独作为一个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是为了突出“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告(Advertisement)就不重要了。“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成为营销重要环节的背景是公关的崛起,当时甚至有一个口号“公关第一,广告第二”。

其次,“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是营销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与传统的营销4P都息息相关。

产品(Product)——2022年6月3日,李佳琦因为技术原因被停播,但也有网友指出这是因为他销售的某款产品涉及政治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当前中国的政治环境下,“汉服”肯定会比“和服”销售得更多。

价格(Price)——价格为什么会触及政治问题呢?比如某个电脑公司,同样的电脑在国外卖得比国内的便宜,这就可能涉嫌价格歧视,有一定的政治风险。

渠道(Place)——远的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的如中美贸易战,政治因素对营销4P中的渠道(Place)有着直接影响。

促销(Promotion)——国内经常提到的“民族品牌”,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促销(Promotion)了,相反,如果在促销宣传中触及政治,就会造成非常坏的影响,尤其是两国关系紧张时,政治问题在促销时会变得非常敏感。

“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是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需要明白的是,公共关系(PR)本身就考虑了公众层面的政治因素。“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主要是指“政府关系”(Government Relationship),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营要与政策一致,要与政府的目标一致,否则政府的监管分分钟让企业吃不了兜着走。

汉德凯思咨询顾问公司认为,营销6P比营销4P在本质上是增加上一个PR和一个GR。如果只做好营销4P,而忽视PR和GR,则在舆论上容易被口诛笔伐,政策上则举步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