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
2.思维提升与发展:解读小说的象征意味,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本文的具体体现及其表达效果。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小说中创新的艺术手法,探究作品中作者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品味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分析魔幻和现实并存的情节,感受作品中渗透出的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理解特殊时代和地域的人类心灵和文化。
二、学习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典型意义。
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解读小说的象征意味。
三、名句导入、引入情境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一部经典名著,你记得书中的哪些名句?一起交流分享。
①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②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③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④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独。
⑤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⑥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⑦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忘掉刻骨铭心的伤痛,忘掉痛彻心扉的感情,你才会在拐角处遇见幸福。
⑧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⑨如果清风有情,那么明月可鉴。抹不去的,是幽幽飘洒的孤独,解不开的是袅袅缠绕的前缘,斩不断的,是缠缠交织的思念,转不出的是,泻泻而逝的流年。
这些名言, 是人们在阅读中,筛选出的精炼语言,富有哲理的语句,管中窥豹,让我们看到这部小说的主题,关于生命的独特见解和体验,传递出作者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特殊的心灵和文化。
四、作者、作品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因为其在文学上的巨大贡献,他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式的人物”,也许这正是对马尔克斯的最好评价。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到一户普通人家,童年时代是在外祖父、外祖母家度过的,自幼对文学就非常感兴趣。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作家对法律毫无兴趣,他广泛阅读了大量文学著作,并且开始尝试文学写作。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50年代中期以来,马尔克斯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有《枯枝败叶》(1955)、《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1967年,出版其代表作《百年孤独》。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1975)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等小说。确立了其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2014年,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逝世,享年87岁。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的代表作。1967年,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2年,马尔克斯凭借该本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同年登上《纽约时报》被称为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他的作品《百年孤独》刚一面世便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被翻译成超40种语言,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马尔克斯作品的西班牙语版本销量之大,仅次于圣经。《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
五、预习交流,故事梗概
1.纠正字音
炼金 锤炼 咨询 堕落 逾越 煎熬 氛(fēn)围 全神贯注 钥匙 怪癖 跋涉 骨殖(shi)蹉跎 发髻 沁染 汗渍 吮(shǔn)吸 愧疚(jiù) 狡黠(xiá)扳倒 牛犊 呼号(hū háo) 污秽 滑稽 玷污 杜撰 辗转反侧 玫瑰簪 兴高采烈 金属箔 铁砧(zhēn) 捉摸不定
2. 故事梗概: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3. 人物关系图
六、自读深思,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马孔多的环境以及创始人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以及丽贝卡的到来,并将失眠症传带给马孔多,人们开始健忘失忆。
2.如果要将节选部分划分成三大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
第一部分(第1—5段):介绍马孔多的环境闭塞落后,介绍了马孔多的创始人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
第二部分(第6、7段):写丽贝卡的到来,突出她的吃土习惯以及乌尔苏拉给她改变这一习惯的做法。
第三部分(第8—14段):丽贝卡将失眠症带给马孔多,失眠症席卷马孔多,人们开始健忘失忆,但他们在努力改变这一切。
七、分享感受,阅读乐趣
一对父母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在镇子上,来了一个客人,从此,带来了失眠症,使全镇的人都被感染,最后大家“遗忘”。
马孔多:一个奇怪的镇子
吉普赛人:走江湖,被拒绝扎营和入镇,梅尔基亚德斯部落(已消失)例外
印第安人:印第安语、疫病失眠症
阿拉伯人:用玻璃珠链换镇上的金刚鹦鹉,镇上人用金刚鹦鹉他们的精美的木钟,镇上人用金刚鹦鹉他们的小铃铛
丽贝卡:吃土和石灰墙皮的怪癖、失眠症、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语)、印第安语、
骨殖:丽贝卡父母的骨殖、一刻不停地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像母亲抱窝似的咯咯作响。
特效药:橘汁加大黄
猪尾巴:家族亲戚结婚的遗传病,产下婴儿可能会长猪尾巴。
音乐钟: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统一校准,每隔半个小时镇上响起同一乐曲
巴旦杏:经久不衰、蒙尘的断枝残干
糖果小动物: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
小铃铛:外乡在街道上摇动,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健康人
这些初体验,一个个零散但特殊的记忆,构成一个奇异的魔幻色彩的小说世界。这个世界文化交融,这个世界人们行为怪异,这个世界如何对待“疫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八、自读深思,解读人物
1.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 布恩迪亚富有进取心而有魄力。他是村子里富于进取心、最有事业心的男人,他规划全村的布局和街道的设计,带领大家共同建设马孔多。
② 布恩迪亚极有责任心。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大家,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一起想办法,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不外传。
③ 布恩迪亚易于接受新事物。“他着迷于眼前的现实,认为这比自己广袤的幻想世界更为神奇”是因为马孔多的新气象;为了避免遗忘,奥雷里亚诺为器物贴标签,布恩迪亚先在家中实行,而后推广到全镇。
2.丽贝卡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
但又犯了失眠症,传染给了全镇。
(独处多于交流,时而外向又时孤僻)
①一个意外而来、逐渐融入家庭、多才多艺的小女孩。父母双亡的孤儿,由几位皮草商带着从外地跋涉而来,托付给布恩迪亚家﹔初到不吃不喝,不与人交流,情况好转后融入了新家庭;会讲西班牙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
②一个古怪、带来疾病的女孩。体弱多病,多年忍饥挨饿,有独自吮手指、吃湿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她带来过差点让整个村子覆灭的失眠症;倔强、坚强,能够把苦难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当她内心感到孤独时,苦涩的土的味道是唯一能够排解她痛苦的良方。
九、布置作业
1. 文中钟表等象征意义?
2. 课文如何体现“百年孤独”含义吗?
第二课时
一、魔幻现实主义
在世界上众多的经典小说中,这部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最大的特色在于什么?那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产生于拉丁美洲,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其真实”。它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它大胆借鉴象征、极度夸张、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各种表现技巧,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荒诞的人物、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融入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的幻想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特点魔幻是手法,反映现实是本质。
二、魔幻现实主义在文中的体现
文中的人物、情节、甚至很多超自然的现象,一起构成一个奇异的魔幻色彩的小说世界。请找出魔幻现实主义在文中的体现?
1.神奇和荒诞的人物:
丽贝卡在文中有吃土和石灰墙皮的怪癖、带来失眠症这个疫病、会说卡斯蒂利亚语(西班牙语)、也会说印第安语,手头活计干得出色,会哼唱舞曲、自编歌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孩子,每日忍受着失眠症带来的痛苦,但是不幸的是也成为了小镇灾难的源头。
2.神奇和荒诞的情节:
失眠症的传播:一个外乡来的小女孩丽贝卡,有失眠症,很快传播给了全家,全镇,从布恩迪亚的身上,看到传播的原因是他内心的恐惧和愧疚被唤醒,他曾经杀过人普鲁邓西奥·阿基拉尔。我们不免会想象,为什么都会被传染?难道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
糖果小动物:最早的糖果出现,是乌尔苏拉搞得一些为增加家庭收入做的一个小买卖;但是后来的情节出现不知道什么原因,总出现这些神奇的“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而这些是失眠症传播的一个途径,不免怀疑,这些带着失眠标签的糖果流入小镇,一点点渗透到每一个人。不禁怀疑,丽贝卡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及其象征意义:
“猪尾巴”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带尾巴的小孩总让我们想到返祖。返祖意味着倒退、落后、原始状态。马孔多人显然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规范或者说他们还处于愚昧的生活状态中,又或者说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科学和发展的规律,不懂得什么是文明,不懂得社会的发展必须杜绝乱伦情结、近亲结婚。“猪尾巴”的描写反映了拉美人生活中愚昧的一面。这象征着拉丁美洲真实的一面。这样自恋、自我满足的民族,如此“混乱”的拉丁美洲,正是从“猪尾巴”这一形象中折射出来的,也就是从布恩迪亚家族怪胎中折射出来的——畸形的新老殖民主义者蹂踏下的拉丁美洲。
音乐钟和时间: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统一校准,每隔半个小时镇上响起同一乐曲。马克思认为,钟表是之后所有机器的原型。芒福德认为,钟表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内在标准。随着钟表所代表的机械时间的到来,每个人都像被发条驱动的永不停息的钟表,时间是人的一切,人并不拥有生活,只是拥有时间。人类社会从时间过剩状态迅速进入到时间短缺的过程,现代社会基本完全处于“时间饥饿”状态,时间成为人类最严厉的法律。“时间”成为现代文明的秩序和权力表征。时间标准殖民化,代表悄无声息的控制。
“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3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人们被悄无声息的时间控制,即使得了失眠症,不觉奇怪,反而很是开心,不正常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现代社会现“时间饥饿”使人们已经严重扭曲。
失眠症与遗忘症:
丽贝卡:从不沟通到沟通,到传播失眠症
“大家几乎要相信她是个聋哑儿,直到印第安人用他们的语言问她要不要喝点儿水的时候,她才眼神一动仿佛认出了他们,点了点头。他们……无法忍受她在撕咬和吐口水之余古怪难解的呼号。印第安人听得目瞪口呆,说那是他们语言中最污秽的辱骂。”
“乌尔苏拉知道后,在药物治疗之外又加上了皮带抽打。永远无从确知,究竟是大黄或毒打,还是二者一起最终发挥了效用,总之几个星期后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不久家人又发现她的卡斯蒂利亚语说得和印第安土语一样流利……”
语言的被控制意味着什么?象征了拉丁美洲当地人,一个混合文化被欧洲天主教信仰强行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的过程,殖民者的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对殖民地进行播撒和渗透。
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顽固地不肯说卡斯蒂利亚语,而只说瓜希拉土语。其实是当地人的原始心态和语言表征尚没有被外来文明侵袭的保留。
马孔多人:忘记了事物的名字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用小刷子蘸上墨水给每样东西注明名称:桌子,椅子,钟,门,墙,床,平锅。他又到畜栏为动物和植物标上名称:奶牛,山羊,猪,母鸡,木薯,海芋,香蕉。”
遗忘意味着忘记了基础的、本土的所有东西。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正在被忘记。
马孔多:一个奇怪的镇子,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方,各国人在这里汇聚,他们说着各自国家的语言,多国人在这里交易物品。外来的丽贝卡,带来了失眠症,成为了一个有疫病的与外界隔离的小镇。
马孔多的象征意义:
第一阶段由布恩地亚家族的第一代阿卡迪奥带领人们开辟马孔多,此时的马贡多基本上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自然村落,颇似19世纪前后闭塞落后的哥伦比亚;
第二阶段马孔多卷入了战争,失去了往日平静的生活,很像内战动乱时期的哥伦比亚;
第三阶段马孔多变成了一个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控制的香蕉园,象征着外国垄断资本对哥伦比亚的侵入和破坏。
三、“百年孤独”的含义
课文体现了《百年孤独》中“百年孤独”的含义:
1、吉普赛人在扎营,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和所有人的见解都不同,有孤立趋势。
2、何塞种植的巴旦杏树,树木经久不衰,但是种植方法却不外传,多年以后,人们不知道是谁种的。
3、何塞不相信印第安姐弟对“失眠症”的解释,认识见解和大家都不同,也不被人理解。
4、丽贝卡的恶习大多都是发生在独处的时候。奥雷里亚诺独自在实验室炼小金鱼。以及兄妹俩都只用本地方言交流。
《百年孤独》孤独的含义和引申义
孤独的含义: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孤独的引申义:作者的童年被融合了进去,童年时经历了那样的孤独、苦难的。童年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同时其中有许多个“我”的生活影子。这些影子的集合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了。所以说,孤独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
四、叙事特色:
叙事时间上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叙事者从在叙事时间上带有模糊性的“现在”出发,陈述“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这发生的事又指向遥远的“过去”,这个循环往复的时间结构使人物的命运与时间交织在一起;物不管采取怎样的行动反抗命运,在时间的流动下,该来的终将来临,命运轮回无法摆脱;这就使小说从开头就蒙上了无可逃脱的宿命色彩。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百年孤独》整本书,进一步认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2、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法,写一个微型小说。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郝玲君,唐山市开滦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学科主任,张丽钧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北省名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正高级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主持、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全国、省、市赛课多次获奖。30余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登载,参编教育书籍5部,独著《语文灵动课堂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