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国家宝藏·展演季》完美收官,来自全国三十家参展博物馆的馆长们首度齐聚一堂,共同讲述即将在特展中亮相的国宝们背后的故事。

聚过黄河水,再聚纵贯万年的考古遗址厚土。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的考古工作者薪火相传,通过对一个个文化遗址的发掘和探索,理清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

适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全国三十所参展博物馆的馆长,从神舟大地横跨千里,分别带来从当地重要考古遗址中采集到的“厚土立方”,聚土成器,共同开启国家宝藏文物特展,共同见证“何以中国”!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2)

山东博物馆集土自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3)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4)

孔子博物馆集土自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纵横东西千万里,悠悠上下五千年。文明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潜移默化、不断积淀、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作为一次展现中华文明的展览,本次特展各单元也依水而定,一曰“源”、二曰“流”、三曰“汇”。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5)

在这展演收官之作中,山东有两家博物馆参展,山东博物馆带着“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孔子博物馆带着“商周十供”,同其他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共同将中华文明的光华璀璨一一展现。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6)

走吧,今天带你走进这两座博物馆,看一看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

山东博物馆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7)

摄影:王琴

如果想要了解一座城,一定要先去了解它的历史,其中途径之一就是踏进这座城的博物馆。如果你想要了解山东,那就请走进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典藏着齐鲁大地绝大多数的珍贵文物和国家瑰宝。

宏伟的大厅里,巨大的鲁国玉璧悬在上空,颇有时空穿越之感!陶瓷器、青铜器、佛像、书画个个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国家宝藏·展演季》第一单元:“源”

山东是汉画像石主产地之一,拥有时间最早、流传时间最长,保存数量和品种最多的汉画像石。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8)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是在清末、民国时期发现的。“这块画像石出土于山东嘉祥县五老洼。后由创建于1909年的山东金石保存所搜集保存,新中国成立后归山东省文管会,1954年移交至山东博物馆保存。”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9)

一块画像石,一段千年前的历史面貌。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0)

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

《国家宝藏》(第二季)

1972年发现于银雀山汉墓。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有无的千古之谜,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1世纪初,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1)

战国铜餐具

《国家宝藏》(第二季)

1991年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齐鲁石化公司勇士生活区的建设,在淄博市临淄区张家庄村东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虽然墓葬椁室被盗,但位于墓室内的陪葬坑保存完好,出土了一批青铜礼器和生活用具,其中的生活用具设计精巧,制作精致,表现出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发达兴盛。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2)

这组铜餐具由耳杯、小碟、盘、碗、盒等组成,共计62件。整套餐具分三部分装在一个铜罍中,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部分餐具至今保持着青铜原本的金黄色。

明衍圣公朝服

《国家宝藏》(第二季)

服饰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解开华美衣裳的服饰密码,追溯礼乐文明的悠久源头,才能让我们连接过去和现在,才能找到那个使我们成为我们的答案。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3)

明衍圣公朝服是在特定时节及重大政务礼仪活动上所穿,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形制。包括“梁冠”“赤罗衣”“赤罗裳”“夫子履”等。这套朝服是传世的清代以前相对完整的礼服衣冠实物,十分珍贵。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4)

孔子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是孔子思想与“三孔”文化遗产的延伸,其馆藏以孔府旧藏为主,承载着孔子故里悠久灿烂的历史。

从2019年9月6日到现在,孔子博物馆已经开放2年多的时间,虽然开放时间不长,但是这里却典藏着众多穿越万年的文物宝藏。在这里你可以鉴赏孔府、孔庙等地留下的珍贵文物、档案与艺术品。

商周十供

《国家宝藏·展演季》第三单元:“汇”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5)

“商周十供”即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由乾隆皇帝第五次亲临曲阜祭祀孔子时颁赐孔府,专门用于祭祀孔子,以表达自己对孔子的尊崇。“商周十供”器型古朴,纹饰精美,底蕴厚重,是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

目前,孔子博物馆已经将十件藏品完整展出,并配以孔府档案中相关图文资料的展板说明,让观众们近距离欣赏“商周十供”,全面了解祭孔文化与历史。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

《国家宝藏》2020新春特别节目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其内容主要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三十六幅图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以连环画的形式向世人展现先师孔子的善德懿行、人文内涵,也表达了人们对孔子的崇仰之意。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6)

《国家宝藏》2020新春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中,在黄河顺流而下的最后一站山东省,选取了孔子博物馆馆藏三十六幅《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诉说孔子广博深远的精神世界。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7)

《三圣像》

《国家宝藏》第三季

《三圣像》绘于明代,绢本墨色,为孔府旧藏。画中三圣分别是孔子及其弟子颜回、曾参,三人衣服上以蝇头小楷满书《论语》,因字迹微小,只有走近仔细观赏方可发现。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8)

《三圣像》位于孔子博物馆二层第二展厅

为了让观众们可以全方位领略《三圣像》书画的精妙技艺,孔子博物馆为《三圣像》的展陈特别增加了互动装置,既可远观《三圣像》全貌,也可近察三圣衣服上小楷字迹,只需轻轻点击衣服的部分,就可以看到书写于上的《论语》篇目。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19)

《孔子颜回曾参三圣像》

《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

《国家宝藏》(第三季)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20)

嘉庆元年(1796年),太上皇乾隆御赐《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给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石经内容为十三部儒家经典,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官修石经。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21)

孔子博物馆藏《乾隆御定石经初·周礼》封面

为了让珍贵的石经初拓本以更好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孔子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对石经初拓本封面进行了清理和维护,并且首次将馆藏的189册石经初拓本完整展出。

山东18件国宝级文物(山东8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22)

孔子博物馆藏 《乾隆御定石经》内页

从10月23日到12月25日,两个多月来,《国家宝藏·展演季》从前三季国宝的前世今生中汲取灵感,用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国宝故事。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跟着《国家宝藏》,一起走进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去了解“上下五千年”!

来源:好客山东之声综合来源于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