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吗(学习法律不能不知的几个年龄)(1)

基本案情:

律师赵明(化名)的外甥钱天(化名),是姐姐赵霞(化名)的儿子。钱天自幼聪明伶俐,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某大学生物学系。钱天在一次与同学的讨论中,涉及到了某些法律问题,钱天和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8岁、10岁、14岁、16岁、18岁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刑事责任年龄和能力的含义和区别,遂问到舅舅赵明。

青少年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吗(学习法律不能不知的几个年龄)(2)

法律分析: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临界点。

根据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取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规定,10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临界点。依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应采8周岁的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18周岁和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可见,民事行为能力与年龄又没有必然联系。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由此可知,16周岁是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不满14周岁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对部分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是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年龄。

综上,民事行为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不同,不同的年龄与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存在不严格对应的关系,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丨许民和 法律事务部

链接文章:

一家三口出游不幸同时丧生,家中财产谁来继承?

2018学法丨二审过程中能否增加诉讼请求?

2018学法丨再审申请的期限是多长?

===============================

进入东友头条号

即刻可咨询律师

青少年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吗(学习法律不能不知的几个年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