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一个词有多种意思,在不同的场合、语境下,表达着不同的意思比如,“师父”与“师傅”,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汪建平导演?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汪建平导演(汪建平师父)

汪建平导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一个词有多种意思,在不同的场合、语境下,表达着不同的意思。比如,“师父”与“师傅”。

对老师或出家人,我们尊称他为师父;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我们尊称他为师傅。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但我们仍需要知其所以然。

“师父”与“师傅”,相同之处在于“师”字。“师”的本意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周礼》:“师,二千五百人。”之后,逐渐演变为以下几种涵义:

部队,军队。左丘明《左转•僖公四年》:“齐候以诸侯之师侵蔡。”贾谊《过秦论》:“尝以十部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教师,老师。《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班固《汉书•礼乐志》:“典者自卿大夫师瞽以下,皆选有道德之人,朝夕习业,以教国子。”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拜师学艺)。”

拜师,学习。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仿效,效法。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司马迁《报任安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师”字在这里,无论是师父还是师傅,都指向的是教师、老师,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人。

但是,“师父”与“师傅”,又有着显著的差异,仅从“父”和“傅”二字上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来。

“父”,父的本义指石斧。在早期先民那里,持斧工作或作战一般是成年男子的职责。之后,才逐渐衍变为专指父亲。“父”的释义有三:

年长的男性的通称。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吕后与二子居田中,有一老父过请饮。”邯郸淳《笑林•执竿入城》:“俄有老父至。”

父亲。《韩非子•十过》:“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兼仗父兄之烈。”

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渔父见面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陶渊明《饮酒》之九:“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坏。”

“傅”,傅的本义则是辅助、辅佐。左丘明《左转•僖公二十八年》:“郑伯傅王。”《吕氏春秋•不广》:“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子房虽病,强卧傅太子。”扩展后的意思,有:

师傅,老师。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刑其傅公子虔。”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教导,教育。《庄子•人间世》:“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令贾生傅之。”

通“附”,附着。左丘明《左转•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由字及词,“师父”与“师傅”其意自现,区别也十分明显。但还可以再深究一下:

“师父”,起初就专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即传道授业解惑。唐·姚思廉《梁书》:“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父。”宋·李昉《文苑英华》:“臣虽驽劣不才,窃服师父之训。”之后,便是《西游记》里出现的美猴王对菩提老祖的跪拜:“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又用于对出家人的尊称。

由于古代从事传道授业者通常为男性,故将“师”比作“父”,久而久之“师父”成为了固定用词。譬如老师,与学生相对;和尚,与弟子相对。将“师”与“父”并列,是尊师重教的强烈体现。

“师傅”,有别于师父的,它原本就是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不过,“师傅”一词一开始却是用来指老师的,最早出现在《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而且自秦汉起,专指帝王之师,即太师和太傅的统称,于是便有了“身为师傅,贵极人臣”的说法。彼时,“师傅”的用法具有一定排他性。但从南宋开始,平民百姓的教师也可以称呼为“师傅”。

清代中后期,则是用师傅来称呼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再后来,又延伸为对士农工商等各行各业人员的尊称。

到了新时代,“师傅”这个词,替代了“同志”这一称呼,仿佛“通关语”似的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被广泛运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和形形色色的人身上: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有技术还是没技术,不管是问路也好买东西也罢,都要尊一声“师傅”。一声“师傅”,让人一下子亲近不少,方便了许多接下来的事情。

师父与师傅既有相互联系和相互贯通的地方,更有“父”与“傅”的明显差异和区别:

“父”体现在社会性上,“师父”如父,“父生之,师教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弟子事师要像事父一般,在传授知识或技艺之外,有更多的情感色彩在里头。

“傅”则突出在技艺上,“师傅”相对于“师父”而言,少了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特定含义与如父般的感情色彩,成为对一般传授技艺的人的泛称和尊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