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推荐给所有具有潜在的确定的用声过度情况的人阅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嗓子喊哑怎么喊还能有气势?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嗓子喊哑怎么喊还能有气势(嗓子好不好也不能乱喊)

嗓子喊哑怎么喊还能有气势

本文推荐给所有具有潜在的确定的用声过度情况的人阅读。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见链接:

别叫目目银行了,不如叫天地通····阿不,叫“金嗓子”银行?

叫铁嗓银行吧。银行是存钱放贷发卡的地方,但是铁嗓银行是一间很特殊的银行,因为他管嗓子,不管钱。准确地说铁嗓银行管理的是发声乱叫的限额,也就是说发声器官在生病以前的承受极限。听起来有点像医疗机构(并不),总之这个银行的特殊性我往下说。

这个银行只是抽象概念,为了方便理解而假设的模型的一个环节,不需要深究,如果往下看还是看不懂,我把概念解释放到合适的地方字体加黑,供大家对照。

银行是抽象的,卡就更抽象了。这张卡是铁嗓银行发的,但是没有申请的流程,因为这玩意儿类似替身,是自然长在人身上,也看不到的。我们已知的就是这张由铁嗓银行发给每个能发出声音的人,可以往里存钱,也具有一定的透支额度。但是这个额度难以量化,所以咱们只能确认一件事,嗓子越好的人额度越高。

那么什么是嗓子好?说的文雅点叫声带机能强,机能的解释放在文末。通俗并且夸张地说就是一个人没学过唱歌,嚣张地走进KTV包厢,一个人点了《死了都要爱》,《烟火里的尘埃》,《寂寞先生》,《追梦赤子心》,《歌剧2》,《煎熬》,《青藏高原》等等,中间就喝了几口水,回家歇了一会儿睡觉了,第二天嗓子一点毛病都没有。

什么是嗓子不好?降调唱了个《你是我的眼》嗓子咳嗽了,又加上不会唱歌所以感觉特别紧张,肚子没什么感觉。

一说到银行就联系到金融活动了,就有个风险偏好的问题了。爱冒险的人,钱多的人就喜欢加杠杆,使用透支额度本质上就是加杠杆。透支本来有的额度是不会觉得难受的,特别是在额度很多的前提下,但是很多人这个透支额度是很低的。就是唱一两首歌就咳嗽了唱不下去了,甚至觉得嗓子特别难受的水平。

那么冒险是不是毫无意义的?我要举小剑魔老师作为例子,他早年没有做教学的时候在高音吧经常发帖分享心得经验,其中提到了自己有过失声的经历。但是好了以后发现可以唱的更高了,失声了恢复继续练的野路子在苏见信的自传里也有提到。这铁嗓银行发的卡有一个跟普通信用卡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有透支额度,你也可以超过这个透支额度。人不能,(好吧我承认人其实可以,但是我还要挣扎一下)至少不应该……

我要特意强调,这个冒险的办法可能只适合透支额度特别高的人也就嗓子很好的人使用,普通人千万别去尝试。因为如果你没有那些铁嗓的额度,等待你的不是“我神奇地发现自己能唱的更高了”而是让你的发声器官得病,把你的机能强行降级,我听过高音区降了一个八度的,以前都能硬钢的高音后来只能用假声唱了。这就是铁嗓银行给你征信黑名单的惩罚。

降八度的我已经知道有猫叔了(机器人大战吧吧主),知乎同名老猫慢慢跑,跟我贴吧老朋友了。实际上我说的案例是我一个大学同学,作死小能手杨叫兽,讲话一套套的跟专家似的。他中学有一次连着一个星期去KTV通宵唱歌,连续熬夜加连续飙高音对声带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高音直接没了一个八度,从那以后他的高音就只能用假声唱上去了。为什么可以确定一个八度,因为他音准好,什么唱歌软件评分都是90 ,他很清楚自己唱的什么音。

所以说乱吼乱叫就是透支额度,可是信用卡一样可以存钱的。我自己赚钱存进卡里,花额度以外的钱不行吗?当然是可以的,存钱行为就是学习科学发声,学习如何用气息替代挤嗓子的力量去发声。这听起来很稳,但是商人常言道:钱难挣屎难吃!学唱歌是没那么简单的。

那么赚钱就那么吃亏嘛?赚钱也不光是赚钱,还可以给你的消费行为打折扣,学会正确发声以后唱几首歌就相当于买零食的钱,没学会的话唱歌的声带损耗可能等于吃一顿大牛排的钱,你有多少工资天天西餐厅?所以你要么本来卡里额度高可以挥霍,要么就只能一个月吃一两次西餐(去KTV飙高音)。

话说能透支就有账单,但是铁嗓银行给你寄账单的方式是让你的身体、你的嗓子、你的发声器官感觉难受,所以你就需要还钱了。休息,保养嗓子就是还钱。搞清楚赚钱跟还钱的区别。

总结:

假设这里有一张铁嗓银行信用卡,每位发声器官功能正常的朋友都给自动办一张。不唱歌的人正常透支、还钱,节约用嗓没什么感觉。然后我们可以往信用卡里存钱,也可以透支,也可以还钱。还可以申请临时额度(临近失声的那个极限部分),但是每个人原来固有的额度是不会变的,这跟自己的声带能力有关。严谨起见再解释声带机能:指人的声带对一定高度、长度、强度的声音的承受能力和气息通道的维持的总和。一般语境下常指飙高音的能力,声带能力强的个体,通常伴有恢复能力强的特点。恢复,休息就等于还钱。

声带机能和声乐技术是螺旋上升的关系,一定范围内匹配,机能相对技术太强了,就技术追平机能,反之亦然。

就好比能喝一种酒,不叫海量,能混着喝很多才是真的酒量好。单纯能飙高音不算嗓子好,歇半小时还能继续硬钢,才是真的铁嗓子。

那乱吼乱叫又是什么意思呢?用错误(至少是不太正确,没有很好持续性的)发声方法连续高强度飙高音的行为就叫乱吼乱叫。什么又是没有很好的持续性?没有让气息占据主导的发声启动和维持的力量,让挤嗓子的力量占据主导,声带闭合不平整,这样对声带损耗大。

量化额度的问题前面提到过,我说的是难以量化不是不能量化。因为如果非要测出来这个额度,我觉得人的嗓子就可以躺了,大可不必啊。所以我们只能用比较含糊的方式去量化,比如说一个相对高强度的高音,高强度就是听觉上真声比例超过一半的声音。

我们先假设吃一顿肯德基的额度大概等于什么程度的作死行为,界线假设为男高音的换声点,基准音高八度即G4以及以上的高音。

错误发声唱一首你是我的眼以及类似难度的歌(反正就是有大段G4的歌,比如说老男孩,大海等等),约等于一顿肯德基(吃饱)的额度,设为50块钱。

错误发声(乱吼乱叫或者硬钢)死了都要爱以及同级别难度的歌(开始出现很多C5以上高音的歌曲,比如说我相信,我期待,玫瑰的名字等),约等于吃一顿西餐,设为400到1000元甚至更多。

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就是根据个体差异,透支额度的偏差值非常大,从十块钱到一万块甚至更多不等。有的人可能会很不甘心,可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就是现实。

十块额度的人就是那种大声说一句话就会咳嗽,破音,大声说一段话······

会失声的人。

杨叫兽肯定是好几千额度的人了,可是连续熬夜加飙高音,就算本来发声方法没啥毛病也难受。熬夜起码也值个几十块吧?很有可能不止,根据我长期熬夜的经验,熬夜相当于给你的作死行为加一个约等于1.3的buff,也就是说吃西餐变成多了一百多。

熬夜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休息,睡觉,不发声是还钱。所以说熬夜,不休息,就算不发声也是借钱,借了钱你总得还。

还钱就是给你的额度回复,理论上你还了当然就能继续借了,但是借了还是得还,这是不变的定律。可是赚钱是加钱,赚钱是不用还的,你可以省着花,你也还可以照样借,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借钱,而不直接赚钱呢?

赚钱就是往你的信用卡里加钱,加多少跟你的额度没有直接关系。当然这个额度是声带能力所以实际上你也加不了多少······除非你本来额度也很高。

赚钱等于打折扣是什么意思呢?学会唱歌以后,你会绕开错误的发声方法,所以说就算让你飙高音,本来别人是一顿肯德基,你学了唱歌,等于拿到优惠券,变成了六块钱。一顿西餐四百块,打折变成了280块钱。

嗓子比较好的人基本上都是拿着几千块额度的卡,借了几百块?小意思,一天就还完了。(你说有钱多好.jpg)

可我还是强调,赚钱不用还,你赚到钱了存着,唱首歌用了六块钱,这压根不用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