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板为员工着想(老板如何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1)

任何称职的经理人都知道花时间“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的价值。这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在客户自然聚集的地点进行观察。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的老板最近告诉一家媒体,他有到处泡吧的习惯,以观察人们想要喝些什么。如果你的公司为公共卫生间生产自动洗手液设备,这样的研究可能就没那么有趣了,但同样的大原则仍然适用。

你自己也可能作为客户,购买自身公司的产品,拨打本公司客服热线,忍受同样枯燥的背景音乐。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听取客户的意见。英国新任命的财政大臣Jeremy Hunt曾是任期最久的医疗健康官员,他以前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阅读一封患者或其家人的投诉信,并亲自给他们回信。如果你每周取消一个内部会议,并利用这段时间听取客户们的意见,你在行业内就将能够取得先机。

这种思路不仅仅适用于客户,在公司内部也很有用。穿员工的鞋子走路(Walk in employees’ shoes),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能帮助老板们找到阻碍生产力的桎梏,搞清影响士气的因素,发现员工感受自身价值的方法。与其他员工住在同一社区能够增强亲近感。近期研究显示,与那些住得更远的相比,住在办公地点5公里以内的丹麦CEO们能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但如果不想搬家的话,怎样才能帮助经理人走进员工的内心呢?

即便是老板们真诚地想听取完整的真相,员工在提供信息时可能也会感到不安。不记名问卷可以鼓励人们诚实回答,对离职员工的面谈也是如此。但即便在这些情况下,员工也可能难以直抒胸臆。人们在Glassdoor等网站上发表的评论可能简单粗暴,但动机却不总是很清晰。Slack等公司消息类App能够一定程度上揭示一些团队的情况,但监控并不是一种能使人产生共情的方式。以上这些方法都不能真正了解员工的感受。

经理人想要完全复制一般员工的感受是非常困难的。会议室会在老板有需要时神奇地出现,其他人却只能像走散的野蜂一样绕着办公楼边走边谈。经理人不需要提醒别人自己的名字。他们也不太可能会经历那些削弱员工对工作积极性的共同感受:老板们很少会感觉到被忽视或不受欣赏。他们同样也很少像一般员工那样要面对同事的无礼言论。

一种选择是成为像真人秀娱乐节目里那样的“卧底老板”。高管可以在很夸张地伪装后,在自己公司工作,探索其员工的真实生活情况。如果你真得这样去做,你将学到很多东西。但你也将不得不面对数百万观众,承认你对自己机构的情况一无所知。另一种没那么复杂的选择是不考虑摄像机镜头,在办公室里穿上自制的道具来伪装,但这样就有在关键时刻假胡须掉落的风险。

即便在没有伪装的情况下,经理们能够花时间做些与下属同样的工作也是好事(如果他们不把人们称为下属就更好了)。航空公司和零售商都有让高管在机场或店铺等第一线岗位工作的安排。快递应用DoorDash有一个名为WeDash的项目,要求坐班的员工定期去送快递。老板们也应该像没有助理的普通人那样,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填写支出报销单是一项繁琐工作: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填自己的,至少偶尔应该这样做。老板们平常就应该与同事们坐同样的飞机仓位,等等。

如果经理们通过为员工着想会有所收获的话,那么员工思考老板生活的样子也同样有价值。老板的生活可不仅仅是商务舱出行和众星捧月那么简单。想想走进电梯后,总是发现旁边的人都不说话了。想想总是被抱怨,知道自己不在时大家会更轻松的感觉。想想不能指望有更高级别的人来做艰难的决策。老板们穿的鞋子也许更高级,但一样可能会挤脚。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