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书院古文观止,古文观止156李格非(1)

李格非:字文叔,生卒年不详,《宋史•李格非传》仅载:"卒,年六十一",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 )人,女词人李清照之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步入仕途。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官太学录。他专心著述,文名渐显,于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在馆职,俱有文名,称为苏门"后四学士"。李格非刻意于词章,诗文俱工致,尝言:"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

《洛阳名园记》为李格非所作,记述北宋兴盛时期洛阳的十九处园林的盛况,本文是《洛阳名园记》书后的跋。


洛阳(chǔ)天下之中,挟殽(xiáo)、(méng)之,当秦陇(lǒng)之(jīn),而赵魏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

1、处:居于、位于; 2、挟:拥有;殽:同“崤”,即崤山,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属函谷关的东端,形势险要,史称“殽函之固”;黾:古隘道名,即今河南信阳东南之平靖关;阻:险阻; 3、秦:古秦地,今陕西一带;陇:指陇地,今甘肃一带及陕西西部;襟喉:衣襟和咽喉,喻要害之地; 4、赵魏:战国时国名,赵地为今河北山西一带,魏地为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一带;走集:边境之要冲,此指洛阳是通向赵、魏之要冲。

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也。”

1、无事则已:没有发生战事就罢了; 2、必先受兵:一定是最先受到战祸; 3、候:征兆。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qī)开馆列第东都(dū)者,号千有(yòu)余邸。

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627~649 年,当时社会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年,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史称“开元盛世”; 3、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中高级官员;贵戚:帝王的内外亲族; 4、开馆列第:兴建馆舍第宅; 5、东都:指洛阳; 6、邸: 王侯显贵的第宅。

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róu)(cù),废而为丘墟

1、乱离:指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战乱频仍,忧患不已; 2、五季:指唐亡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酷:灾难,此指战乱; 3、兵车蹂蹴:受战车的摧残,指战争对人民带来灾难;蹂:践踏;蹴:用脚踢; 4、丘墟:荒地。

高亭大(xiè),烟火焚燎(liáo),化而为灰烬(jìn),与唐俱灭而共亡,无余处(chù)矣。予故尝曰:“园(yòu)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1、榭:台上建的高屋; 这里的亭榭,即指洛阳名园中的亭阁台榭; 2、焚燎:焚烧; 3、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

且天下之治乱,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yòu)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1、候:征兆; 2、予岂徒然哉:意谓我作洛阳名园记岂是没有道理的; 3、方进于朝:当受到朝廷提拔任用之时;进:进用; 4、放:放纵;一己:独自一人; 5、自为之:随心所欲,任意而为;治忽:治理与忽怠,犹言治世和乱世; 6、退:指辞官退归; 7、是已:正是这样。

国学大书院古文观止,古文观止156李格非(2)

《书洛阳名园记后》全文:

洛阳处(chǔ)天下之中,挟殽(xiáo)、黾(méng)之阻,当秦陇(lǒng)之襟(jīn)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qī)开馆列第于东都(dū)者,号千有(yòu)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róu)蹴(cù),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xiè),烟火焚燎(liáo),化而为灰烬(jìn),与唐俱灭而共亡,无余处(chù)矣。予故尝曰:“园囿(yòu)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yòu)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国学大书院古文观止,古文观止156李格非(3)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名园特游观之末,今张大其事,恢广其意,谓园囿之兴废,乃洛阳盛衰之候,洛阳之盛衰乃天下治乱之候,是至小之物,关系至大。有学有识,方有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