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电影中,开心麻花出品的《独行月球》口碑尚可,上映短短9天,票房就超过了18亿元。我是大半夜跑去看的这场电影,因为那晚小区突然停电,本来只是想找个凉快的地方补下瞌睡,结果精神抖擞地看了两个小时。这里,暂且不谈第二天因为迟到被老板扣钱的事情,和大家聊一下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的一些东西,多少有一些剧透的成分,没看过电影的朋友请慎重。

独行月球中包含的科普知识(有几个道理你必须明白)(1)

整部电影的价值观输出其实相当简单粗暴,以至于当主角需要为了全人类牺牲自己时,会让你觉得这种强行塑造个人英雄的结局来得有些生硬。相比于此,主角一个人在月球生活的过程,不仅带给观众未知的科幻和神秘感,也承包了整个影片的所有笑点,这才是导致该片如此卖座的关键原因。

那么,回归现实,我不禁思考,抛开艺术加工,是什么能够让一个人独自在月球生活数年之久?换成你,或者换成我,能活得下去吗?

一、无论如何,不要失去希望

影片中,主角因意外被独自一人遗忘在月球,在陨石风暴中侥幸逃生的他,又亲眼目睹了巨大陨石“π”撞击地球的灾难,由于始终无法与地球产生联络,主角断定人类已经毁灭。就像影片中那句经典台词一样:“好消息是我还活着,坏消息是,地球毁灭了,我还活着。”

对于主角来说,人类灭绝,也彻底断送了他回到地球、回到故乡的希望。我们很难想象却不难理解,在这样的处境下,即使基地中储存的物资能够支撑主角在月球上颐养天年,但他依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好在他服药自尽的计划被一只遗落在月球的金刚鼠阻止,也闹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我们在影片后面看到,人类灭绝不过是主角一个错误的判断,而之后支撑他活下去的,同样是一个误会,却重新燃起了他回到地球的希望,这才有了最后为全人类牺牲自己的桥段。

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生总在经历各种各样的意外,有的让你穷困潦倒,有的让你疾病缠身,有人明明还活着,却早早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有人一次次濒临绝境,却总能化险为夷,创造一个个“商业神话”“传奇人生”。

有人说是能力问题,但我更觉得是态度问题,因为能力可以培养,但态度却是主观的,只要你觉得还有希望,结果犹未可知,世界从不缺少“奇迹”,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希望,然后,努力的坚持活下去就好。

就像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一书中说过:“黑夜无论怎么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独行月球中包含的科普知识(有几个道理你必须明白)(2)

二、无论如何,务必保持自律

沈腾饰演的主角带着他一向的个人风格,从塑造的角色性格来看,似乎与“自律”难以扯上关系。但我们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不是被独自一人遗弃在月球,这样的一个人物还能不能成功创造奇迹?从影片开始,主角在工作时间听音乐、写情书等不靠谱的行为来看,很难说会有什么大作为。与其说他被遗落在月球是团队的疏忽导致,不如说是主角玩忽职守、自食其果。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且不说他能力有多强,凭什么最后能成为全人类的偶像?我认为靠的是一份纯粹,一种偶然形成的“自律”。

没有网络,没有交际,没有外界的打扰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加上生存的压力和回归故土的强烈期望,让主角对做任何事情都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执着。

我想象主角始终生活在地球上,拿着公务人员的死工资,白天敷衍地干着工作,想方设法制造和暗恋对象的各种打情骂俏,偶尔刷刷短视频,看看网剧,晚上和朋友喝酒打牌,回到家中继续打游戏、玩手机直至半夜,第二天顶着熊猫眼去上班。这样的生活习惯,他还能凭一己之力造出宇宙飞船吗?真造出来了,你敢坐吗?

大家知道多巴胺控制了大脑的兴奋程度,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软件、电脑游戏,想方设法地让使用者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欲罢不能,不知疲倦的沉溺其中。而诸如此类的诱惑占据了如今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

所以,越来越多姿多彩的生活,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强大的自律能力去匹配,去驾驭。

我们希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真正的自由,是在所有时候都能控制自己。

自我控制才是最强者的本能!

独行月球中包含的科普知识(有几个道理你必须明白)(3)

三、无论如何,不要放弃学习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当远在地球的人类看到主角凭一己之力,成功修复了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时,感到吃惊和不敢置信。能想出色诱金刚鼠的这么一个人,实在看不出会有什么过人之处。而当马丽饰演的女主看到男主的个人简历时,才明白,这个人居然是一个航天工程师。

不得不说,这么一个人物设定,不仅自洽了影片的逻辑,也突出了主角为爱甘愿放弃大好前程的情怀,让人物个性更加鲜活和饱满。

反过来看,假如主角真的只是一个维修工,那么除非地球有能力施救,否则他将一辈子被困在月球上。

而如同主角遇到的这种意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当然,我们不太可能被困在月球上。但好比领导急需要一份材料,但这个时候电脑却出现故障;又或者,领导带着你去接待外宾,可翻译临时到不了现场。

这种大大小小的意外放在人的一生之中,其中并不少见,绝大多数人遇到的时候都会觉得时运不济,暗叹倒霉,但也有人却把这些当成了来之不易的机会,成为他拔得头筹的资本。

我的朋友是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他告诉我,有一天他面试了一个长相帅气的年轻人,但在看完这人的简历后,却并没有选择录用。

年轻人走之前问了他一个问题,原来,年轻人有一个同学就在这家外企上班,他们两人三年前从学校毕业,毕业时情况差不多,甚至这个年轻人觉得自己更加优秀。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同学能被录用,而他却落选了。

我朋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一堆文件里找到年轻人口中朋友的档案,相比于前者毕业后空白的履历,后者不仅在多家公司实习,还自考了多种职业技能证书,同样起跑线的两个人,但三年的时间,却带给他们不一样的面试结果。

不久之前,又有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从学府毕业,就业永远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关卡,除非你自己足够出色,否则,请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

而不管是一时的逆境,或者那些尚在学业之中的孩子,只要坚持学习,不断强大自己,世界总有你的一席之地。技多不压身,不要怕无用武之地,只怕无可用之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