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观妙”的解释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分歧,因为“妙”是一个常用字,大家都觉得自己是理解的但是怎么个妙呢?实际上没有人说得清楚王弼解释“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后人奉为圭臬但是这个解释中的逻辑并不清晰,也没有说何以可以观到妙了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作为普通人可以感受到天地四时的有序,世界万物的神奇,但是对于何以如此,完全没法想象,只能本能的猜想有一种很微细的东西在运动和作用,出生万物只有如老子这样得道之人,可以在定境中亲历万物的生灭之源,才能够真实不虚体验到天地生化之妙后代的人,如王弼之流,也不过是有口头的解悟而已,并不能理解妙的理由,其解读也就很含糊了,说的也不过是车轱辘话,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道德经中的一字代表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道德经中的一字代表什么(道德经第一章观妙)

道德经中的一字代表什么

对于“观妙”的解释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分歧,因为“妙”是一个常用字,大家都觉得自己是理解的。但是怎么个妙呢?实际上没有人说得清楚。王弼解释“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后人奉为圭臬。但是这个解释中的逻辑并不清晰,也没有说何以可以观到妙了。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作为普通人可以感受到天地四时的有序,世界万物的神奇,但是对于何以如此,完全没法想象,只能本能的猜想有一种很微细的东西在运动和作用,出生万物。只有如老子这样得道之人,可以在定境中亲历万物的生灭之源,才能够真实不虚体验到天地生化之妙。后代的人,如王弼之流,也不过是有口头的解悟而已,并不能理解妙的理由,其解读也就很含糊了,说的也不过是车轱辘话。

相比古人,我们有的优势就是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加体会万物运行的奥秘,万物丰富灿然而又井然有序,背后的科学原理则又简单而又优美。所以如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等科学大家都可以真正体会到造物之妙,而相信一种造物主的存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谈及这个话题时,杨振宁的原话是:“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它不是偶然的,你看麦克斯韦方程式妙不可言,不可能是偶然的,偶然不能搞出这么妙的东西。

在短短的一句话中,杨振宁先生两次用到这个“”字。显然这个“妙”字解释为“微之极”也是非常牵强的。“微妙”当然是一个常用的词,我们更经常用的一个词是“美妙”,美和妙并举。勉强解释一下的话,可以说是“妙者,美之极也”,就是你看到世界如何被构造出来时,所使用的哪些原理、法则等如此简单,而又美丽。从字形来理解,“妙者,少女也”。妙龄少女,最是天真无邪之时,也是最美丽动人之时。一颦一笑莫不动人,也因为其纯洁无瑕。

物理学的进步,就是一个各种理论不断融合,统一的过程。爱因斯坦一辈子在追求大统一理论,而杨振宁也是在这个方向上做出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人物。这和老子说的“道生一”的原则也是契合的。而最后的所谓统一,实际上是统一于“无”的境界上。因为但凡有一物,则无法“万物并行而不悖”。这个以后可以再展开说。所以要“常无,欲以观其妙”。

总结一下,仿照王弼的口吻,勉强可以解释“妙者,美之极也”。何以妙?那就想一想妙龄少女的回眸一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