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1)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2)

又逢毕业季,回想当年,从校园中的欢声笑语到检察工作上新的征程,年轻的检察干警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全新工作环境,实现新的蜕变呢?一起来看一下虹口区检察院检察干警的心路历程……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3)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4)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5)

一事精致 便能动人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6)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7)

“也许我们会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但是我们总会记得经历过的那些人和事,他们如根一般深深扎在心里。”大学一毕业,我就进入了检察机关工作,还记得毕业那年的六月,即使自己满脸带着青涩,却依旧无所畏惧、摩拳擦掌,因为心中有向往有热爱。于是,怀揣着对检察事业的憧憬,我成为了检察院里一名司法行政人员。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刚开始着手工作时那一番“抓耳挠腮写材料,肚内无货苦哈哈”的阵痛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是对文字工作新手,无措、迷茫皆曾有。领导为了增加我们的文字积累,在每间办公室里都堆上了厚厚的报纸,也给我们分享了不少公众号,让我们坚持多看多写多练。从新手到硬手的蜕变,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容不得一丝怠惰。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这是我很久以前听过的一句话,却始终记忆深刻。细节的处理,往往决定了工作的成败。办公室是单位的综合服务部门,事情多而杂。凡事先想一步,以工匠精神去雕琢细小的工作,力争做到滴水不漏,严丝合缝。

同事们都调笑说,“办公室人有两大特征,一是手拿大摞材料,二是走路生风。”作为综合部门,不能因为事杂乱为,因为事急而盲为,特别是事情繁杂的时候,耐心和定力,会让工作从被动到主动,从主动到从容,对我们来说更是这样。

作者: 林中明 顾晗玉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8)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9)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10)

那一年,我们毕业了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11)

摁掉闹钟,急匆匆塞下两口早餐面包,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赶上即将进站的公交车,感受着空调的徐徐凉风慢慢平复心跳,突然发现往常早高峰时候拥挤的公交车上似乎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我这才意识到,又到了新一年的毕业季。

仔细想来,从毕业踏入检察院办公室的岗位至今已经两年了。今年以来,各机关单位都如火如荼地投入到大调研活动中,我也跟随带教老师走访了很多居民,深刻领悟到“心中有民”的真正内涵。

在大调研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居民诉求总是五花八门,但有时又大同小异,作为一个倾听者,在走访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诚心、虚心和耐心,不仅要做到及时回应,更要努力做到换位、移情、投入和共情,用接地气朴实的语言与一线干部、群众作深度交流,真正从他们的立场和角度思考看待问题,这样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就自然变成自己的,我就会有和他们一样的焦虑、着急和期盼。

调研是一场脚踏实地、融入群众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凝心聚力、集聚民意的作风锤炼。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设身处地地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办实事,解民忧。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了解基层百姓对检察机关的需求,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司法文明的进步,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作者:李梦园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12)

我们毕业了大学时光(那一年我们毕业了)(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