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眼下,各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已近尾声,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研究生毕业答辩都能过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研究生毕业答辩都能过吗
导 读
眼下,各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已近尾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四清最近参加了11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他总结了其中存在的5点共性问题,希望有助于以后的博士生开展研究少走弯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窦杰在参加了2场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后写下了11点感受。他特别提到,研究生应当对学位产生敬畏心态,而不是抱着混毕业的想法。
参加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感受
作者|秦四清
截至2021年6月2日,我一共参加了11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3位、我室6位。总体正面感受是:
(1)这些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以实验研究为主、数值模拟为辅,工作较为扎实;
(2)答辩时,大多自信满满、富有激情,能清晰地讲解自己的工作。
关于后者,我曾赞曰:“这样自信的演讲很好!如果答辩人没有自信,评委何来信心?”
然而,在评阅论文和论文答辩时,我觉得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把其总结分享之,不仅有助于这些博士生后续修改论文以提升质量,而且有助于以后的博士生开展研究少走弯路。
1. 论文题目
题目应该准确无误地表达论文的主旨(主题思想、主要观点、关键问题或主要创新点),避免使用含义笼统的词语。在答辩会上,我曾建议多位博士生修改题目,以准确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
2.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只有真正掌握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才能灵活地用之分析问题,才能清晰无误地阐述研究结果。
我注意到几位博士生对压缩或剪切下岩石变形破坏过程阶段及其内涵的理解有误。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一般分为5阶段,即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稳定破裂阶段、非稳定破裂阶段与峰后阶段;从裂纹起裂点起,岩石就会产生塑性变形,而并非从体积膨胀点(损伤应力点)起,岩石才会产生塑性变形。
3. 实验的针对性与数据挖掘力度
如果研究针对的是滑坡,就要做剪切实验,做单轴压缩实验意义不大。我注意到多数博士生虽然做了大量的实验,获得了丰富的数据,但对数据挖掘的力度不够,这导致对岩土破坏机理的揭示缺乏深度。
为此,需紧密结合实验结果、数值模拟结果、理论分析与前人研究成果,从多角度剖析尚存争议的问题,才能“一统江湖”深度揭示破坏机理。
此外,如能先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有关机理的假说,并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之,那就锦上添花啦。
4. 论文写作
大多数博士生的论文写作欠缺功力,如语法错误比比皆是、用词欠准确、术语前后不统一、公式书写不按规范(正斜体、大小写等乱用)、结论过多过滥,这让我有满目疮痍之感,感觉相当不爽。
5.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因为真正弄清了某个问题的人一定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圆满解释。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说自己不知道,请评委指点迷津;遇到自己一知半解的问题,就说自己的理解尚浅只能试着解答,然后请评委指正。
在答辩会上,我和每一位博士生都强调:“不要认为通过论文答辩后就万事大吉了,要根据评委的意见下功夫修改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你学术生涯中首部较为系统的著作,上网后别人要参考,还有可能被抽查。为避免以后可能的麻烦,防患于未然是唯一途径。”
再扯一句题外话。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一般由导师起草,答辩委员会讨论确定。
我参加了多次答辩会,发现这句话“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通过XX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频现。这句话有语法错误——主语缺失。正确的表述是“答辩委员会经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XX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毕业季参加研究生答辩有感而发
作者 | 窦杰
留学近十载,去年下半年回国入职参加工作,今年五月份非常荣幸有两次机会作为答辩会主席参加了硕士的答辩。总体感觉学术硕士水平略好于专业学位类型,相对不如我们以前那个时候答辩的水平。
可能专业不一样,不具有代表性,仅此代表个人之见,难免有失偏颇。自己同时作为评审员与答辩主持人,有感而发,简单说下几点自己的感受:
1. PPT答辩很多都是照着电脑念,缺少与评委的沟通与交流。
今年硕士答辩时间加提问环节要求不低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比我们当时的答辩增加了不少时间,很多人都准备50页左右。
有些学生讲得还不错,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主题内容混乱、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都是图或文字、图片未标注、讲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听得人昏昏欲睡,很是折磨,如懒婆娘裹脚,又长又臭,感觉有急来抱佛却的感觉,缺少精心准备。
2. 态度上不够重视。
很多研三的学生,可能忙于找工作或考公积员,没有把学习当成首要任务。但这些都不是作为论文做不好的理由,学生要有对待学位论文的敬畏心理,杜绝来混毕业的错误想法。
3. 摘要写得比较差,不太符合论文的要求。
一般写研究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然后用例子证明自己的研究。但很多研究生,直接上来就讲作了什么工作,给出结果,缺少分析与讨论。
4. 论文的架构有问题。
论文都是七拼八凑,缺少一个主线构成一个STORY。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工作,哪些是他人的研究工作,逻辑不清楚。
5. 文献调研不够。
国内外研究现状,才写一两页或半页,体量上不够,且与自己的研究内容关联性不太强。这说明文献调研不够,文献综述质量比较差。
6. 科研伦理意识不强。
很多学生的论文中公式、图片、数据来源都没有标注,文中标出实际引用位置与文献对应不起来。每次我都在组会提醒我的学生要注重引用来源,加强科研伦理意识。
7. 工作量不足。
有的论文才写40页左右,扣除前后别人的东西,自己写的也就10来页左右。虽然页数不能说明一切,但也可以看出来有些研究生没有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匆忙写成,纯粹敷衍了事。
8. 中英文表达有问题。
英语摘要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比如基本上单复数、专业名词要大写、第一次文中出现、要用全文表示等。中文表达语句不通顺、错误字不少、书中口语化表达比较严重,另外还缺少基本的学术规范。
9. 图表模式不统一,质量比较差。
图好多是从商业软件导出来的,分辨率太差,看不清楚。另外图中缺少图例,如常用的比例尺、指南针、坐标等,图或从生产报告直接copy过来的。
10. 对讨论不够重视。
仅仅对图表的简单的描述,没有进一步挖掘,缺乏对自己的研究与他人的研究比较。
11. 论文的创新性不太强。
论文的创新性写得太泛,不够具体,说明还不了解自己的研究内容。理论高度不够,看不出来与以往的研究有什么不同之处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所在。
总而言之,论文对于研究生本人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有些论文不要求上传到中国知网数据库上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
要让研究生对学位产生敬畏的心态,指导老师与研究生都应该重视起来,特别是研究生本人。走过的路不会白走,人的一生短短几个秋,总要留下点痕迹,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这几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否则,出来混的迟早都应还的,应该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