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两天气温已经达到42度,“火炉”之城,名不虚传。在此之前,一些先知先觉者早已经跑到恩施、利川、神农架等地避暑,还有的跑得更远到云南昆明、贵州六盘水等地。而一些没走出去,又在市内热得喉咙冒烟的市民灵机一动,去了离中心城区不远的“石洞”山林避暑。
这片区域山体环绕,环境幽深,是武昌区和江夏区之间的一块“飞地”,叫“石洞街”。它是以武昌大道为界与江夏区毗邻,域内有一座八分山,空气清新,风景秀丽,完全就是一片乡野和静寂的氛围。
这里行道树密集,高大的树荫遮天蔽日,带来与很多乡镇区域一样的生活既视感,简直就是武汉的一块“避暑胜地”。在夏季,这里比武汉中心城区普遍低4-5度,人们也把这一区域视为“养老天堂”。
即便是在武汉生活多年的“老武汉”,也少有人来过这里。从地理位置来看,北边多以山峰为主,八分山绵延成群,高耸地形为主,导致南北地势差异明显,南低北高。
路两旁的树葱葱郁郁,大有下踞大地,上撑青天之势,放眼望去绿意不见底。
石洞街道辖区内有一个全长300余米的天然大溶洞,叫白云洞,当地人称为“石洞”。白云洞里冬暖夏凉,遍布鬼斧神工的钟乳石,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风景区。
在白云洞的前洞口顶,有3个镌刻的“白云洞”字样,是从江夏区走出来的明朝兵部尚书熊廷弼书写。
石洞街是一块罕见地“飞地”。它处于江夏区境内,但实际却属于武昌区管辖,这其中有历史等综合因素导致,也有现实原因。
石洞街道这块“飞地”的形成,与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有密切的关系。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厂:汉阳兵工厂。生产出汉阳式79步枪,被称为“汉阳造”,近50年时间里累计生产了100多万把,是当时中国军队使用的主流军事装备。
随着武汉的解放,汉阳兵工厂被四野接收,屡次改名后被叫做“3303工厂”。1950年,国家出于战略考虑,将工厂迁至离武汉城区不远又在地理上具有一定战略优势、有山林掩映的石洞街所在的位置。
由于当时城乡差别较大,3303工厂众多干部、职工及其随迁家属谁也不愿意由城市户口转为农村户口。
考虑到这一点,国家就出台规定:3303工厂的干部职工和随迁家属,都保留着武昌城区户口,因此,这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形成石洞街这块“飞地”。
如今,石洞街这块“飞地”,实际是以3303工厂职工家庭为主体,它所处的白云洞所在的山中,树木成林,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占地达到了约3.4平方公里。
武汉现存唯一的石窟寺,纵穿于石山的天然大溶洞,全长200-300余米,由前洞、中洞、天井和后洞组成,据考证距今大约1.8万年至1万年。
京珠高速公路和沪蓉高速公路途径,再加上107国道,拥有便利的交通系统。工厂甚至还有一条铁路专线,与京广铁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走近石洞街,感觉这里建筑明显要陈旧古老很多,并且人气更冷清。行道树铺设密集,老建筑一晃就是几十年尘埃落定。
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外墙上的水泥成色斑驳,有的地方还长满了苔藓。门岗没有物业人员,实际上是开放的小区。
自驾路过,只见四周全是山林,民房扎堆,也有零星分布,完全与周边隔绝,安静又平和,看着像是山林里的隐居状态,是一处邻近武汉闹市区最典型的大山深处一块幽静地。
如今,武汉中心城区的老人们都来到这里养老,成为武汉一块养老胜地。
尽管这里没有喧闹的人群,但同样有热闹的生活集市和街道,且银行、超市、学校、住宅小区一应俱全。
当地还兴建有知名的白云洞景区,地下溶洞。在密集的行道树的隔离下,看着非常景色恢弘。
为了利用好汉阳兵工厂这段难忘的历史,3303工厂还依托汉阳兵工厂这段史实和白云洞优质的自然资源,开发建设“中华第一枪”军事旅游区,使之具备遗址公园、军事主题公园、文化博物馆的综合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