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张江已经成为上海集聚科创资源、高新产业、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高科技园区。今天,肩负着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战略的张江,正在加快步伐,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在此背景下编制完成。

编者按:

《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充分体现张江由高科技园区向全球领先的科学城转型的总体目标,重塑目标愿景,绘就空间蓝图,明晰策略路径,规划于2017年7月获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有效指导和推进了张江科学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时为其他科技园区向城区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规划背景

从“园”转向“城"

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要求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

张江科学城规划意向图

图片来源:张江科学城空间方案国际方案征集

从阡陌农田到“高科技园区”

产业优势凸现,但创新和城市功能有待强化

张江高科技园区诞生于1992年。至2016年,园区近七成区域已建成,集聚了一批高校、研发机构、公共服务设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生物医药、信息通讯等主导产业优势突出,高科技园区基本成形。但是,园区发展尚存在一系列问题:(1)创新要素集聚度和创新能级不足;(2)城市功能相对滞后,产城融合不佳;(3)对外交通联系和内部交通支撑薄弱;(4)城市品质和环境氛围不足。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

20世纪90年代初张江所在区域实景图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

张江科学城俯瞰图(2018年)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4)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5)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6)

张江科学城现状实景图(2018年)

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科学城”

全面提升创新功能能级、城市服务能力、创新环境水平

本规划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聚焦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张江核心区举全市之力推进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指示,对标美国硅谷、新加坡玮壹科技城等全球顶尖科技创新中心,紧紧围绕张江如何从“现状高科技园区”转型发展为“上海大都市中心区域全球领先的科学城”的总体目标。规划范围在原张江高新区基础上作了整合,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7)

张江科学城区位图

在这个由一座“园”转型升级为一座“城”的规划中,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地盘”的扩张,更多的是提升能级、强化服务和优化环境等方面“内涵”的延伸,是新时代发展赋予张江新的责任和使命。

主要内容

重塑目标愿景

“科学” “城”

围绕国家目标战略,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基础上,充分依托国家实验室建设和高校、科研机构等,突出科技、商务、文化等创新要素的复合(TBC),突出“四个集聚”,集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集聚国家大科学设施、集聚高水平创新型大学、集聚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进一步转型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8)

成为以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为主,以科创为特色,集创业工作、生活学习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

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9)

未来公园(一园四馆)规划设计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0)

主要内容

绘就一张空间蓝图

“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

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中“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发展导向,规划强化对外衔接及内部整合,整体上,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空间格局。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1)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2)

“一心一核”“多圈多点”规划示意图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3)

规划总平面图

主要内容

明晰策略路径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4)

01强调开放、集聚

培育顶尖的科创能力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5)

孙桥科创片区规划意向图

图片来源:孙桥科创片区规划设计

[策略1] 全力推进国家大科学设施的落地实施。确保上海光源二期、三期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项目,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度集聚的先进光源设施群;启动国家量子中心建设;积极争取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同步考虑为国家实验室建设预留空间。

[策略2] 促进科创要素的集聚发展。规划形成北、中、南三大科创要素集群:北部,依托国家实验室核心区,集聚大科学设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中部,结合孙桥地区和科学家实验室,集聚国际一流实验室和研究院所;南部,结合国际医学园区,形成以医疗为特色的国际院校、研究所集群。

[策略3] 加快创新产业高端化和集群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优化产业和就业空间布局,依托张江北区中试区、康桥产业区等,培育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规划高端制造业用地,注重产业用地的使用弹性。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6)

北部国家实验室片区规划意向图

图片来源:张江科学城空间方案国际方案征集

02突出融合、多元

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7)

张江科学城规划意向图

图片来源:张江科学城空间方案国际方案征集

[策略4] 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规划通过内外联动,解决居住问题。科学城内部,通过增加住宅以满足50%以上的就业人口居住需求。新增住宅主要为满足科学家和科创人才需求的租赁住宅,研发、工业等单地块的配套比例可提高到20%-30%,并建设人才公寓。科学城外部,依托北蔡、花木等居住社区,满足20%以上的就业人口居住需求。

[策略5] 配置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依托城市副中心,设置未来岛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张江科学会堂和水泥厂科技体验中心等高等级文化设施。结合轨交站点构建社区生活圈,强化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配置。针对居住、科研、商务与产业社区的不同需求,细化若干社区设施配置要素和标准,科研与商务社区重点增加日常体育健身及创业培训、共享会议室、婴幼儿托管设施。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8)

关于社区设施急缺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图

(注:图中设施为问卷急缺程度超过50%的选项)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19)

社区设施配置要素和标准

[策略6] 构建便捷、高效、人性化的交通体系。建立“轨道交通 局域线中运量”的公交发展模式,近期实施轨道交通21号线和机场联络线,规划新增27号线和S32铁路东西联络线,控制预留高科中路、军民路、陈行公路、科苑路、申江路5条轨交通道。优化对外道路衔接,提升路网的贯通性,分区域、分类型加密路网及慢行通道。路网平均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公共活动中心路网密度为8-12公里/平方公里。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0)

交通体系示意图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1)

张江科学城与交通枢纽和主要产业园区轨交联系示意图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2)

张江科学城与高校科研院所、科创集聚区及城市中心轨交联系示意图

03体现绿色、交流

营造持续的城市活力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3)

张江科学城规划意向图

图片来源:张江科学城空间方案国际方案征集

[策略7] 打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并恢复现状水网肌理,形成“三纵、多横、多网”的水系网络,构筑以生态绿地为基底,外环湿地公园为核心,各级水系和滨河、道路绿带为骨架的水绿生态系统。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4)

全市绿地系统衔接示意图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5)

水系规划图

[策略8] 构建促进交流的公共空间网络。结合川杨河两岸、智慧河未来岛等地区改造,设置丰富、连贯的滨水绿地广场和小尺度园林。鼓励企业、单位打开围墙,将“道路”转型为“街道”,形成积极的空间界面。营造广场、绿地等尺度宜人的驻留场所,激活城市交流功能。结合生态绿地、滨水绿地和道路绿带,设置步行道和骑行道网络,满足科创人士的健身、游憩、交往等需求。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6)

绿道系统规划图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7)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8)

绿道空间景观意向图

图片来源:张江科学城空间方案国际方案征集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29)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0)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1)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2)

张江中区街道塑造示意图

[策略9] 培育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修复张江老街,保护横沔古镇龟城格局;将浦东水泥厂改造为科学城文化创意地标;结合孙桥农业园现代温室农庄,强化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功能;引入张江科学会堂、科技图书馆等,提升张江创新文化氛围。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3)

浦东水泥厂规划意向图

图片来源:浦东水泥厂创新园规划设计

主要内容

立足战略导向指导建设实施

谋划近期重点项目。规划明确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四个一批”近百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张江人才公寓一期项目成为上海首例租赁住宅用地,整体持有、只租不售,优先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居住配套服务。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4)

张江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一期)规划意向图

图片来源:张江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一期)规划设计

探索区域整体转型的更新实施路径。打破传统的“打补丁”更新方式,以张江西北片区为试点,整体勾勒提出更新的目标蓝图,推行分期实施、重点项目优先推进和转型条件成熟的企业发挥积极示范作用等更新策略。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5)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6)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7)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8)

张江西北片区更新分期实施示意图

图片来源:张江西北片区城市更新设计

探索土地空间混合利用。以开放、绿色、融合和科创贡献度为原则,明确各类用地中宜兼容、有条件兼容的土地用途和建筑功能,建立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同时提高产业用地混合用途比例。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规划(从高科技园迈向)(39)

新建地区、更新地区的土地与空间混合利用示意图

图片来源:张江市级副中心规划设计

科学之光照亮未来之城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按照规划,目前张江科学城已完成多个重点地区的控规编制,一批大科学设施项目落地实施,一批城市功能项目启动建设,建设规划已成为张江科学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综合平台和重要基础。

未来,你可以去上海光源或国家量子中心,见证高精尖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可以到张江科学会堂、未来公园静享悠闲时光;可以去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体悟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也可以到传奇创业广场、张江国创中心了解创新创业创客的日常;可以举家定居在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也可以来往于张江戏剧谷、张江艺术馆,感受别样的艺术之美;可以沿着川杨河、吕家浜,品味鸟语花香、云淡风轻的水岸风光;也可以登上智慧岛,尽享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可以探访苏家宅,追忆名门望族曾经的兴衰荣辱,也可以到横沔古街、圣路加堂,近距离感悟江南水乡古镇的百年沧桑……一个更加美好的张江科学城迎面而来。

文中图纸均选自《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以及科学城相关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

来源:规划上海SUPD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