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孙子兵法最好的人(摘抄马江龙常卫红)(1)

“实质上,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某种思维模式的产物。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这门学问了。”——《周易我读》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①。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泰》。泰者,通也。

【注释】

①礼:礼仪。

【译文】

财物畜积后便讲究礼仪,所以继之以《履》。履礼而泰和,然后安定,所以继之以《泰》。泰,是亨通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①。

【注释】

①同人:同仁。

【译文】

万物不会始终亨通,所以继之以《否》。万物不会始终闭塞,所以继之以《同人》。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译文】

与人同心同德,万物必然纷纷归附,所以继之以《大有》。拥有大(富)而不可盈满自傲,所以继之以《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①。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注释】

①豫:娱乐。

[译文]

有大(富)而能谦让必定安乐,所以继之以《豫》。安乐必定有人随从,所以继之以《随》。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①。

【注释】

①蛊:败坏。

【译文】

喜乐随从他人者,必定有所事端,所以继之以《蛊》。蛊,就是事端的意思。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译文]

事端(经整治)后(功业)可以发展盛大,所以继之以《临》。临,是盛大的意思。物盛大然后才能受人仰观,所以继之以《观》。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译文】

可仰观必有所合,所以继之以《噬嗑》。 嗑,是相合的意思。万物不可以只合而已,所以继之以《贲》。贲,是文饰的意思。

致饰然后享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①。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注释】

①剥:剥落。

[译文]

过于文饰然后亨通则会穷尽,所以继之以《剥》。剥,是剥落的意思。万物不会始终剥落无尽,穷尽上(爻)必复返于下(爻),所以继之以《复》。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译文】

复返则不会妄动,所以继之以《无妄》。有了无妄然后就可以蓄积,所以继之以《大畜》。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译文]

万物蓄积(多了)然后可以(用于)养育,所以继之以《颐》。颐,是养育的意思。不养育则不可有所作为,所以继之以《大过》。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①。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②。

【注释】

①陷:险。

②丽:附丽。

【译文】

万物不会始终过极,所以继之以《坎》。坎,是陷险的意思。陷险必定要有所依附,所以继之以《离》。离,是附丽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