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几个剧场(观众人次同比增长15.3)(1)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海大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等上海49家剧院的67个剧场共计完成演出活动8820场,较2018年增长12.6%;其中主/合办演出4080场,占比46.3%,观众达631.64万人次,较2018年增长15.3%。剧场售出票房10.98亿元(含主办演出总票房、租场演出代售部分票房及梅赛德斯奔驰中心演出活动票房),租场收入2.42亿元,共计13.4亿元,同比上升38%,这是1月16日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总结颁奖大会公布的信息。

上海几个剧场(观众人次同比增长15.3)(2)

会上,上海大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10家单位获上海市文明示范剧场称号,市民营院团展演获奖剧目、市文明书场、上海舞美舞台行业“十佳企业单位”、上海最佳音乐街艺、上海优秀街艺督导员等各有归属。

猫悦上城演播厅、猫悦上城影剧院、育音堂live house、TZ House—茅台店,打字机博物馆、艺聚空间、东昌电影院等18家单位挂牌成为第三批上海“演艺新空间”,由此上海“演艺新空间”数量达到50家。其中,黄浦区35家,其余分布于长宁、闵行、徐汇、静安。

获得“演艺新空间”授牌的猫悦上城负责人华凌磊透露,正在建设戏剧图书馆和戏剧排练厅,今年将在去年3万人次观众基础上推出“倍增计划”,将OmS剧场场次提升到年度1000场、生活实验室小剧场场次提升到年度200场,将观众人次提升到年度6万人次。“要实现这一目标,猫悦上城需要推行更深度的粉丝‘锁定举措’。戏剧图书馆、戏剧排练厅均是基于现有演艺品牌的拓展。今天我们挂牌成为‘演艺新空间’,有利于扩展观众人次、提升粉丝黏性。”

“演艺新空间”是大中型专业剧场之外,散布于本市中心城区、适合举行特色演艺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目前上海50家中既有博物馆、艺术中心、实体书店、文创园区,也有商场、办公楼、酒店、餐厅、茶馆等。这些演区在公共空间一隅,座位不低于80座,演出可以因地制宜地按照时节、环境、氛围调整。各“演艺新空间”都以打造演艺专卖店,形成独家特色为目标。比如,新天安堂独特的建筑和全息设施吸引多家演出制作方,虹桥康得思酒店的典雅演艺空间引进环境戏剧的演出。

上海几个剧场(观众人次同比增长15.3)(3)

继去年5月为首批10家演艺新空间授牌后,市演出行业协会不断培育“演艺新空间”进入演出市场,第二批“演艺新空间”授牌暨节目场次洽谈现场活动上,增加拉法耶艺术设计中心等22家“演艺新空间”,共有1020场演出活动现场签约,点亮国庆期间的夜上海星空。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马敏辉透露,今年“演艺新空间”新授牌单位有望达到80—100家,协会计划与黄浦区一起开展优秀新空间示范体验系列活动,组织部分新空间单位赴美国外百老汇交流考察。

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表示,打造“演艺新空间”丰富“演艺大世界”内容,使得上海夜间文娱生活不仅有前往大剧院的艺术赏析,也有三五知己、职场同仁、亲友聚会在餐饮之余都能各取所需的文娱休闲。“演艺新空间”所上演的多为都市话剧、乐队歌舞、地方戏曲等注重互动的中小型节目,作为专业剧场的补充,错层满足来到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游客及本市市民。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