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常看到说皇帝皇后是龙凤呈祥,或者是新房里放龙凤呈祥的图案。但是,用这个成语来祝福夫妻是不对的,坐下来听小编慢慢给你扒。

你是不是一直认为“龙凤呈祥”这个词中的“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然而,这可能真的是个误会。“龙”还是那只龙,但其实“凤”还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凤”。

在古代,最初“凤”是没有性别的。直到有性别了,也是雄性,代表着阳刚之气。比如,在《红楼梦》里就有这样一个桥段:过节时两位女说书人,给贾母讲《凤求凰》,而这里面的男主角就叫做王熙凤。

其实,在古代,“凤”多为男生的名字,就算用做女生名,那个女生似乎也沾着点儿男子气——“凤辣子”王熙凤就是个典型案例。

龙凤呈祥凤凰(龙凤呈祥中的凤)(1)

| 王熙凤

原来是楚国赋予了“凤”阳刚之气

其实最早的“凤”并没有“阳刚”这么一说,它就是个图腾而已。

上古时期,五帝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比如,黄帝所居的原始部落是“有熊氏”,图腾形象为“熊”,而帝喾(kù)的部落用的就是“凤鸟图腾”,当然后期也有别的部落用“凤”做图腾。

不过,到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年代,“凤”作为七国中“第一大国”——楚的图腾,再次走上神坛。这次,“凤”除了图腾以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力量。

龙凤呈祥凤凰(龙凤呈祥中的凤)(2)

楚国历史中遗存有大量的“凤鸟”形象和“人首鸟身”的图案,在先秦时期,以凤喻人的唯有楚人,但是楚国的凤,没有半点“女”气。楚文化的“凤”以图腾的身份出现,不仅是神鸟,而且还是楚族、楚国尊严的象征,大部分的楚国文物上,看到的楚凤都是战斗的姿态。

比如,出土自“江滚马山一号绝盆”墓的“踌罗禅衣”,图案就上一风(古代风通凤)斗二龙一虎。

图案上风一足后蹬,作腾获状,另足前伸,方攫下那一龙之颐,此龙逃攀,侧首作痛苦状。

| 风龙

楚国的很多文物上都绘有类似图案,结局总是凤胜龙败。凤虎相斗也是楚美术的一个屡见不鲜的主题,结局总是凤胜虎败。可见,“凤”在这时,充满了战斗力,是权利、力量、男子气的代表,它也已经被赋予了“男性”的性别。

凤凰不是一只鸟,人家是两只!

然而,“凤”怎么就演变成之后的“女性”象征了呢?这要从“凤凰”说起。

《尚书·虞书》篇中第一次提到了“凤凰”:书中叙述大禹治水后,举行庆祝盛典。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在仪式上载歌载舞。最后,凤凰也来了——“萧韶九成,凤皇来仪”。

估计很多人单听名字,还会以为凤凰,是一种鸟,殊不知人家是两只。《大荒西经》里面写:“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但是这个记载,也并没有明确的写出凤凰谁是男,谁是女。

自从战国争霸赛结束,楚国被灭,秦登上权利舞台,政治中心北移,龙开始成为皇权正版LOGO成为“正统商标”,凤就变成龙的从属者,楚国文物上的“凤踩龙”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秦汉后,凤还莫名其妙变成了皇后的指代,顺便成了女性的代名词,这也在无形之中让“凤”的性别,逐渐走向了“女性”。

龙凤呈祥凤凰(龙凤呈祥中的凤)(3)

实际上,在《尔雅》一书有写到:鶠(yǎn),凤,其雌皇。大意是: 鶠这种鸟类, “凤”是雄鸟,“凰”才是雌鸟。

后来风水鼻祖--郭璞,给这段话加上了一段描述: “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从描述中不难发现,就算“凤”不再是皇家御用LOGO了,但是人家也还是“高六尺”的男儿身,是扎扎实实男子汉。

如今,再看看“龙凤呈祥”这个成语好像有了一种微妙的气氛,龙:性别男,凤:性别男,这……

想想古装剧里对皇帝皇后说,帝后真是“龙凤呈祥”,真的不会被拉出去砍头吗?哦,在汉朝大概是例外的,毕竟,每个皇帝都男女通吃。

Poi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