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方言杂谈
宝应方言中的姓氏文化信息
作者:王荣华
宝应方言介于吴方言和北方官话之间,属于吴方言和北方官话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历史上宝应大规模战乱和大规模人口外迁相对较少,在漫长历史岁月里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义,形成了自己特点鲜明的方言文化,被相关语言学家誉为“保存最完整的古官话”。宝应姓氏文化则是其方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现有某些姓氏的读音、称呼等语言习惯中可以看出蕴含在宝应方言里特有的地方姓氏文化信息。
宝应湖
第一、姓氏的方言读音保存了大量的古音信息和自身语音特点
1、姓氏的方言读音保存了大量的古音信息
(1)姓氏中保留了“古入声”读法。除了轻声以外,宝应方言比普通话多一个古入声读音,调值为24(宝应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31、34、42、55,本文中在国际音标右上角标的数字即为调值)。读入声的姓氏常见的有:卜、狄、戚、石、曲、习、郭、郁等等。有了入声后,方言就避免了普通话同音姓氏的混读。例如:戚、郪二姓普通话都读qī,而方言则分别读[tɕʻiə?24](音同“七”)、[tɕʻi31](音同妻);石、时二姓普通话都读shí,而方言则分别读[sɣ?24](音同“色”)、[si34]。
(2)宝应方言里存有“古咸山摄三分”现象形成的姓氏读音。例如:单姓,中原古音为shian[ʂiɛn]去声,普通话读为shàn,方言读xiān[ɕiæn55]。由此就可理解宝应方言里“善”、“扇”、“闪”、“煽”等字为什么读xian[ɕiæn55]了。
(3)宝应方言里保存“见母两读”现象形成的姓氏读音。例如:“江”姓普通话读jiāng,宝应方言即可读gàng [kɑŋ31](音同“缸”)也读jiàng[tɕiɑŋ31](音同“姜”);“鄡”姓普通话读qiāo,宝应方言即可读qiào [tɕʻɑu31](音同“锹”)也读kào[kʻɑu31](音同“尻”)。方言一姓两读的读法正是保留了古音一姓两读的读音。
(4)宝应方言没有像普通话舌面抬高和腭化的现象。对应古汉语群母、见母、晓母的声母g、k、h没有像普通话一样变为j、q、x,即普通话里一些姓氏读音的声母j、q、x,宝应方言仍保留古语声母为g、k、h。例如:“简”姓普通话读jiǎn,宝应方言则读gǎn[kan42](音同“感”);“解”姓普通话读xiè,宝应方言则读hāi[xai55](音同“害”)。
2、有些姓氏因宝应方言具有本地独特的读音。
(1)一些姓氏的读音因方言翘舌惰性省略了翘舌的声母。例如:“任”姓:普通话读rén,方言省略翘舌声母后读为én[ən34](也有变翘舌声母r为平舌声母l,“任”姓读为lén[lən34]);“牛”姓普通话读liú(全拼lioú),方言省略声母和介音i后读为oú [ou34]或 [ɣ34]。
(2)一些姓氏的方言读音仅宝应独有。例如:“奚”姓,普通话和古汉语都读为xī,而宝应方言则读为[tɕʻi34](音同“其”);“嵇”姓,普通话和古汉语都读为jī ,而宝应方言则读为[ji34](音同“夷”);“贺”姓,普通话读hè,而宝应方言则读[xo55]和[xĄ?24]。这三个姓的方言读法一时难以找到其他地方的雷同读音或古今音韵演变规律,之所以这样读肯定有它的演变过程和演变道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3、一些姓氏的方言读音和读法可以追寻姓氏读音的历史变化轨迹。
(1)选择姓氏文字多音读音的常见读音替代不常见读音。“盖”字古代有四个读音,普通话有两个读音。作为姓氏的“盖”,普通话读gě,古音读入声 [kɣ?24](音同“革”),方言“盖”姓则选择“盖”字最常见的读音[kai55];后来蒙古族、满族一部分姓氏汉化的盖氏也读作gài音。“江”姓宝应方言有gàng [kɑŋ31]、jiàng[tɕiɑŋ31]两个读音,自古到今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常见的“江”姓读音jiàng[tɕiɑŋ31]。这种选择常见读音的姓氏读法也为更多人接受,并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
(2)部分复姓有选择地变为单姓。宝应姓氏中目前已知具有这种情形的有:“尉迟”复姓单字姓化后改姓为“迟”,“端木”复姓单字姓化后改姓为“端”。这种现象并不是一概而论,因此宝应姓氏中既有“尉迟”、“端木”复姓,又有“迟”、“端”单姓。
第二、宝应方言的姓氏口语叫法体现了普通百姓的无限智慧。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姓氏的叫法体现通俗易懂、约定俗成的特点,也让当今的我们体味到普通百姓的无限智慧。姓氏的口语叫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1、 拆解姓氏偏旁部首和用姓氏组词的叫法通俗易懂。具体说法上又分陈述性叫法和区别性叫法。
(1)陈述性叫法用于直观性介绍。主要有“拆解的两个偏旁部首 子”或“三个以上拆解的偏旁部首”两种形式。拆解的两个偏旁部首 子”叫法中的“子”起凑足音节作用,含有对人尊敬的意思。常见的有:“陈”姓称为“耳东子”,“朱”姓称为“未撇子”,“胡”姓称为“古月子”。“三个及以上拆解的偏旁部首”叫法多以三个拆解的偏旁部首连读形式为常见。常见的有:“谭”姓称为“言西早”,“冀”姓称为“北田共”,“施”姓称为“方人也”,“嵇”姓称为“禾尤山”。三个以上拆解的偏旁部首连读的叫法相对较少,比如“徐”姓和“秦”姓都被称为“三十一人”,传说“徐”姓和“秦”姓本是一家人。
(2)区别性叫法可以用于同音姓氏的区分。其形式为“拆解的偏旁部首 姓氏”或“词语 的 姓氏”。“拆解的偏旁部首 姓氏”的形式用于偏旁部首比较好拆解的姓氏,例如:我姓弓长张,你姓立早章。有些同音姓氏偏旁部首不好拆解或拆解后不能流畅表达,只好用姓氏组词的“词语 的 姓氏”形式进行区别化表达。例如:我姓“诸侯”的“侯”,你姓“问候”的“候”,他姓“皇后”的“后”,今天我们同时居住在大宝应。
2、以姓氏部分笔画代替姓氏的叫法言简意赅。“王”姓称为“三横子”,“万”姓称为“草字头”。
3、对姓氏整体字形进行具体说明的叫法形象生动。例如:美女姜、翘脚成、干勾于、夏大褂子。
4、用谚语传说谜语来表示姓氏的叫法文采彰显。“小官庄高、大官庄苗,芦村的姜、柘沟的乔”,这句谚语说的是明朝宝应东南乡四个显赫大姓。他们家虽世居乡野,但都能耕读传家、金榜题名、泽被后世。现在他们的后人还都会自豪地用这句谚语介绍自己的姓氏;因为有“洪武赶散”梁氏四兄弟“马下拾婴”的传说,因而西安丰的“梁”姓被叫做“马下梁”;因为有孙悟空的典故,“孙”姓有时也被叫做“猴子”;因为“塘”、“唐”同音,“唐”姓有时以谜语“塘”的谜面出现被叫做“刻里凹”。
5、相互幽默戏谑的姓氏叫法生活情趣浓烈。“吕”姓可以被戏称为“口对口”、“亲嘴”。“朱”、“苗”、“杨”等可以戏称为同音或近音的牲畜名。例如:我家是个动物园,爷爷、爸爸和我是三个大猪猪,奶奶是个大猫猫,妈妈是个大羊羊。
第三、相关“姓氏方言词”饱含平民百姓的传统美德和人性之美。
1、“邵家湾无邵,钱家沟有郭”的千年传说深含造福他人不求回报的传统美德。这两则传说说的是邵家湾这个地方住的全不是姓邵的,钱家沟这个地方住的全都是姓郭的。邵家湾、钱家沟这两个地方都坐落在射阳湖畔,千百年前都是荒无人烟的湖滩,后来成为邵家湾、钱家沟两个村庄,这里面饱含着感人的姓氏故事。
邵家湾无邵的传说发生在古时候射阳湖北岸。那时后当地有许多滩地河湾,土地贫瘠,涝灾不断,民不聊生。那时当地有一户邵姓人家有四兄弟,不甘贫穷,愿以全部家产建亭祭神,祈求神灵保佑当地百姓。弟兄四人沿湖边河湾建成四个亭子,让人们祭祀天仙湖神,邵氏兄弟的善举和当地百姓多年的祭祀供奉终于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差使身边一丫环化作凡人与邵家老大成亲,并保佑此地年年风调雨顺、兴旺发达。住在湖边河湾地方的吉姓、李姓、张姓、胡姓等庄户人家过上好日子之后为感谢邵家兄弟的善举,就把这一带称为邵家湾,而邵家四兄弟仍住在邵家湾傍边的祖宅老屋。“邵家湾无邵”让我们看到了邵家兄弟为民造福不求回报的传统美德。
“钱家沟有郭”的传说发生在明朝的射阳湖西岸。明兵礼部侍郎郭正域得罪了权贵,为躲杀身之祸,远离朝廷是非之地,携家族来到射阳湖西岸,留下三个儿子在此分散居住,为保全子孙后代不受牵连自己则带领其他族人隐居阜宁。郭氏后人从此以后在此地繁衍生息,此地也逐步繁荣兴旺,至清初形成了以郭姓为主的村落。为给村庄起名,郭氏后人继续遵守祖辈隐姓埋名的做法,以庄邻董姓人家入赘女婿的“钱”姓和穿庄而过的沟河为据,将其居住的村庄命名为“钱家沟”。钱家沟的地名让我们看到郭正域舍己保护子孙、郭氏子孙兴旺不忘祖训的品德。
2、 “生王死钱”的百年遗训彰显有恩必报不忘祖先的人性之美。“生王死钱”指本地一支王氏族人,他们活着的时候随王姓、死去了则改回钱姓的族规。传说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第十六世孙钱达夫因避仇,孤身一人从苏州流落到宝应县城,被当时善士王舜搭救扶持并将女儿嫁他为妻,钱达夫为感恩王家嘱其子孙:“生从王氏,死归钱宗”。数百年来钱达夫后人一直延续着这一习惯:生前姓王,死后的牌位墓碑改为姓钱。这个故事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传颂,后来还成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乩仙》一文的原型。我们从中体味到钱达夫及其后人既不忘感恩又不忘祖宗的善良人性。
3、 一些包含姓氏的地名和品名成为家喻户晓的方言新词。“马面”是近年来诞生的一个方言新词,也是宝应城区家喻户晓的早餐面条。从挂在普通面馆的牌子到挂在百姓嘴上的方言新词,这里面凝结马家人经营面馆的无数汗水,马家人用诚信和辛劳使自己的姓氏借助一碗百姓喜爱的阳春面而流传于世。借助某件事情让自己的姓氏流传于世,这样的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大多成为了地名、品名。诸如“马面”、“乔家白”、“郭氏桥”、“戚家汪”等新老姓氏名词必将会继续流传下去。
第四、宝应姓氏的不断增加承载着方言的沧桑融合。
宝应自古土地肥沃、河湖众多、物产丰富,且远离大中城市、交通相对便捷,使得历史上屯兵驻守的军团、赶散迁移的人群、避灾躲祸的家族、流浪逃亡的穷人有机会移居而来。而当今社会的快速融合发展不仅促进了宝应人口流动,也加快了宝应姓氏的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县户籍人口姓氏1989年共有403个,2005年增加到588个,2019年达到598个。
1、一句“上苏州”老话凝聚着多少苏州移民的乡思乡愁。明初长达50多年的“洪武赶散”,使得大批苏州人移居宝应。据有关史料、族谱记载:当时从苏州来的移民占全县人口的20%左右,明清时期宝应著名的朱、刘、乔、王四大家族均来自苏州,曾经隶属宝应的金湖县70%的姓氏来自苏州移民,宝应白田王氏、小官庄的苗氏和高氏、西安丰的梁氏、柳堡的乔氏和姜氏、天平的蔡氏和陈氏、射阳湖的柏氏等等都是苏州移民后裔。这些苏州移民的到来也对宝应方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着宝应方言的演变发展,许多苏州土语融入宝应方言,甚至连现今的我们已经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宝应话了。例如:轧(方言音[kɑ?24]同“夹”)姘头、稿荐、下后蹲、寒(方言音[xuon34]同“桓”)天、堂(方言音[tʻɑu34]同“陶”)屋等词,其实都是地道的苏州话。
2、一句“宝应冒子”承载着许多古代族群和现代姓氏的渊源。宝应人称北方人为“侉子”、南方人为“蛮子”,而“侉子”和“蛮子”则称宝应人为“冒子”。有人认为这是从方言腔调的角度来区分的,说宝应方言不像“侉话”字正腔圆,也不像“蛮语”软绵动听,听上去是一种“其韵不正、其语不雅”的仓促冒失土语。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其实宝应方言“其韵正、其语也雅”。宝应人看古典小说根本不用看附后的词语解释,因为宝应话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江淮古官话”。那么,“冒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1)“冒子”不是指宝应人和宝应方言,而是指里下河地区的人。淮安人把宝应人叫做“宝应冒子”,其实被叫做“冒子”的人却很多。泗洪人把洪泽人、金湖人叫做“冒子”,徐州人把所有连云港人叫做“冒子”,连云港市区把东海人叫做“冒子”,响水人称滨海、阜宁人为“冒子”,滨海、阜宁人称盐城人为“冒子”,盐城市区的人又称市区以外的盐城人为“冒子”,扬州镇江把里下河一带的人都叫做“冒子”。由此可见,所谓的“冒子”是指里下河地区的人,而不是指有千差万别的里下河各地方言,当然更不是指宝应方言了。
(2)“冒子”一词其实是“貊mò子”的俗称,“冒子”先民来之于北方和中原。貊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诗》、《书》、《传》等许多古代经典里都有它频繁出现的踪迹。貊:普通话读mò去声,宝应方言读[mɑu31]阴平,二者韵、调有区别也很接近。方言[mɑu31]对应普通话读音是māo,普通话读māo音的汉字仅有一个“猫”字,而“猫”方言不读阴平[mɑu31]音而读阳平[mɑu34]音。“猫”古音分别读如“苗”、“茅”二音,与方言读音一样。可见方言[mɑu31]音目前是一个有音无确定字的方言词。那么方言[mɑu31]音到底是哪一个字呢?我的答案是“貊”。长江天堑自古就是“貊”、“蛮”的分界线,位于长江口北岸的里下河地区自然就成为北方民族最南边缘的属地,里下河地区族群,处于与南方蛮夷民族交界的地方。古文献记载:与南方蛮夷民族交界的东北方族群则称之为“貊”。例如《周礼·夏官·职方氏》里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句子,《书·武成》里有“华夏蛮貊”句子。可见远古时代称东北方族群为“貊”、东南方族群为“蛮”,当宝应的大地由海洋渐变为陆地的漫长岁月里,来自北方的“貊子”越来越多地迁移过来成为宝应先民,明朝之前的宝应本地姓氏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中原和北方的祖先。
(3)“貊子”是宝应先民和里下河地区古族群的共同图腾。“貊”本作“貉mò”,又叫“貃”、“貘”。无论是“貊”还是“貉mò”、“貃”、“貘”,本义都是指远古时代的一种动物,只是年代久远无法说清楚这些动物的具体样子。古文献记载这种动物像豹、像熊或像猫,能食铜铁,是一种令先民非常崇拜的野兽,因而先民把自己族群称为“貊”,把自己族人称为“貊子”,把自己建的国家称为“貊国”,“貊”自然就成为包括里下河地区先民在内的远古东北先民的“图腾”。而里下河地区的先民“貊子”与“蛮子”交界相处,与“蛮子”的区别性叫法“貊子”使用频率最高,因而保存时间最长。当北方人不再意识到自己是“貊子”的时候,或者只有翻看字典才知道自己是“貊子”的时候,里下河地区的人则永久地保留了“貊”音、“貊”字、“貊子”词,且一直知道自己是“冒子”,也被人家称之为“冒子”,其实也应当知道“冒子”就是“貊子”。
来源:宝应生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