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手持终端屏幕上一连串英文缩写和数字符号,向工业机器人发出的“指令”,“70后”张新古最开始的反应是“蒙圈”。
对于有着近30年铣工经验的张新古来说,加工高精度的阀块,早已不在话下;而通过编程让机器人自动完成各种动作,却还只是刚刚入门。
张新古工作的地方是位于长沙经开区的“18号厂房”。去年以来,这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改造升级为“灯塔工厂”,新增大量工业机器人。很多像他这样的老师傅,开始学习机器人编程新技能。
国庆假期,由于订单火爆,“18号厂房”仍在加班加点生产工程机械产品。全新规划的柔性生产岛内,100多台工业机器人自动切割、分拣、焊接。不同型号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在车间里自动取件、穿梭、卸货。
泵送公司副总经理蒋庆彬说,相比一年多前,“18号厂房”的产能提升约50%、人力减少约40%。“机器换人”的同时,工厂面临新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急需更多懂得机器人编程、操作和维护保养的“新工人”。
近期,为了促进传统工人转型,的母公司三一集团专门出台了关于机器人编程语言的认证激励办法。通过认证的人员将享受现金奖励、工资上调、每月津贴,总金额预计达到数千万元。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机器人编程,老师傅不得不向年轻人“取经”。
“18号厂房”泵车后支腿焊接班组有30多人。最年轻的3位工人不到20岁,刚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学的专业正是机器人编程。在他们三人的带动下,多位30岁左右的资深工人也学会了简单编程和维修。
“机器代替人工是大势所趋,这对产业工人的能力要求其实更高了。”泵车后支腿焊接班组负责人邓腾芳说,和年轻人相比,老师傅更加熟悉产品的结构和性能,但对于机器人却是外行,所以要“以新带老”。
国庆节前夕,张新古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培训班,每天晚上学习两个小时的机器人编程基础知识。培训班第一期学员总共162人,其中既有一线工人,也有管理人员。
晚上9点下课后,张新古主动到车间“加练”,按照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拿着手持终端实际操作。他还在手机里下载了教程,回家后抽空观看,遇到不明白的内容,便在微信群里跟老师请教。
“以后的工厂会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只有抓紧学习,才不会落后。”张新古说。(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