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1)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2)

2016年吕建民获第20届华鼎奖最佳制片人奖

2015年,吕建民作为制片人和吴京一起开创了《战狼》系列电影,第一部上映时,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吕建民也因此获得了2016年度“华鼎奖”最佳制片人荣誉。2017年,《战狼Ⅱ》上映,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纪录。

那么,这个项目是如何发起的?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故事?军事题材电影为什么会在当下获得如此大的关注?拍好军事题材影片有哪些要诀?为此,我们独家专访了制片人吕建民先生。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3)

导演吴京和制片人吕建民

从军迷到《战狼》幕后推手

他与吴京一拍即合

吕建民说,小时候一半以上的男生,都想着长大以后要当兵,当飞行员、当坦克兵,长大以后,对军事的喜欢不会因为年龄而变化。当年高中毕业想去当兵,但是体重没达标。如今,他自称是一名狂热的军迷,每天至少有两三个小时花在各大军事网站上。

入行早期,他曾助推过第六代导演的很多作品,例如李扬的《盲井》、路学长的《长大成人》、章明的《巫山云雨》等等,而做军事题材电影的想法,则很早就有了。

《战狼2》里拼酒的场面很是壮观。在网络上流传的故事里,他和吴京的结交是因为喝酒,第一次见面那晚,吕建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酒店的,第二天才知道是吴京把他背回来的。十几年前的一天,吴京约见面,吕建民一般“不敢”跟他见面,因为喝不过吴京。于是约定不喝酒,只聊天,聊军事话题聊得兴奋了,说咱们喝一杯啤酒吧,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又被扛了回去。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4)

一起喝酒,一起吵架(来源:吴京微博)

吕建民说,男人之间没什么太多话题,共同喜好就是军事。当时虽然有了想法,但是找不到方向,没有参照物,没有经验。后来,吴京去了部队了,像普通战士一样训练了18个月,拍了《我是特种兵2》。对于吴京来说,《战狼》里面娴熟的各种战术动作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正因为双方都做足了各种准备,时机一成熟,也就有了启动《战狼》项目时的一拍即合。

《战狼》系列是军事动作片,在动作片里加入军事的元素,而吴京作为动作片明星,在动作片领域历练多年,早已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吴京做导演拍《战狼》时,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吕建民却很了解他,相信他,因为吴京有表达的欲望,想要往导演上转时,早已经偷偷地做了无数的功课,只不过别人没看到。吴京经常找不同的导演聊天、学习,像海绵一样吸收、积累,所以才有了后来《战狼》系列的爆发。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5)

据枪专业不?一天四五个小时,枪头挂水瓶苦练出来的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6)

一部燃爆的大片离不开专业的含金量。我们感谢主创团队的用心与细心。

第一部里,除了一起投资,商讨剧本的创作方向,吕建民的工作主要是整个项目的商业化操作。第二部电影快要杀青时,吕建民去探班,吴京的工作状态“跟神经病一样”,经过四五个月的拍摄,最后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吕建民喜欢看军事题材网络小说,认为小说能写得很自由,在极致的环境里人性得到张扬。有的可能整体并不好,但是一定能找到一个有意思的点,能有所启发。如此和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

吕建民说,当他看到一篇题为《五星红旗就是我的保镖》的文章,立即分享给了吴京。于是我们看到,在《战狼2》最后,冷锋用手臂高高举着五星红旗,带领大家一路安全地穿过战区。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7)

这一幕有多少人为之欢呼:祖国强大了

他曾在网上追看一本特别喜欢的小说3年,后来联系到小说的作者高岩,将高岩从东北请到北京,聊得愉快了,高岩将小说余下部分一起打包发给他,先睹为快。再然后,高岩就成为了《战狼》编剧之一。

看电影也是学习的方式,他坚持每天看一部电影,从经典影片到最近的电影,好的不好的都看,总能找到让人灵光一闪的东西。军事电影是一个重点,他特别喜欢苏联、俄罗斯电影,例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个人的车站》《战地浪漫曲》等,学习其中的表现手法、叙述方式、人文关怀等。“一些细节总会在创作中突然想起来,例如俄罗斯电影《八月八日》中一个苹果的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创作时就会想,我的电影能不能有个这样的镜头?”

两年,从“一颗子弹都不能射出境外”

到“除了你们的子弹,什么也别留下”

2015年,《战狼》通过审查时,有一个标准“一颗子弹都不能射出境外”,所以,影片最后冷锋在边境线上和雇佣军殊死搏斗。2017年,电影《空天猎》中军队出境作战,有一句台词:“除了你们的子弹,什么也别留下。”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8)

好的作品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吴京做到了

《空天猎》是中国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和吕建民的公司一起合作打造的现代空战电影。短短两年时间的变化,反映的是我们的国家和军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

吴京接受采访时说,《战狼2》有今天的票房,是因为“观众心里这把干柴已经晒得透透的了,只不过我点了一根火柴,把观众点燃了。这是中国人爱国情绪的一个爆发。”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9)

军人的使命让他们无畏生死,永远冲锋向前

拍摄主旋律电影,宣扬主流价值观,刚好和民心士气相应,引起了民族情感上的共鸣。“每个人,民族认同感是骨子里的,血液里的,这肯定是毫无疑问的。”吕建民举例说,韩国观影人次最多的电影是《鸣梁海战》,在中国上映时票房很惨淡,因为他们宣扬的他们的爱国,跟我们没有关系。好莱坞一百多年电影史,票房口碑好的影片,军事题材占相当一部分。“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电影,唤起中国观众的血性,艺术作品需要有这样的东西。”

吴京的《战狼》为什么赢?

“赢在创新,而不是迎合观众,把心思放在作品上,而不是揣摩观众。”好的作品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院线,才能打动观众。适当引导观众,而不是跟风,《战狼》第一部上映时,吴京跑路演,给大家放片,让大家看到作品,好作品通过社交媒体口口相传,迅速形成口碑效应。“与其投巧做宣传,研究宣传策略,不如扎扎实实把片子做好,这些年好片子没一个被落下。”

理解了军人的使命感、荣誉感

才能做出好的军事题材作品

在吕建民看来,一部好的军事题材电影,得有一个好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属于军人的故事,具有军人的特质。

首先剧本是一个有灵性的故事,能让人热血沸腾,具备军事题材的典型特点。军人作为特定的人群,和社会人群不同,具有特殊的气质,军事题材电影必须是荷尔蒙电影,必须有铁血的一面。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10)

军人就是那个最具特殊气质的群体,就是那个危险来临时逆行的人

战争和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关键在于叙述的方式。军人的职业特点和别的行业不一样,别的行业不会每天面临着生死。吕建民对记者说,他接触过一些飞行员,每天这趟飞机出去,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他讲述了因为拍摄《空天猎》而结识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的空军飞行员余旭的故事。

“去年在长春,我见到余旭,4个女飞行员中,和余旭聊得最多,我们聊天、签名、合影。因为我坐民航飞机都恐高,所以对余旭表达了钦佩之情。知道我们拍电影,余旭很期待地说:‘你们的电影什么时候拍,我一定要去看’。”

“还是去年,11月珠海航展时,《空天猎》导演李晨去拍素材,见到余旭时对她说:‘电影里一定要给你一个镜头。’没想到几天后就出事了,我刚知道消息时都懵了,一个刚结婚的女孩……这就是军人。”

这就是军人的职业特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吕建民说,没有情怀,没有对军人的那份感情,不可能拍出好的军事题材电影。他有很多朋友都是军人,经常一起聊天,有时候聊得热泪盈眶,有时候被说得热血沸腾。当时吴京在部队,他也天天和军人朋友聊天。他认识十几个守过南海岛礁的战士,当时特别想拍海军官兵守礁的故事。

“有个第二代守礁的军人朋友,他说不管现在在哪里,再让我去那里守礁,我愿意去,我还去。军人其实也没那么神秘,但是他那种使命感,从军一段时间,经历了一些东西之后,感觉真的就不一样了。”在《战狼2》里就有这种精神的表现,冷锋和吴刚饰演的退伍老兵,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战斗,只因为脱下军装,职责还在。

他还向记者转述了那位朋友的守礁故事。

“守礁的时候,突然在很远的地方,一个很小的礁石露出来,我马上划着船过去,附近他国的人也往那里去,我就拼命地划,拼命去抢。最后我抢到了,把小五星红旗插上去。当时就觉得13亿中国人都在背后看着我,这事一定要办成。”

“我们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潮一涨这个小礁石没了,明天不一定还露出来了。”

“那你冒着生命危险,插上去的意义呢?”

“当然我要插上去,13亿中国人都看着我呢。”

这就是军人的使命感、荣誉感,吕建民认为,只有把这些都理解了,才能做出好的军事题材作品。

创作就是一起吵架,

看谁把故事讲得更加高明

“《战狼》第一部创作的时候,有一次在一个咖啡厅,吴京和其他编剧吵起来,吵得很激烈,看到桌上有餐刀,我说给你们一人一把,你们别吵了。”

吕建民坦承,出品每个作品时,创作是痛苦的孕育过程。首先有一个想法,召集一个团队,关起门来“打架”,一起把剧本写出来,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他乐意跟编剧、导演聊故事,把控整体的方向。故事谁都能讲,谁都觉得自己的好,区别在于讲的高明不高明。大家一起讨论,贡献智慧,这个过程中有坚持也有妥协,最后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取得一个最大公约值。

一部电影就是做一个项目,主要有研发、生产、营销三个阶段,最重要的环节是项目研发。研发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卖点在哪里,观众群在哪里,观众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生产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多少,决定了团队、设备、制作等水平,生产完成之后,按照研发的思路进行整体营销。

“电影不是你的人生,过程才是人生。”他说,影片筹备过程中,项目的契机,最初的谋划与设想,拍摄过程中的故事,为此哭过笑过,这才是宝贵的财富。

某空军专家说:“为了这部戏,真的像支撑一场低烈度的战争。”

军事题材电影与其他类型相比,在人员、装备、制作等方面需要巨额的投资,也就是很烧钱,并且具有相当的专业性,与部队进行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吕建民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拍摄第一部《战狼》时,当时的南京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是出品方之一,南京军区提供了装备上的支持并协助拍摄。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11)

《空天猎》主创与歼-20合影

拍摄《空天猎》时,空军请来一个十几人的专家组,涉及军事、装备、训练、外交等领域,从剧本创作、实地拍摄等提供全程专业指导,确保每一个装备和行动细节经得起推敲;空军开放了多个部队进行拍摄,歼-20、运-20和歼-10C、歼-11B等装备都将在电影中亮相。一位空军专家说:“为了这部戏,真的像支撑一场低烈度的战争。”

战狼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战狼制片人吕建民告诉你)(12)

大片来了!中国空军战斗机家族即将亮相

空军作为战略军种,技术含量高,在模拟舱拍摄时,由专业飞行员在一旁指导;战斗机实拍空中镜头时,由特技飞行员担任飞替。因调动装备多,需要跨战区支持,调动的机型不一样,不同的任务挂弹不一样,不同的战机、不同的导弹需要不同的后勤保障,这不仅给剧组的拍摄带来了难题,对空军同样也是考验。

为了让大家了解空军,他们提前三个月请来空军专家来训练演员,并提供很多素材让每个演员学习,内容包括空军官兵平时的军事训练,飞行员的普通生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