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炳晨老师,吉剧创始人之一、有名二人转作曲家、二人转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二人转音乐的开拓者、有乐二人转音乐理论家、功勋二人转艺术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历史上最不存在的三位名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历史上最不存在的三位名将
那炳晨老师,吉剧创始人之一、有名二人转作曲家、二人转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二人转音乐的开拓者、有乐二人转音乐理论家、功勋二人转艺术家。
20世纪90年代,一种发源于农家地头的民间艺术火爆东北三省,并在全国形成了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东北二人转。二人转从乡村到城市、从田间到舞台,是一大批二人转艺术家改进创新的成果。其中一位就是在东北享誉盛名的二人转作曲家那炳晨。那炳晨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县,那里也是二人转的发源地之一。那炳晨虽然出身乡村,却自幼读书。1948年他考上了东北三省的最高学府东北大学学习音乐。他跟音乐系是拉小提琴的,他的老师是日本人山田,光复后留在东北的一些日本人、他是新京乐团的,跟他学小提琴。跟打定音鼓、跟山透斯学的钢琴,所以自己有点架子的味道就跟他们有关系。
接受了正规音乐训练的那炳晨,毕业后到了长春市文工团、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员。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百废待兴,但是党非常重视文化建设,1955年文化部、文联等主管部门提出对于广大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和曲艺进行调查、整理和改进,于是那炳晨参加了东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民间曲艺二人转的发掘整理工作。他走遍白山黑水,遍访各地名角,还把著名老艺人程喜发请到家里,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记录他的演唱,渐渐地那炳晨开始迷上了二人转。然而母亲的一席话,让他对二人转有了新的认识。自己妈说你这一个多月,就跟这老头子学这个,自己说咋地,那你还找他、妈都会,自己说你怎么会呢,她说你不知道啊,那时我们天天看蹦蹦儿,就是看二人转,不是你姥爷看得紧啊,我们还能多会点,你姥爷看得紧就是二人转里有脏口啥的,有黑、粉、黄的东西呀,老人都看着、不让姑娘看这个。母亲的话让那炳晨明白了两点,第一二人转在东北的确有非常广泛的民间基础;第二二人转在表演中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因而又被人看不起,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家人都不太支持正规大学毕业的那炳晨搞二人转,这种状况延续了很多年。
那时候没地位,就连自己的孙男弟女(有人)问他们,你爷爷或者你爸爸干什么的,他都说吉剧作曲家、他不说是二人转作曲家,说二人转作曲家大不哪去、好不哪去。
尽管如此,那炳晨还是努力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二人转在东北地区流传广泛、流派风格众多,但是却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框架。在整理记录过程中,那炳晨的专业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不断发现了一些表演、创作方面的规律。
所有二人转400多出,都是一个规律,都要头欢腰稳尾要急,头前要欢实、头欢;腰稳,当腰要稳当、稳;尾要急快点儿,小翻车儿一收尾得了。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那炳晨搜集记录了四百多个二人转的唱段,并从中选取了广受欢迎的70首编辑出版。建国初期的这次整理工作,是二人转三百年历史中的第一次,而那炳晨也对这种民间艺术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了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艺术魅力,并从此与二人转结下了终生不断的情缘。这是一张拍摄于30年前的照片,照片中的四个人都是从事二人转创作表演的艺术家,而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吉林省吉剧的创始人。吉剧的创立还得从二人转说起。建国初期,吉林的二人转非常盛行,但是省内并没有自己的地方曲种,于是省领导决定以二人转为基础、创立代表本省文化的戏曲,这就是后来的吉剧。
从1959年决定吉林省要搞,当时不叫吉剧,叫新剧种。吉林省要搞新剧种,抽调了有自己一个,还有当时歌舞团写《老司机》的张先程一个,还有说山东快书的高元钧的徒弟刘忠一个、他能写点儿土词儿;还有一个搞舞蹈的、《闹元宵》那个刘芳,他们四个人。几个月以后,那炳晨四个人组成的新剧种创办组完成了他们的开篇之作《蓝河怨》。1959年的9月7号演出、在工人文化宫,当时省委书记吴德、富振声文教书记,郑季翘、就是原来《红旗》杂志主编,当时决定说别叫拉场戏、也别叫新剧种,名正言顺地叫吉剧吧,1959年9月7号开始叫吉剧,吉林省新剧种剧团改称吉剧团。在《蓝河怨》之后,那炳晨又参与创作了吉剧《桃李梅》、《杨八姐游春》、《包公赔情》等,新创立的吉剧以传统二人转的唱腔为基础,因此老百姓并不感到陌生,特别是深谙二人转唱腔精华的那炳晨的创作为这一新的艺术形态增色不少。常祥霖说:“他是学院派的学音乐的人,逐渐地对二人转有了一种理性的认识,把这种很自在、很荒野、很原始的东西用他的知识、用他的专业眼光给予认识、评价、提高,然后打碎它的结构,重新用他的才华给它赋予了新的生命。”今天,吉剧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历史,像很多地方剧种一样,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特别是近年来二人转演出的挤压下,吉剧的生存遇到了很多困难。就是和市场经济远点儿、它不行在哪呢,你像二人转去演出,顶多三、五个人,七、八个人最多了,现在下去吉剧演岀、老百姓就不爱接待。不如韩子平省钱,给两千块钱乐呵呵地,去了吉剧人家说了,哎呀、又来一个大客车、来个大剧团,咱们得搭个大舞台,完了还得杀口大肥猪招待这些演员。然而尽管如此一些最优秀的二人转演员还是对吉剧情有独钟,曲艺说故事、戏剧演故事,在一部大戏中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复杂的矛盾冲突,因此只有具有相当艺术修养的演员才能胜任。
2011年,吉林省吉剧团推出的最新剧目是《江姐》,这部戏集中了省内最优秀的演员,而音乐则由那炳晨亲自执笔。
在新成立的省级剧团,那炳晨担任创作室主任,开始专门从事吉剧和二人转的音乐创作。几年前对二人转调查整理工作使那炳晨的音乐创作有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也掌握了创作的要紧。所以说自己紧紧抓住什么,就是二人转和老百姓啊,特别是和农民不隔语、不隔音,更不隔心。二人转音乐塑造形象,具体就是这个曲调一定要听着既新鲜又熟悉、又好听又好学。杨柏森说:“他(老艺人)唱的和咱们、那老师他们写的不一样,自己就好奇,“一轮明月呀”,下面就不一样了,“照西厢啊”,这里边加了很多新的元素。”1965年,那炳晨与同事们一起创作了《白山新歌》,并且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由那炳晨完成了其中的音乐创作。就在那炳晨的音乐创作渐入佳境的时候,文革来了。二人转不能演、都不能演,跟戏曲一样,当时创作的不叫黑作品,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个帽子,不能演。他们排《常青指路》、《处处有亲人》,后来有人要批评什么的,后来省委书记当时说,郑季翘、富振声,这个不怪他们。
尽管如此,二人转还是逐渐在舞台上消失了,然而这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依旧活跃在广大乡村。自己常下乡去看二人转啊,自己一去二人转老艺人有个叫董喜春和杨殿文、梨树的,自己去的时候正演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段子,自己一进去马上就变了,唱罢一段《十二寡妇征西》,现在听我唱一段《钟山风雨起苍黄》。
热爱二人转的那炳晨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事业,于是他和同事们放弃了传统题材,开始创作符合政治形势的作品。当时他们想了这么一个招,演这个不行、咱们整样板戏没毛病,咱们歌颂解放军、歌颂工人阶级,《处处有亲人》就是这个,没毛病,确实、谁也不敢拦。就这样,那炳晨完成了吉剧《红灯记》和《常青指路》的音乐创作,同时还完成了一些短小的二人转剧目,这些作品既通过了上级的审查、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1970年,那炳晨带着《常青指路》的演员到北京录音。就在录音期间,那炳晨接受了一个新的创作任务,为一个说唱节目《处处有亲人》谱曲。自己用了24小时写的,30号一天一晚上写,31号开始就录,他们带着有一个油印机、把曲子写上,我们的演员见着曲谱、它都有二人转的韵味,早就有哪个韵味儿、一唱特别好。当时二炮文工团,工程兵、装甲兵都有文工团,和政府的文工团都唱这个。这个一天之内完成的作品,可谓是那炳晨一生中最具魅力的作品,它的成功在于音乐塑造人物,不同的人物的唱段采用了不同的音乐曲调,加之二人转曲调朗朗上口、很快就唱遍全国,四十年过去了,这个发生在列车上的故事依然让那炳晨的名字深入人心。
自己坐火车有时候没卧铺了,跟自己去的学生就说,这就是写你们歌颂火车列车员的《处处有亲人》,列车员我给大娘就给找了一个座儿,这就是那个那老师。车长当时就说,快给解决卧铺。他们对自己这样的作家特别关爱,这也是自己的动力之一。当时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二人转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那炳晨等作曲、作词以及演唱等艺术家们的联合努力下,二人转已经从田间地头走上了大舞台。文化部门提出过这个,文联和文化部啊,建立剧场艺术,自己赶上了,因为自己在文化厅工作好几年,建立剧场艺术,艺术要想发展、非得建立剧场艺术,老在田间地头的也不行、没人看,要建立剧场艺术,剧场艺术能更加,灯、服、道、效能更好,能够发展这门艺术的科学性,水平更高一点。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那炳晨更是精神百倍。作为二人转音乐创作的大家,那炳晨的创作也是与时俱进、并有独到之处。再说一点学术上的,也不是学术,自己写曲子一定要既新鲜又熟悉、又好听又好学。自己跟学生讲课都让他们必须达到这个,既新鲜又熟悉,别老是二人转的老调儿,但是又熟悉、还是二人转,既新鲜又熟悉,又好听、好听,就是孙晓丽说的那个,唱着舒服,舒服自然,这是自己追求的。音乐形象要准确、要舒服自然,这就是二人转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