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黔灵甲秀间

前言

《柳瘿庵丛录》是笔者祖上王蔬农先生的著作。《丛录》中有一篇文章叫“论文连珠五十首”,文章作于清朝晚期,因此,文章所论的文化自然是华夏古代文化。该篇文章由五十首“短论”组成,每首十句左右,以类似骈文的形写成。

宣化上人讲解仓颉造字(讲解华夏古文化之第一讲)(1)

宣化上人讲解仓颉造字(讲解华夏古文化之第一讲)(2)

五十首论古文化“短论”,从华夏文化起源,天文,文字,典籍,辞赋,文章,音乐,工艺等诸方面作介绍及评论。虽然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有时代差异,但对于今人了解华夏古文化很有裨益。《论文连珠五十首》以文言文写成,古字,异体字以及典故多,难以读懂。笔者试用散文形式讲解《论文连珠五十首》的内容,并加入现代知识和观点,使读者能较系统地了解华夏(中华)古文化。

一讲河图洛书,仓颉造字。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是在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生成,这就是公认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生成后不断膨胀,形成了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地球形成约46亿年,大约40亿年开始有了生命。而人类的历史只有不到300万年,人类开始聚居从事农业生产历史不到2万年。

中国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传说,但是,历代帝王宣扬史前历史是这样说的:史前宇宙(古人认为大地为中心世界称宇宙)处于混沌,朦昧的洪荒时期,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在混屯洪荒之气中,有一种原气叫鸿蒙之气,孕育生命,诞生了有智慧的人类。人类逐渐知道太阳生起又落,月亮园了又缺,星辰按规律布满无边天空,一年有四季的分别这些自然现象。

人类文明在一万多年前开始出现,最早在地球上出现三个文明,即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在华夏大地远古“三皇”时期(史记《帝王世纪》载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出现了“河图洛书”(今人研究至少5000年以上)。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密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河图洛书”是华夏文明的起源点,易经,八卦,图谶都源于“河图洛书”。下图是今人绘制的“河图洛书”图:

宣化上人讲解仓颉造字(讲解华夏古文化之第一讲)(3)

另有传说“龙馬出黄河,馬背现龙图;神龟出洛水,龟背裂纹如文字,称洛图。”因此,流传的“河图洛书”图案有馬和龟。

宣化上人讲解仓颉造字(讲解华夏古文化之第一讲)(4)

近代有人研究说“河图洛书”的“河”不是黄河,而是“银河”,“河图洛书”是古人的星象图。不论如何争论,“河图洛书”表明华夏文明在5000年以前就已开始。

在上古时代,隨着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小村镇的形成,人们从“结绳记事”开始创造文字。约在4000多年轩辕黄帝时,一个叫仓颉的人创造了文字。仓颉是史官,号史皇氏,他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收集,整理,并使用。虽然創造汉字并不是仓颉一人所能做到,但創造过程中仓颉起到重要作用。《淮南子,本经训》中这样说:“昔者苍颉作书(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見仓颉造字影响之大。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跨入文明社会三个标志,一是农业,二是城市,三是文字。有文字才有文化,文字是人类进入文化社会的唯一标志。世界上三大文明发源地,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华夏文明中,前两者据说有契形文字,但未能流传下来,至今连实证文物都没有。唯我华夏文明的文字,即汉字不仅流传下来,还有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鼓文等文物实证,这些文物上的文字至今还能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源远流长,汉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宣化上人讲解仓颉造字(讲解华夏古文化之第一讲)(5)

可以这样说,“河图洛书”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仓颉造字”是华夏文化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