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场世乒赛女单正赛比赛中,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麦基最近怎么不打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麦基最近怎么不打了(麦卡专栏礼节性让球)

麦基最近怎么不打了

在最近的一场世乒赛女单正赛比赛中,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

日本女乒名将石川佳纯对阵奥地利选手索尔佳首局,石川佳纯打出了10比0的悬殊比分,为了避免打出11比0的“剃光头”比分,她选择主动让了一分;第三局,当她再度打出10比0,又一次选择主动发球失误。

赛后在接受采访时,她用流利的汉语表示:“10比0以后让球,可以让自己舒服一些。如果11比0,我会感到很别扭,不管对方会不会选择追分,我都会选择让球。”

乒乓球赛中的“礼节性让球”,一直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在业内,支持这一点的占据了主流。国乒就有不成文的规定,单局不赢对手11比0。而且,以球员的水平,往往就算做得不那么显山露水,对方也会心知肚明。石川佳纯长期在中国联赛打球,在这方面可谓“入乡随俗”,这次“故意”发球失误之后,她全程低头不与对手目光交流,甚至还“装模作样”地擦了擦台面,暗示台面有水渍太导致自己失误。

“礼节性让球”的反对者则认为,这样的“谦让”,在竞技体育中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对手”,相反,每一分都全力以赴才更符合体育精神的定义;而且,让球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对购票进场的观众有欠公平。

在我看来,反对者有些多虑了。礼貌性让球在乒乓比赛中司空见惯,已经足以被视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善意表达,并不会构成对于对手的不尊重,观众也已经普遍接受了这种做法,这从他们在现场平静的反应可以印证。“大魔王”张怡宁当年让球福原爱,甚至还是包括当事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认可的一段佳话,并没有人感到受到了冒犯。

而且,选手让球在表达善意的同时,其实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比如有些对手就会趁机追分,上届世乒赛,石川佳纯的双打、刘诗雯的单打都曾经因为让球被对手连追多球,这些都反过来提升了比赛的精彩程度。

竞技比赛中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主动“放水“,不一定就代表尊重;而无情横扫对手,也不代表不尊重。比如足球比赛中,前锋过了门将以后慢吞吞把球带进球门,相信大多数球迷都能觉察出其中的恶意;而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上,德国队在巴西队的主场打了对方一个7比0,德国人始终全神贯注的表现,令他们在赛后鲜少受到“过于冷酷无情”的指责。

竞技精神的定义和表达是多元的。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礼节性让球”,未必是一种值得全行业推广的做法——毕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存在差异,但无可厚非。反之,选择在10比0的情况下给对手“剃光头”, 也完全可以理解。

总而言之,“礼节性让球”是乒乓球赛场上约定俗成的一种小小的、富有“仪式感”礼节,它本身其实是中性的。一位选手有没有体育精神、是否对对手抱有善意,需要更多信息才能佐证,仅凭“是否让球”这一点,是不足为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