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名著和金瓶梅里)(1)

前言:

在我国的古代文学史上,诗歌一直以来都是以王者的地位碾压着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比如我国古代的小说创作,一直都屈居诗歌之下。这也是由这两种体裁的发展历史决定的,因为我国的小说较诗歌来说发展晚了很多,到彻底成熟就更晚了。不过,尽管小说萌芽得相对较晚,但是在明朝时期,我国的小说还是迎来了它的辉煌期。由于明朝时期出现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传世名著,我国的小说地位终于也可以和诗歌平起平坐了。

鉴于明朝的小说美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明朝的小说美学的探索和归纳有着深远的意义,是现在的创作者和研究者绕不过的一块,所以,如今我们就以明朝时候的代表作品,三大名著和《金瓶梅》为由头,去探索明代长篇小说的美学风格。

1.在内容创作上,明代长篇小说既有“创造性杂糅”的传承,又有“世情小说”的创新

我国的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然后就是名人的传记,再然后就是志怪志人,最后到“唐传奇”才算是真正成熟了。“唐传奇”时候的小说,混杂了前面的传记,鬼神,不过有一项重大的突破是把社会传说纳入了创作的范围。但是,这时候社会传说的取材主要集中在士人这个群体中,直到宋代的“白话文”出现时,才把取材的焦点聚集在普通百姓身上。如果你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明代时候的《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内容创作上,就是之前的小说创作美学的”创造性杂糅”。

(从三大名著和金瓶梅里)(2)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里,有三部都出自明代。《西游记》这部作品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讲的无非就是师徒几人要去西天取经,但是取经之路不是那么顺畅,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过程虽然艰难,但是师徒几人最后都克服了,结局是都修成正果了。很明显,《西游记》在内容上的构思“糅合”了“神话传说”的神性元素,“志怪志人”的鬼性元素,“唐传奇”的说教性和“宋白话”的趣味性。只是说这部作品里面最为突出的元素是鬼神元素,我们才把它看做鬼神类小说。

《水浒传》也是“杂糅”了之前的内容特色,所以在《水浒传》这部作品之中,你可以看见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神力般的英雄形象,各个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其中也不乏有些“吃人肉”的恐怖故事。只是里面的英雄类元素太过于凸显,所以才视为英雄小说。而《三国演义》他是由传记和说史演变而来的,它虽然没有正传那么严谨,但是里面也融入很多哲理,毕竟“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除此之外,也“杂糅”了“宋白话”和“唐传奇”的趣味性。只是里面的历史色彩太过于凸显,所以才会认为是历史类小说。

明代的小说在内容的创作上,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明代小说在内容写作上的创新,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出现了“世情小说”《金瓶梅》。《金瓶梅》这部作品和其它三本名著都不一样,大家可以看到,虽然这部作品是以《水浒传》中的人物为起点来进行发挥和创作的,但是就故事本身来说,这是一本讲述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讲的不是鬼神故事,不是英雄传奇,也不是历史沧桑,后来的现实小说的起源就在这里。这就是为什么说明代小说的创作美学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从三大名著和金瓶梅里)(3)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明代长篇小说在借鉴之前的“创作精华”上,又创建了新的“小说特色”

明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在艺术上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章回体小说出现

b.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就显著

c.虚构艺术运用成熟

d.由故事性偏向细节描写

《三国演义》如今已经被公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西游记》、《金瓶梅》和《水浒传》都是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顾名思义就是一部长篇小说,由于故事很长,所以作者就把它分为很多小章回来叙述,每个章回,都有囊括了这个章回主要内容的标题。章回体小说的主要源头是宋朝时期的讲史说经。在宋朝时期的主要文体是“宋白话”,也叫“话本”。“话本”里面就包含了讲史说经,这种创作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发展成了正式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在我国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历史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形象就是元稹塑造的崔莺莺。可以说之所以“唐传奇”标志着我国小说创作的成熟,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有不可替代的功劳的。后来的大多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借鉴了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以至于到了宋代时期,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典型人物。到了明朝时期,作家文人,甚至是民间艺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越来越强,所以明朝才会出现那么多经典形象,比如潘金莲,西门庆,武松,孙悟空等。

(从三大名著和金瓶梅里)(4)

之所以我国到了明朝时期,小说能够进入一个巅峰时期,是因为这时候创作者的想象力也是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看到,在创作《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这几部小说时,他们都是加入了虚构的色彩的。在《三国演义》里,很多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在《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想象色彩更是一目了然。《水浒传》里面的英雄,《金瓶梅》中的官人,也许有原型可寻,不过在塑造时虚构的色彩更浓。

长篇小说发展到了明朝时期,还有一个艺术上的进步,那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已经把故事讲得更加细腻生动了,由此也可以看到我国长篇小说由宏观的故事叙述转向微观的细节描写的萌芽。明朝之前的长篇小说,比如人物传记,比如说经讲史。人物传记是名人专场,带有史诗性,说经讲史是娱乐事业,主要是要有消遣性,所以讲究的是故事性。但是到了明朝,作者创作时加入了更多的心理和细节描写,所以也让小说的价值越来越重。

3.从思想情感上来看,明代小说从之前唐宋时候的说教性和消遣性,变成了社会价值和人性价值

(从三大名著和金瓶梅里)(5)

早期的小说是解释自然现象,后来是纪录功德,然后就是教化意义。直到“唐传奇”时期的爱情小说的出现,才逐渐把小说的社会意义凸显出来。不过,“唐传奇”和“宋白话”时候的小说的社会意义只是小说创作目的的一个侧面意义,并不是主要意义。在唐代和宋代,小说创作的最高峰总体上来说是爱情小说,比如《莺莺传》,比如《霍小玉传》,比如《碾玉观音》。虽然在其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社会面貌和世态人情,但是毕竟不成体系,且作者的意图也不在于此。

到了明代,明代这四部巅峰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金瓶梅》,已经完全脱离了爱情题材的局限,主题思想都上升到了社会价值和人性价值。《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自然是不必说的,里面塑造了那么多性格迥异的人物,这里面关于人性的探索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当然,里面对于人性的研究不是“单纯的”,而是把他们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中来探讨的。

这样把人性和社会相结合来探讨的小说,主图思想也可以说的是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作品里面的社会价值和人性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从三大名著和金瓶梅里)(6)

有的人会说,《西游记》没有社会价值。其实,里面也是暗含社会意义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我国的小说到了明朝时期开始走向巅峰。代表作品就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之所以到了明朝时期会走上巅峰,就是因为明朝时期的小说创作美学达到了巅峰,无论是在内容上、艺术手法上还是思想情感的表达上,都吸取了前面的“精华”,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让小说的价值凸显了出来。由此,我国的小说才能够崛起,和诗歌相媲美,此后,小说才正式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分。

虽然,我国四大名著中还有一部在清朝,大家都知道是《红楼梦》。不过,相信大家也知道,《红楼梦》是借鉴了《金瓶梅》,所以,我国小说的巅峰,其实真正形成的时候就是在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