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每年一到夏天

来我这儿的病人十个里面九个寒

舌头清一色偏浅,偏淡

明明气温是升高的

脾胃寒气却是一个比一个重

有的竟然还中招风寒感冒

夏天寒气重的症状(夏季这3个行为最容易积累)(1)

是的,很奇怪吧?

大夏天的

生的病竟然都和“寒”有关

为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首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寒”?

“寒”有什么特性?

排第一的当然是各种冷

手冷,脚冷,肚子冷,肩膀冷

为什么会冷?

因为寒为阴邪,最伤阳气

阳气是有温暖机体作用的

它讨厌寒冷

而寒邪最容易伤阳

阳气受损

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寒象

夏天寒气重的症状(夏季这3个行为最容易积累)(2)

比如寒邪在体表

我们就会怕冷、发热,但不出汗

俗称“风寒感冒”;

比如寒邪侵入体内,

侵入到肺,我们就会

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

侵入到脾,我们会

脘腹冷痛、拉稀;

侵入到肾,会

畏寒肢冷,腰背冷痛,小便清长等等

我们人体内气血津液的运行

又依靠阳气的推动

当寒邪侵入人体,伤及阳气

气血津液运行失去推动力

就会出现阻塞不通

再加上“热胀冷缩”

寒气让筋脉,血管,肌肉收缩拘急

就会表现为疼痛

出现颈椎病、腰痛、肩周炎

腹部冷痛或绞痛等等

用热水袋敷一敷会缓解

但一受凉又会加剧这类疾病

所以疼痛,也是寒邪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然并非所有疼痛都是寒邪引起)

夏天寒气重的症状(夏季这3个行为最容易积累)(3)

因此简单来说

在中医里

与其说寒气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不如说它是你身体受寒后

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结果或者是症状

而不是过程和原因

那话说回来

为什么明明是夏天

反而中招寒气的人会更多呢?

第一点

我之前的文里就有说过

一到夏天

人的阳气会慢慢从体内跑到体表去

人体伏阴在内啊

所以夏天我们是“外热内寒”的

夏天寒气重的症状(夏季这3个行为最容易积累)(4)

这种“外热内寒”

最考验的就是中焦脏腑

也就是我们脾胃功能是否强健

第二点

夏天普遍喜欢贪凉

天气一热,身上流汗

想吹空调,毛孔一开

冷风飕飕往里灌

太阳当头

嘴巴一馋,冷饮一啃

凉气唰唰往肚里钻

这种贪凉的小习惯

最容易让寒邪进来损伤脾胃阳气

时间长了

胃部隐痛、吐清水

胃口不好、大便溏稀

手脚冰冷、精神萎靡

这些脾胃虚寒的症状就会来找你

第三点

我之前也有提过

壬寅年本来就是一个“木运太过之年”

加上疫情工作等影响

精神压力很大

肝木易克脾土

脾胃相对虚弱

以上三个原因

都会造成夏天多体寒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儿

往往会腹痛拉肚子感冒全套来。。。。

夏天寒气重的症状(夏季这3个行为最容易积累)(5)

那么除了防寒

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答案是必须有啊

其实解决的主要思路是温中健脾

比如中医里的

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

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等

这些经典方药都可以治疗脾胃虚寒

但如果寒得不严重

除了以上几个方子

我们也可以多吃健脾的食物

脾胃毕竟和饮食相关

中医里有很多健脾的食物

健脾除湿的比如小米、赤小豆、鲫鱼

这三个做成小米鲫鱼粥

可以健脾、利湿、消肿

健脾食物还有

萝卜,莲子,芡实,

山药,苹果,鸭子等等

祛湿食物的有

薏米,白扁豆,冬瓜等等

其次

脾胃虚寒还可以去厨房找好东西

“冬吃萝卜夏吃姜”

便宜又好用的生姜也是温中的

风寒感冒初期喝点生姜水

可以散寒治疗感冒

胃寒容易呕吐的喝它可以止呕

夏天寒气重的症状(夏季这3个行为最容易积累)(6)

第三个

大家可能平时会忽视

花椒也是很厉害的

它可以温中止痛,止泄泻

缓解脘腹冷痛

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

除此之外

脾胃虚寒的童鞋

还可以平时多吃一些

韭菜,茴香菜,胡椒,咖喱

这些也都有温阳散寒的功效

好了

虽然今年夏天刚刚来

但不少人已经抗寒失败了

好在有不少东西给咱们兜底

让我们不至于那么狼狈

不过

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意识到

寒气虽不可见

但它一直在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生存在与自然的交互之中

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生态圈

强大的大自然尚且会刮风下雨

我们还不对自己的身体好点吗?

夏天寒气重的症状(夏季这3个行为最容易积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