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1)

你说你的,我听我的。

听过这样一句话十分有道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有时候,并不是说你口中的“道理”不合理,也不是对方不懂道理,而是对方“不想讲道理”。

在《荀子》一书中的“劝学”篇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古人的智慧在告诫我们,所谓“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便是在说,如果遇到一个人与你辩论,对方仅仅是为了争一口气,这样的辩论无意义,不要和其辩论。为什么不要和“争气者”辩论?因为对方争的,不是是非曲直,而是自己的好胜心,是在话头上不落后的一口气。这样的争辩,何其“无聊”。

道理,是理性的代表。明明知道道理说服不了对方,还去和别人讲道理,不仅无法缓和矛盾,可能还会让矛盾升级。同时,自己用道理当做争吵的挡箭牌,这何尝不是内心急躁的体现呢。如果和对方交流,明明可以提点对方,但是自己却没有去做,这便是有所隐瞒的表现。至于隐瞒的原因,无外乎是“利”,或“私”,这是君子不为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