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计算规费按照取费证,工程转包给没有资质的施工企业经诉讼该无资质的施工企业申请造价鉴定那他们的资质如何计取?

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按照取费证也就是规费证进行规费计算,这是通行的做法。施工企业拿到工程之后,转包给没有资质的施工企业,这是一种非法转包行为。现在实际施工人经过诉讼,申请工程造价鉴定,那么实际施工人的资质如何计取规费?

先看最高院的两个判决,(2019)最高法民终339号案件:中建一局主张,自己办理的规费证标准为6%,鉴定报告采用无规费证1.8%的标准计算,要求补偿社会保障费和住房公积金的计取差额。法院判决说,中建一局取得规费证的时间是2013年9月17日,案涉工程于2013年4月30日开工,中建一局亦未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规费证核定的费率交纳了规费。一审法院采信鉴定机构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核定的规费,并无不当。这是一个事后取得规费证的判决。另外一个案件是关于养老保险金的,(2018)最高法民申227号,鉴定机构根据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取费标准,对没有取得规费证的企业按照1.8计算规费。因为实际施工人不会去交规费,政府部门也无法直接向实际施工人收取,所以鉴定机构按照1.8的标准来计算,人民法院也是予以认可的。

一般来说,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就按交易习惯。施工企业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看定额的管理,以及当地政府部门根据社保等相关规定核定的规费证和交易习惯等来计取规费。规费是工程价款,工程价款又包括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等等。本案中,因为实际施工人没有资质也没有规费证,所以只能按照一般的情况予以确定。法院判决都是根据鉴定机构的结果予以确认,鉴定机构主要也都是按规费证进行计算,如果没有规费证就按当地政府的标准进行计算,也有会按照劳务分包的取费标准计算的。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的造价法律问题了,想要了解更多造价法律信息的可以私信小编哦~

截止目前造价法律思享会在全国各省各地区已覆盖6000多人,共计解决实际工程造价中所遇到的纠纷与争议300多条,我们非常欢迎希望成为造价法律能手的你踊跃的加入到我们造价法律思享会这个大家庭中,相互学习,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周日晚,和专业的律师一起学习保卫工程价款的1000个方法。

建筑施工预算规费怎样计取(没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如何计取规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