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天妒英才(不如不遇倾城色)(1)

(壹)

每年的四月,我都会想起一个人。今天是他的忌日。

自他走后,愚人节不再是愚人节。

十四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想起2003年的4月1日,又仿佛近在眼前。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看很多怀念他的文章,陷入某种难以描述的失落中,不开玩笑,也不喜欢别人跟我开玩笑。

如立孤崖,临沧海。等一个再也不会回来的人。

对90、00后而言,“张国荣”这个名字,算不上如雷贯耳。甚至已然过气,所以关于他的荣光,无须多提。你只需知道,至今还有许多人会因为一首歌,一部电影而想起他,泪如雨下,情难自禁。

我素来是个慢热的人,该追星的年纪,不懂得追。倒是年岁渐长,看了哥哥的许多电影,慢慢觉出他的好来。当年他和王祖贤(抑或林青霞)拍电影的时候,赞美说,姐姐你好靓!对方回应说,哥哥你好帅!(这对话要会粤语才能意会)

于是“哥哥”这个花名便成了张国荣除了Leslie、荣少之外,他自己最钟意的称呼。他说,喜欢这个名字,是因为有家人的感觉。

很巧合的,我看哥哥的第一部电影是《东邪西毒》,那是他最不care自己帅气的电影,独居大漠的欧阳锋,长发旧衫,胡子邋遢,不留心还真是看不出他是张国荣。

那个绝代风华的张国荣。

欧阳锋是个害怕受伤的人,亦因如此,他默默承受着生命中最大的伤口——说穿了是年轻时的任性和赌气,可是缘分啊,错开了一点,拉开了就是一生。

对于自认绝情的人来说,也许情才是最难释怀的。就像看似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定有一个人,一件事是他不能回望的。

每年的三月,桃花开的时候,会有人找他喝酒,带来她的消息。

他倔强的不问,他自私的不说。她隐忍的不提。就这样,牵扯着,拖沓着就耗完了一生。

花会再开,人却永远不会回来。人生最大的遗憾和傻气,莫过于最爱的人面前假装潇洒,假装不在乎。

离开白驼山之后,遇到的每个人都成为欧阳锋生命的镜子,直接或间接的,照出他心底的憾恨。

《东邪西毒》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多遍,每看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自私、懦弱、矛盾、压抑,侠义、冲动、痴情。这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某一部分的我们。

我对这电影的英文名“Ashes of Time ”,一直念念不忘。你知道的,不管你愿不愿,所有的牵绊和思念,都化作时间的灰烬。

——之所以不能释怀,深陷在回忆的苦海,是因为当爱已成往事,痛定思痛时,才发觉背后的凶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是我们扼杀了曾经无辜的爱

我早就原谅了你,可是,我一直不能原谅自己。

(贰)

接着又看了《春光乍泄》和《阿飞正传》。在我眼中,何宝荣和旭仔恰如欧阳锋穿越得到现代,一样的任性,一样的自我,一样的不懂表达。哥哥借着角色,在王家卫的电影世界里不断轮回。剧中人是这样的执迷,一如《阿含经》所言:“无明所系,爱缘不断,又复受身”。

许是年纪大了,真心羡慕何宝荣(张国荣饰)面对爱人可以如此任性,怜惜的却是黎耀辉(梁朝伟饰),当何宝荣一次次的离开,然后若无其事的回来。理所当然甩出一句:黎耀辉,不如我们由头来过。(这一句,也要用粤语才能表达出那种轻佻任性)

中间就真的从头来过。可惜的是,胼手砥足的爱,抵不过相处的倦怠和怀疑。越是寂寞的人,越是容易动摇。

然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又有多少深情可供挥霍?

何宝荣始终被宠爱着,习惯了索取。他不明白,人生短浅,深情稀贵,就算是用尽全力的去爱,也许下一秒还是天涯路远,曲终人散。可能他隐隐的明白,却无法面对,所以才决绝到先行离去。

这还是欧阳锋的情感模式,何宝荣俨然现代版的欧阳锋,可恨可悲复可怜。他们都以为看透了结局,却输给了内心的虚妄。

旭仔也一样,他漂泊在这世上,将自己伪装成浪子的样子。自说自话,以“无脚鸟”自诩,可是明明他才是那个终身在寻根,渴望停止漂泊的人。

这几部电影里的哥哥演得都是很任性的角色,让人同情,却很难叫人怜惜。过了一定的年纪,那种任性和放纵就很难引起共鸣了(文艺至死的青年除外)。

是到了程蝶衣,我才升起了真正的怜惜,感受到哥哥的风华绝代。程蝶衣这个角色,怎么剖析赞美都不为过。程蝶衣是哥哥最好的角色之一,《霸王别姬》却是陈凯歌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演这部电影的时候,哥哥坚持不用替身,所有的动作都是亲身上阵。在这之前,他没有京剧科班的基础,是一点点跟着老师学出来的。那时候他已是影帝,货真价实天皇巨星,比起如今的小鲜肉,流量小生们身价和江湖地位不知高出几何?

他依然刻苦,认真的学,勒头和虞姬如意冠都很重,上妆的步骤也很复杂。他为了角色可以带妆等很久,和京剧老师、导演(陈凯歌)编剧(李碧华)请教,探讨怎么演好。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在日后众人的回忆中吉光片羽的显现出来。众口一辞,毫无偏差。

他非常看重程蝶衣这个角色,笑言自己如果生在北京应该可以做一个名伶。

他如程蝶衣,是那样的骄傲,偏偏又脆弱柔软的令人心疼。

“说好了一辈子,少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这样的话,也只有程蝶衣说出来才不招人烦。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的程蝶衣和哥哥一样,被时代和命运磋磨着,看似芳华绝代,受尽万千宠爱,却始终孤苦无依。

时移,世易。霸王不再是霸王,而虞姬还是虞姬。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际遇下倔强的守候着……

(叁)

他代表了一个时代。那是国产片和港片的黄金时代。他代表着一个演员、一个歌手,可以做到的最好。

“容色倾城”“芳华绝代”这样的词,本是形容女子的,可用在哥哥身上丝毫不会违和。他又不止有颜值,才华和人品也过硬。那样得天独厚,原是有资格任性怠慢的,却偏偏刻苦敬业,严于律己。他的为人,是率真耿直,绅士风度又很仗义的。待人好,好到许多人至今都会主动的回忆他的好。

明明有着被上天眷顾的容颜和天赋,却一直活得很敏感很克制。简而言之,他活得太认真了,可是,认真的人就是输了吗?不是的。能够始终保有赤子之心的人,才最勇敢可贵。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听他的歌,想他演过的宁采臣、十二少和卓一航,还有纵横四海里的阿占……都是追梦的少年。

镜头前他有一千张面孔,电影里他有一百种性格,现实中却单纯的只过一种人生,坚持一份感情。

也许他唯一肆意的是跟唐先生的感情。可惜彼时,这种感情再真挚浓烈也是禁忌,无法得到祝福光明正大的舒服。他的纵身一跳,让许多人惊醒过来,愕然痛惜之后,开始学会反省,学会包容和接纳。

真的,如果早有一点宽容和理解,他也许就不至于选择这条路。他虽入戏,毕竟还不是程蝶衣,做不到不疯魔,不成活。是抑郁到了绝处,绝望到了极处,他才决定彻底远离尘世的纷扰喧嚣。

彼此放生,不怪不罪。

我去到加拿大Vancouver,在他曾坐过的长椅上,长久的思念他。阳光和海浪都明媚,我在试着体味他曾经的孤独和彷徨。

深深的难过。

最难过的是,大多数时候,人只是狭隘的个体,无法真正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升起真正的慈悲。

张国荣天妒英才(不如不遇倾城色)(2)

他在一次演唱会上说:“你们会不会很快就不再记得我了?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我只希望的是,如果有朋友问起你们,八十年代香港歌星里边都有谁,你们随便提起我,我就很满足了。”

会的。拥有时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古人言:“不如不遇倾城色”,你就是这样的人。

2003年4月1号之后,世间再无张国荣。

红颜白发,似水流年。你不是短暂的流星,不是烟火或泡沫。你是这人间不泯的传奇。

哥哥的好,是要有岁月回首时才能懂得的。

那时光如受惊的白马,一刻不停地奔向悬崖,春光易逝,你在我们心中永如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