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对昆曲发展所做的贡献(昆曲创作如何塑造经典人物)(1)

青春版《牡丹亭》,俞玖林饰柳梦梅,沈丰英饰杜丽娘。

塑造经典人物,向来是艺术创作的重中之重。就昆曲而言,侯方域的《马伶传》里,为了塑造《鸣凤记》里的严嵩这一人物,伶人不惜为门卒三年,去当朝宰相家中“体验生活”,细心观察揣摩,方得大成。“昆曲皇后”张继青以“张三梦”著称,不仅是因为《惊梦》《寻梦》《痴梦》三折戏为其擅长,更是因为她在《牡丹亭》《烂柯山》里塑造的杜丽娘、崔氏这两个经典人物为世人所叹服,因而享有盛名。戏谚有云:“把人物立在台上。”即是强调塑造经典人物对于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作用,它既是中心目标,也是评价标准,是剧场的观演关系的中介物。通过经典人物的塑造,舞台艺术得以开展并完成。

但是,在昆曲领域,这一问题略显复杂。因为昆曲是综合性的艺术,而且有剧曲、清曲两大系统,当然也包含有不同层面的艺术追求与评价标准,以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审美取向,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分歧与争议。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作为舞台艺术的当代昆曲创作。

在经典人物的塑造上,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写作与表演两个环节。文学创作被称作“一度创作”,舞台表演被称作“二度创作”。戏谚里有“人保戏”“戏保人”之说,说明了文学创作(戏)与舞台表演(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在“戏”与“人”之间,“经典人物”贯穿始终,成为艺术创造的对象。就《牡丹亭》的多种当代改编版本来说,张继青主演的《牡丹亭》以《离魂》作结,着重于渲染人物的悲剧性;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情与美”作为人物形象的核心,刻画了人物情感的不同层次;张弘改编的精华版《牡丹亭》从“肃苑”到“回生”,则突出“花园”在全剧中的功能,“惊醒的花园”既是杜柳故事的场所,也是作为经典人物的杜丽娘的象征。陈士铮导演的全本《牡丹亭》虽较少对文本进行改编,但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则赋予了现代感。《牡丹亭》的当代演出版本可以说明,即使源于同一原文本,但是通过剧本改编及演员表演,塑造的人物形象则千差万别。

昆曲创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写作与表演之外,较少为人注意,但关系到昆曲创作的至少还有两个环节:剧场与接受。经典人物的塑造过程,经历写作、剧场、表演、接受这四个环节的设计与打磨。也即,起始于文本上的写作,再通过剧场的配置与设计,经由演员的演绎,最后与观众达成共情,最后才形成经典人物。这四个层面,各有其专业要求。从整体而言,贯穿与影响其间的要素又可归纳为三种:

其一,量身定制。剧场艺术以演员为中心,昆曲创作围绕主演来展开。根据主演的风格特点来选择与创作相应的剧本,使人物形象与主演形象产生某种程度的关联。也即是说,以主演为起点来进行创作,是塑造经典人物的法门之一。譬如,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及石小梅工作室,围绕着具有独特风格的女小生石小梅创作了一系列剧目,较早的《桃花扇》《牡丹亭》《白罗衫》,或较近的《宫祭》《哭秦》《乘月》等,这些作品不仅加重了男主的戏份,而且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重塑。譬如《桃花扇》里的侯方域,在传奇原本及民国的话剧版本里,侯方域是一个平庸乃至反面的人物,戏份也远远比不上李香君,但是在张弘改编的《桃花扇》里,与石小梅的表演风格相应,侯方域体现了包括作者孔尚任在内的文人的困境与无奈,更突出其内在的悲剧性,开掘了人物深度,因而塑造了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其二,时代审美。与话剧、电影等“现代型”艺术不同,昆曲作为一种“传统型”艺术,参与当代社会并发挥其作用。这就意味着昆曲创作应该参与甚至重塑时代的审美意识。在这一创造过程里,经典人物形象得以塑造。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新编昆曲《十五贯》为例,除了该剧主题的改编应和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外,人们最为称道的就是该剧里况钟、过于执、娄阿鼠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角色行当的程式运用外,也得益于其对当代社会的审美意识的汲取,无论是况钟式的“实事求是”,抑或过于执的官僚主义,或者娄阿鼠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形象,可以视作社会生活的投射,因而这些形象也获得了观众的共鸣,进而成为政策的“教科书”被推广。同样,“一出戏复兴了一个剧种”的青春版《牡丹亭》,以“情与美”为中心,将《牡丹亭》转换为文学化或审美化的《牡丹亭》,因此获得了青年观众的共鸣。时代审美创造了一个将作者、演员、观众联系起来的共通的情景,而由经典人物的塑造体现出来。

其三,想象剧场。经典人物的塑造,是在剧场里完成的。而剧场不仅仅是表演与观看的空间,更是一个想象的空间。在以往对于人物形象的讨论中,大多纠缠于人物的“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实际上似乎落入了二元论的陷阱。正如历史是非本质的,或者更可以说是想象性的。戏剧里的人物,也更是一种想象的真实。昆曲创作里所塑造的人物,并非真实人物,亦非趋近真实的人物,而是一种“想象的真实”的人物。这种“想象的真实”,并非凭空构造,而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这份“契约”的签订者,正是作者、演员与观众,且在剧场里实现。譬如白先勇观看《长生殿》,评价蔡正仁为“天生的唐明皇”:“他在那儿,抖抖袖子,抖抖胡子,就把唐明皇一生的沧桑辛酸统统演出来了。”这种感觉及其生成,便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经验上的“想象的真实”。

张庚曾以张继青的表演为例探讨“体验”与“程式”的关系。塑造经典人物,则可视作昆曲创作的系统工程,关涉到传统与现代、政治与艺术、文本与剧场等因素,最终由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呈现。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对于每一层面的精雕细刻与精益求精必不可少。以上笔者总结了昆曲创作的四个环节与三种元素,意在寻找一些可资借鉴的资源与经验,以期对昆曲创作的现场有所裨益与参照。(陈均)

来源: 中国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