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不然会有人爱上它。
——罗伯特·李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既是十九世纪的尾声,也是二十世纪的开端。一战深刻的改变了世界权力格局的面貌:四大帝国土崩瓦解,英法两强从巅峰跌落,而新的棋手也悄然出现。正是由于一战影响如此深远,直到今天其爆发的原因依旧是国内外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与二战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一战的起因全部归咎于德国的传统观点开始遭到质疑。而且从战争各方互动的角度看,这种归因于一方的观点也站不住脚。本文即是以此入手,以一战另一个参与方大英帝国——及其与欧洲列强的互动——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一战爆发的原因,希望能使读者对这场“分水岭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为便于论述,我们首先来梳理十九世纪大英帝国的运行逻辑。人们常说,十九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巅峰世纪。这样的“巅峰”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从外部格局来说,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重新塑造了有利于英国的欧洲大国格局。由于拿破仑的失败,英国传统的敌人法国被严重削弱、普鲁士还远没有发展成为后来统一的帝国、奥地利作为战后体系的缔造者,其外交大臣梅特涅亲王与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卡斯尔雷勋爵同样致力于利用该体系形成稳定的欧洲均势、只有沙俄的地位在战争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认同维也纳体系的均势格局,而且其对印度的威胁此时还没有出现。1823年”门罗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与英国在西半球扩张问题上达成的事实上的共识,即共同反对欧洲列强对拉丁美洲的占有。十九世纪初形成的大国格局,在束缚欧洲列强的同时,也为掌握制海权的大英帝国在海外的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这构成了英国世纪的第一个支柱。
莱比锡战场上的三位君主
英国巅峰世纪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众所周知的工业革命的发生。限于文章的篇幅,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工业革命诞生在英国的原因,只谈其结果。工业革命发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英国人口的激增(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失效)。这一结果在增强英国国力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人口激增导致的粮食供应紧张和工业化带来的扩大市场的需求。在如上文所述的没有外部竞争压力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成为英国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谷物法》的废除。但是“自由贸易”的推行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众多以原材料供应为生的殖民地因失去贸易保护而破产。影响更为深远的是,这一情况的出现,使英国国内出现大量的自由派。他们认为,既然自由贸易可以促进英国的经济繁荣,那么原本在殖民地建设上的投入也就没有必要了。在出口工业品的同时,英国也在大量输出资本,其中就包括投资美国铁路建设这样的间接输出工业化的活动。
这就是十九世纪前三分之二个世纪中大英帝国的运作机理:大英帝国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制海权为后盾,通过货物自由贸易和资本输出,成为凌驾于世界之上的全球帝国。但是,盛世背后的隐忧也开始显现。缺乏外部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英国没有完成对其海外帝国资源的有效整合,相反却出现了解散殖民帝国的声音。
亚当·斯密成为十九世纪英国经济的“教父”
工业化的实现和贸易的快速发展,导致英国自由派产生了一种盲目乐观的幻觉,即大国之间的战争已经过时,贸易的兴盛在加强大国联系的同时足以抑制冲突的发生。但是事实绝非如此理想。正如上文所述,维也纳体系确实实现了欧洲大国的协调,维持了欧洲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但是大国竞争却从来没有停止。正如英国通过海权向海外扩张,沙俄在十九世纪也在利用其亚洲邻国的虚弱在陆上扩张,并且从两个方向给英国造成压力:一是奥斯曼帝国,历代沙皇都致力于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的通道,并占领君士坦丁堡。在这个方向上,沙皇的扩张野心遇到了法国、奥地利的抵制,最终导致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另一个方向是从中亚向印度进军的压力,并最终导致了众所周知的英国入侵阿富汗的失败。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大国矛盾集中体现为英俄矛盾,但是英俄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欧洲之外。与之不同的是,十九世纪下半页的风云突变则集中在欧洲内部,即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给欧洲大国格局带来的剧变。当时在野的英国政治家迪斯累利痛斥执政的自由派政府,没有预见到德国统一给欧洲局势带来的巨变。
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累利
从英国视角来说,德国统一造成的影响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本可以作为欧洲大国缓冲区的中欧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利中心,迫使欧洲各国开始对外扩张;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开始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展开。西方列强展开的瓜分殖民地的新一轮浪潮加上工业化的扩散,导致英国出口的压力激增。另一方面,为了保卫英国与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之间的联系,英国开始加大对非洲、中东的殖民占领,以保卫从地中海到中东再到达印度和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这两条帝国生命线的安全。而这一举动无疑又将加剧英国与其他殖民大国,特别是法国的矛盾。因此,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其帝国运行所依托的有利的条件,即上文提到的有利的欧洲均势格局和工业革命的红利都不复存在。
1898年德国《海军法》的出台,使得大英帝国最后一个支柱——制海权——也受到了挑战。根据《海军法》的设想,德国最终将打造一支足矣匹敌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舰队。客观的说,我们不能认为,德国组建舰队的目的就是为了与英国开战。但是,德皇威廉二世寄希望于依托强大舰队提高德国国际地位,继而获得其梦寐以求的“阳光下地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英国的视角来看,德国将其主力舰队集中在北海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一旦开战,其战线就将直接出现在英国的国境线上。这一威胁远高于俄国从陆地上对印度的威胁,对英国人来说,这一威胁等同于拿破仑战争。为了应对这一威胁,英国与日本于1902年结成同盟,与法国达成协约,使英国得以将主力舰队从亚洲和地中海调回;此后由于与俄国达成从奥斯曼帝国-波斯-印度北部的领土共识。英俄矛盾逐步让位于英德矛盾。
无畏舰的出现掀起了英德军备竞赛的高潮
但是就此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还为时尚早,火药虽已埋下,但导火索还没有点燃。德国统一的影响不只针对英国,对欧陆其他国家同样深刻。从1875年的巴尔干危机开始,巴尔干正式成为欧洲大国特别是奥匈帝国和沙俄争夺的焦点。法国同样在地中海东部抱有野心,而英国又不希望为了这个“偏远地区”而与俄国交恶。因此,德国成为奥斯曼帝国唯一可以指望的欧洲大国。再加上德国对奥匈帝国的同盟承诺,这就将所有欧洲强国全都拴进了巴尔干这个火药桶里。但是,即使是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的遇害,也没有激起英国公众舆论的沸腾。英国人对欧洲另一端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其北海的威胁。此时英国对法国的承诺也仅限于派舰队阻止德国的海上威胁罢了。但就在此时,德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入侵比利时。比利时位于英吉利海峡东岸的特殊位置,是英国国防的关键节点,而德国自己也是比利时中立地位的保证国之一。这就为英国全面参战提供了必要性和理由。
上述就是大英帝国从巅峰滑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似乎就是十九世纪大国竞争的最终产物。但是通过我们的梳理,可以发现一个非常不解的情况是,十九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英俄矛盾为何最终没有引爆大战?同样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最终欧洲列强全都被拴在了巴尔干这个英国人眼中的“偏远地区”的火药桶上。事实上,大国竞争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战的爆发归因于大国竞争。大英帝国主导权的丧失和德国等新兴强国的崛起,确实深刻的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格局,原本的大陆均势被打破。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大国竞争在加剧的同时,压力释放的缓冲空间却消失了;而类似维也纳体系这样的欧洲协调机制也恰恰在十九世纪下半页被打破,新的机制没有建立。此外,工业时代的战争会呈现出多么巨大的破坏力也远没有被各国军事家所重视。讽刺的是,欧洲军事家在1914年时依旧是将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作为战争样式的模板。这就降低了发动战争的谨慎性。上述原因汇聚到一起共同促成了一战的爆发。而对于英国来说,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其国家安全的“红线”遭到德国破坏的事实成了最后的导火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