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的农民在村南打井时,发现许多陶俑残片、铺地砖、铜箭镞和铜弩机等。后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兵马俑坑,并且命名为“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1976年9月,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开始建设保护大厅。1979年10月1日,这里正式对外开放——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位于秦始皇帝陵东侧约1.5公里处,此坑呈长方形,整体坐西朝东,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站在高处,向下俯瞰,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内,排列着整齐的步兵和战车方阵;朝着远处,向东望去,更大面积的兵马俑坑还在继续进行考古发掘之中,或陶俑残破,或黄土覆盖。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

在秦兵马俑一号坑的东南角,依然可以看到当年发现秦俑的井址。据说,曾经的井口直径约3米,一半在俑坑内,一半在俑坑外。当时,考古工作者赶来,坑内的红烧土块、炭迹和东壁已经暴露。后来,他们以此井为中心,向南、北、西三面扩方,基本搞清楚这座兵马俑坑的范围,并且将陶俑、陶马和隔梁堆积的倒塌乱土全部清除。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3)

从1974年11月2日起,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的支援下,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1975年3月,清理结束后,秦兵马俑一号坑东端已经全部被揭露,总计发现跟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500多件、陶马24匹和一部分青铜兵器。

1978年5月,为了配合兵马俑博物馆的建设,对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再次进行发掘,总共划分为27个探方,集中清理东边5个探方。同时,对陶俑和陶马进行修复,对残存的彩绘进行保护。最后,将修复好的陶俑和陶马摆放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内,仿佛2000多年前统一六国的秦军又回来了!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4)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5)

秦兵马俑一号坑面积达到14000多平方米,埋葬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遗物等,考古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多次发掘才能揭露全貌。因此,从1974年发现至今,秦兵马俑一号坑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1986年4月至1987年初,考古工作者对秦兵马俑一号坑展开第二次发掘。在曾经的发掘区西侧新开5个探方,面积为2000平方米;2009年6月13日至今,考古工作者对秦兵马俑一号坑展开第三次发掘,先后发掘清理了编号为T23和T24的两个探方。根据已经发现的陶俑和陶马密度推测,秦兵马俑一号坑全部发掘可以出土陶俑6000多件和战车50多乘。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6)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7)

目前,秦兵马俑一号坑内,只清理了12个探方,其他15个探方还没有进行考古发掘。如今,这些没有发掘的探方成为修复文物的场所,在空旷的探方中间,摆放着大量的陶俑。考古工作者将其他探方发现的陶俑残片,集中于此,分门别类,统一编号,进行修复。一件件残破不堪的陶俑,在这里经过系统修复后,重新恢复到原本的模样。因此,这里好像兵马俑的医院一样!

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内,发现的陶俑无一完整,相互叠压,残破严重。有些陶俑被火烧成流渣,有些陶俑被水浸渍稣散,有些陶俑被后来的墓葬扰乱散失,大量的陶俑被人为砸成碎片。但是,这些陶片没有移动太远,陶俑下方的踏板被淤泥覆盖,基本保持了原本站立的位置。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8)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

秦兵马俑一号坑被谁破坏成这个样子?在《汉书》中记载:“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由此推断,在秦朝灭亡之际,这里被项羽带领的起义军焚毁。

这里出土的武士俑和战车形象逼真,成为研究秦国军事历史重要的实物资料。按照兵种的不同,陶俑可以分为步兵和车兵;按照职位的不同,陶俑可以分为军吏和士卒。军吏俑又可以分为高、中、低级军吏,士卒俑也可以分为穿铠甲、不穿铠甲、戴巾帻、不戴巾帻等。

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推行二十等军功爵制,形成勇于战斗的社会风尚。按照当时秦法的规定,在战场上斩获一人首,赐爵一级,赏田一顷,住宅九亩。在秦兵马俑一号坑中,一件件、一列列、一排排的陶俑表情严肃,正是当时秦国军令不二和军法如山的体现。想当年,秦始皇就是凭借这样的军队灭掉六国,建立起强大统一的大秦帝国!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0)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信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