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蠡良 时拾史事

换种方式讲西汉64(换种方式讲西汉64)(1)

画:东方朔偷桃

东方朔是个奇人,在众星璀璨的武帝时代,东方朔或许不是最有才能的,却绝对是最特殊的那一个。东方朔就是一个人撑起一部戏的典型,可惜了一生都只做着配角。

东方朔的奇在于,你看不透他是真的仙儿,还是个神棍?有时候看着是在忽悠,却又的确有道理;有时候他说的很有道理,事后一品却又觉得他是在忽悠。

换种方式讲西汉64(换种方式讲西汉64)(2)

那时候汉武帝还很年轻

先介绍下东方朔其人。东方朔字曼倩,是平原郡厌次县人。当初汉武帝登基之后,便广招天下贤良方正之士,来应聘求碗饭的人很多,东方朔便是其中一个。小学的时候老师们就说,写自我介绍时不要谦虚,要把自己的优点写出来。所以来应召前来的各路人才也都牛皮吹破了天,生怕对自己的优点有半点遗漏。对于大多数应聘者,汉武帝都是看不上的,对于那些不想录用的人,汉武帝则是派人委婉的通知“您的上书皇帝已经看了,先回家等消息吧……”当然,这一等,可能就遥遥无期了。那么对于那些牛皮吹得很对汉武帝胃口的人呢,就都召到公车府待命,算是预备官员。这其中又有一些特别突出的人,汉武帝也会破格提拔,在汉武帝时代,平步青云并非难事,比如后来有人就因为说了几句无关政事的话,也让汉武帝破格将其提拔为丞相,当然那个人做的倒十分不错。

东方朔属于卡在中间的那类,并没有被汉武帝婉拒,也没有一下子就成为朝廷官员,而是被召到公车府待诏,俸禄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东方朔吹牛不是一般人比的了,所以汉武帝看了东方朔的自荐书之后,就觉得这哥们虽然文辞并不谦虚,但绝非泛泛之辈。

东方朔的自荐书是这么写的:“臣东方朔从小就失去父母,由哥哥嫂子养大。十三岁时开始读书,三年间学会了认字写文章。十五岁的时候练习剑术。十六岁学习《诗经》、《尚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时学习了孙武兵法,学会了排兵布阵以及行军打仗之事,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字。前后共背了四十四万字。哦,对了。我还对子路的思想言论颇有研究。如今我二十二岁了,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敏捷如庆忌,廉洁如鲍叔牙,信义尾生。像我这样(完美)的人,绝对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臣东方朔冒死再拜以闻!”

能文能武人品优,出则将入则相,只要不是在吹牛,绝对能成为朝廷重臣。也难怪汉武帝刘彻看了东方朔的上书后会对其产生兴趣。

东方朔递交了自己的自荐信后,总算是进了这朝廷的门,不过进门后的路却不太好走。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东方朔都只是拿着微薄的俸禄度日,也得不到汉武帝召见的机会。所以东方朔十分不满,既然这路不好走,那干脆自己给自己修一条路。

换种方式讲西汉64(换种方式讲西汉64)(3)

汉代木简

东方朔在公车府期间,天天写奏折,前后共写了三千个木简的奏折,好在是汉武帝也年轻有精力,前后看了两个月才把东方朔的奏折看完,一次性看不完,便做个记号,方便下一次看。不过即便东方朔如此积极,却也没有得到汉武帝重用。不得已,东方朔只得用另一种方法搏出位。

一次,东方朔来到了御马圈,并恐吓看管御马圈的侏儒道:“皇上觉得你们这些人对朝廷毫无益处,耕田力作比不上别人,位居百姓之上却不能治理民事,若说参军打仗,你们就更是不行了。这种空耗国家财物却一无是处的人,皇上是准备全都杀掉了。”侏儒们一听东方朔这么一忽悠,便信了。想想也是啊,自己种田比不上普通人,打仗更是不可能,若说治理民事,也没那个能力啊!侏儒们便开始慌了,一个个哀嚎连天。

侏儒们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东方朔心里却在一旁捂嘴偷乐。等侏儒们哭的差不多了后,东方朔又说道:“这样吧!我教你们一个办法。皇上待会就要从这里经过,到时候你们就使劲磕头请罪便好。”侏儒们也知道东方朔是皇帝征召来的贤良之士,这见识自然是比自己多,便只好依从了东方朔的意见。

等到刘彻经过御马圈的时候,侏儒们便跪成一排使劲磕头,不怕疼一样,一磕一个响。汉武帝吓了一跳,觉得这些侏儒太反常了,便问道:“你们这是干吗?”侏儒们一脸憋屈的说道:“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都杀掉啊!”汉武帝听完也愣了,我什么时候说要杀你们了?于是便把东方朔召了过来准备问个明白。

等东方朔应召前来,汉武帝便略带愤怒的责问道:“你为什么要恐吓那些侏儒?”东方朔面对皇帝的责问倒也不急,自己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便慢慢的说道:“有些话,臣东方朔是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侏儒高三尺多,俸禄是一袋粟米二百四十钱。臣东方朔九尺多,俸禄也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侏儒们拿这些俸禄能吃饱喝足,臣东方朔却是饿得要死。如果我的话可以被采纳,那么希望皇上能改变礼节对待我,若是不能被采纳,便让我回家去,不要白吃了这长安城的大米。”

汉武帝听了东方朔的理由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心想你个东方朔不就是嫌弃待遇不好吗?还不直说,非要来这么一套。不过经过此事汉武帝也觉得东方朔此人十分有趣,便让其待诏金马门,从此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关注。

就像一个赶公交车的人,一路狂奔终于上了车,坐了两站后却发现自己坐错了。得到了汉武帝重视后的东方朔就是那么一种心情,本来一心想要得到皇帝重视,然后争得一官半职做出点事业,结果却因为东方朔搏出位的方式实在让刘彻觉得有趣,便被汉武帝当成了俳优一般对待。这下轮到东方朔哭了,小爷我十三岁读书写字,十五岁学习剑术,十六岁能背儒家经典,十九岁通晓兵法策略,难道为的就是来陪你皇帝找乐子?“不过总算是皇帝身边的常客了,以后还有机会从跑遍的路上挣扎回来……”东方朔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换种方式讲西汉64(换种方式讲西汉64)(4)

刘彻身边有一个姓郭的舍人,在刘彻的心目中其地位和作用与东方朔差不多,由于这歌郭舍人也很逗,又是个伶人,所以经常跟随于汉武帝左右。郭舍人和东方朔一样,对人心拿捏得很稳,也颇有一些诡辩技巧,一些不合理的话愣是能讲出点道理,史书上对郭舍人也有过一些记载。

汉武帝年幼时曾有一位乳母,与刘彻关系非常好,长大后汉武帝也依旧称其为“大乳母”。刘彻当了皇帝后,这位大乳母也几乎是每月入朝两次来看皇帝。这位大乳母每次入朝前,皇帝都会派人拿五十匹绢和一些吃的送过去,虽然不是亲生母亲,但汉武帝对其也十分有感情。在当时这位乳母看上了哪块地,只要跟汉武帝一说,汉武帝就会把那块地拨给乳母,在物质上绝对是吃喝不愁十分富足。在面子上汉武帝也给足了,乳母说的话汉武帝都会去听,乳母甚至可以在御道上坐车行走,这是大臣们都没有的待遇。因为皇帝十分孝顺乳母,所以百官大臣们也都很敬重这位大乳母。

这位乳母或许带孩子可以,但教育孩子方面不太行。因为自己的缘故,大乳母家的上上下下都觉得自己腰板值的不行,在长安城内可谓是横行霸道,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骚扰他人,妨碍交通秩序,当街拦人家的车马,或者抢人家的衣服,搞得天怒人怨。偶尔这么一两次还好,可是天天这么目中无人,也自然就被很多人告了。有关部门的官吏一看这是跟皇帝乳母有关,也不敢擅作主张,便告知了皇上。刘彻从小被乳母带大,感情肯定不是假的,自然不忍心用法律来制裁乳母,于是官吏便提议,不如将乳母一家迁到边疆地区。汉武帝觉得这个惩罚好歹不用让乳母受牢狱之苦,也就同意了。

乳母自然不会想要离开长安,在跟皇帝辞行前,先是找到了郭舍人。乳母知道郭舍人也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而且颇有一些小聪明,所以希望能在郭舍人这里找到一些转机。郭舍人十分了解皇帝,知道对于乳母迁移一事刘彻心中也是万分不舍,所以郭舍人告诉乳母说:“你马上去跟皇帝辞行,走的时候快点,期间要表现的恋恋不舍,几次回头看看皇帝。”乳母便听了郭舍人的话,去见了皇帝。

乳母与皇帝辞行的时候,郭舍人也在。乳母当真照着郭舍人的话,几步一回头,眼中尽是不舍。刘彻看在眼里,却也无可奈何。就在乳母马上要踏出殿门的时候,郭舍人开口了:“呸!老婆子还不快走?皇上已经长大了,难道还需要你喂奶才能活吗?还转身看什么看!”这一句话让汉武帝听了就像是有人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巴掌,越听越不对啊?什么意思?说我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咯?不过郭舍人一句话也深深地触动了汉武帝,幼时的一些记忆浮现出了脑海,看着这个把自己带大的人,汉武帝又怎么忍心将其迁到边疆之地受苦受累呢?汉武帝当即下令,所有说过乳母坏话的人都给予一定的处罚,并且也不许乳母一家继续转移了。

就是这么一个机灵的郭舍人,在与东方朔争锋的时候,也是败下了阵来。汉朝的时候,有一种流行于皇宫贵族之间的游戏,叫“射覆”。“射”就是猜,“覆”就是覆盖,这是一种偏占卜类的猜物游戏。找一些器具倒扣在案上,器具中会有东西,然后找人来猜里面是什么。汉武帝对这个游戏情有独钟,经常找一些善于占卜的术士来陪自己射覆。有一次,汉武帝藏了一只壁虎在盆子里,让众人去猜。大家猜了半天,也没猜出盆里的东西是什么。东方朔却开口了:“臣曾学过《易》,请允许我来猜一猜。”

换种方式讲西汉64(换种方式讲西汉64)(5)

射覆

汉武帝将信将疑的看了看东方朔,表示那你东方朔就来猜一猜吧。东方朔得到皇帝的准许后,便将蓍草排成各种卦象,算了算,说道:“我认为是龙却没有角,说它是蛇呢,却有足。跂跂而行脉脉而视,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便是蜥蜴了。”刘彻听完后,眼睛当场就亮了。盆里的东西的确是只壁虎,一群人都猜不出来,却偏让他东方朔猜出来了。刘彻很开心,又让东方朔继续猜其他的东西,结果都被东方朔猜了出来。这让汉武帝十分开心,眼睛都亮了起来,赐予了东方朔不少布帛。

一旁的郭舍人看到东方朔因为射覆便让汉武帝如此优待,心里十分不满,说道:“东方朔太狂妄了,不过是侥幸猜中罢了,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技术。我希望让东方朔再猜,如果他还能猜中,那么我愿意被打一百遍;如果他猜不中,也请赐我帛。”汉武帝同意了。

于是,郭舍人拿来了树上的寄生,盖在了盆里,并让东方朔猜这是什么东西。东方朔想了想,回答说:“是窭薮(jù sǒu)。”郭舍人一听,当即“哈哈”大笑,说道:“果然东方朔猜不中。”郭舍人这边还没笑完,东方朔又发话了:“生肉叫脍,干肉叫脯,附在树上叫寄生,盖在盆下叫窭薮。”这一说完,郭舍人笑不出来了。郭舍人也不是什么多有文化的人,也不知道这寄生盖在盆下是不是真叫窭薮,但是经东方朔这么一说,看来东方朔的确是知道自己藏起来的是一颗寄生,于是郭舍人就这么挨了一百鞭子。没办法,毕竟在皇帝面前说过的话,不能当面反悔。一百鞭子绝对能把人打的皮开肉绽,郭舍人自是疼痛不已,疼的嗷嗷直叫。

东方朔看着底下趴着的郭舍人,讥笑道:“嘴上没毛,叫声嗷嗷,屁股翘地越来越高。”郭舍人肉体上已经受到了折磨,没成想东方朔还在语言上侮辱自己,当即愤怒的说道:“东方朔竟然随意侮辱天子的侍从官,应当判处弃市死罪。”

毕竟是自己的侍从,汉武帝也有些尴尬的责问东方朔:“为何要羞辱他呢?”东方朔笑了笑,摇了摇头,说:“我怎么敢羞辱他呢?只是跟他说个谜语罢了。”汉武帝疑问道:“这是什么谜语?”东方朔回答道:“嘴上没毛是狗洞;叫声嗷嗷是母鸟喂食小鸟时的叫声;屁股越来越高,说的是鹤低头啄食的样子。”

东方朔这一套诡辩,听的是郭舍人一万个不服气,愤怒的说道:“我也希望问东方朔一个谜语,如果他不知道,也应该挨鞭子!”也不管东方朔和皇帝同没同意,便随口说了个谐音谜语,“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说的是什么!”东方朔回答说:“令,就是命令。壶,是用来盛放东西的。龃是牙齿长得不正。老,是大家尊敬的老人。柏,是鬼的廷府。涂,是浸湿的路。伊优亚是言语不清。狋吽牙是两条狗在打架!”东方朔回答完后,别人倒没觉得什么,可郭舍人全完全傻掉了。什么东西啊?大哥,我就是随便说了几个字,到底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你还真能给我解释个二五八出来?想说东方朔是错的,可自己又是胡编的也没有真正答案,所以只好作罢。

东方朔本想着做了皇帝的侍从后,渐渐地回归正常形象,谁知跟着郭舍人争辩过后,东方朔在谐星的路上越跑越远了……

后来有一次,汉武帝赏肉给侍从官员。大官丞负责分肉,结果到了天黑也没出现。一群侍从官盯着肉想要拿回去,却也谁都不敢。可东方朔却不管那么多,拔出剑来,对同僚们说道:“三伏天应当早回家,请允许我接受皇上的赏赐!”接着就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割了下来带走了。

等东方朔走了之后,那大官丞终于是磨磨唧唧地赶来了,来了之后,一看这肉怎么少了一块?便问了问在场的人。得知是东方朔擅自割走了那一块肉后,大官丞甚是恼火,当即就报告给了皇上。

第二天,东方朔来见皇帝,皇帝一脸不开心的问道:“昨天赐肉,你不等诏令下达便自己用剑割走了肉,这是为什么?”东方朔倒是也没有急着辩解,直接就脱帽跪下谢罪。汉武帝一看东方朔态度还不错,便说道:“先生站起来再自责吧。”东方朔又拜倒在地,说道:“东方朔呀!东方朔!接受赏赐不等诏令下达,多么无礼啊!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啊!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回家送肉给妻子吃,又是多么的仁爱!”

汉武帝一听东方朔这话,当即被逗笑了,笑骂道:“让先生自责,没想到先生却反过来称赞自己。”倒也不是多大点事,汉武帝也没再追究,反倒又赐给东方朔了一石酒、一百斤肉,让其回去送给妻子一起吃。

说到这个,东方朔倒是的确对妻子不错,皇帝赏赐的布帛便先想着给妻子,有好吃的也先想着带回去给妻子吃。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东方朔是个模范丈夫?接下来就是剧情反转了。东方朔除了一个缺点外,的确是完美男人,可这个缺点对嫁给他的女人来说,实在太致命了,那就是东方朔喜欢换老婆。皇帝每次赏赐给东方朔金银布帛的之后,东方朔就拿这些钱去娶长安城内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姑娘当妻子,过个一年半载看够了,便抛弃掉重新再娶个新的姑娘。皇上赏赐的钱财几乎都被东方朔拿去娶老婆了。据我多年经验,东方朔这种风趣幽默知识渊博,对老婆很好但又不专一的渣男,是个实打实的少女杀手。

东方朔也是正史野史记载都颇多的一位人物,以后还会继续说到。

上期有读者朋友指出了一处错误,“卫媪并非曹寿小妾”,在此真的十分感谢。我这个人会各种想当然的记一些东西,并把各种错误的理解一记就是好几年……所以对于各位的斧正,真的是十分感谢,感谢各位的及时指出,才没有令我的大意而误导更多的读者。

上一期:换种方式讲西汉63 | 在畸形家庭成长的卫青

在“时拾史事”公众号连载了近一年,被很多人追看过的《宋朝短信》已经出版啦。购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哦

换种方式讲西汉64(换种方式讲西汉64)(6)

往期热文

翻新古代鬼故事- 毕令女

恋尸癖女王是真疯还是假疯?

没有老中医,古代治疗不孕不育哪家强?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没有胸罩内裤和维密的年代,古代女子穿啥?

换种方式讲西汉64(换种方式讲西汉64)(7)

关注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读者群号 535858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