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1)

一千多年前,宋代诗人史微站立南京河道亭,有感春雨过后,夏天将临,花落水流,春归无计,即兴写下了题壁诗:“谷雨初晴绿涨沟,落花流水共浮浮。东风莫扫榆钱去,为买残春更少留。”这正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的景象。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2)

“谷雨”时节的景象。此时,北方大地,柳絮飘舞,桃花怒放,麦苗拔节吐穗,一片葱绿:南方“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樱桃红熟, 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谷雨”一词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群芳谱》曰:“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如雨,雨生谷,一个“雨”字,喜得天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而每年第一场大雨往往也会出现在这段时间,雨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皆为有利。先民在这个季节播种,怀着对丰收、对未来的期盼。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3)

在这个“万物待雨至”的时节,牡丹在潇潇细雨中亦悄然绽放,开得姹紫嫣红、芳香浓郁。唐宋时期,无论古都洛阳还是巴蜀彭州,谷雨时节赴一场“牡丹花会”是极其雅致的事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这样描写当时赏花的盛大景象。微寒已去,这个盛开着牡丹的暮春,“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不也同样令人心旷神怡吗?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4)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一候萍始生”,“萍”,水草,与水相平,故称“萍”,指的是水面上的水生植物浮萍,这说明此时水温升高,已满足浮萍生长的需要了。

“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就是斑鸠鸟,明刘伯温诗:“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这时经常能看到斑鸠鸟在田间树上鸣叫并不断地用嘴梳理自己的羽毛。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指的是戴胜鸟,谷雨时常可以看到戴胜鸟在桑树丛中飞来飞去。谷雨节桑树枝繁叶茂,为蚕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最好的食物,蚕农是不会放过这大好时光的。养蚕也是农耕时期两湖地区乡农获取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蚕儿生长好,蚕丝产量大,亦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丝织品。西厢养蚕,家燕归巢,杏花疏落,牡丹初好。这世间的事物,总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沿着节气的脉络,顺理成章地走下去。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5)

春到谷雨,喝茶养生恰是正当时。

唐代著名诗僧齐己,收到了友人寄来的谷雨茶,高兴得一边迫不及待呼朋唤友前来品茗,一边就着谷雨时节的满城飞花,用手中的笔在春风洇开的书卷上直抒胸臆: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谷雨茶细嫩清香,味道醇厚,是茶人心中难得的妙品。啜一口谷雨尖,心旷神怡,让你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造化,感恩谷雨原汁原味的馈赠。这就难怪齐己收到谷雨茶之后,溢于言表的兴奋与自足之意了。

谷雨茶又叫“雨前茶”,说的就是谷雨前后采摘的茶叶。“青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此时在春雨的滋润下,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茶田一片连着一片,茶农们三三两两穿插其中,片晌之后,腰间悬挂的竹篮里就装满了娇嫩鲜透的新茶。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6)

茶所蕴含的这种气质,在被一般市民接受流行之前,首先自是得到文人的大力推崇。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所说的,“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茶和诗一样,成为诗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于是相袭相传,使茶诗、茶词在茶叶和诗词文化中形成、发展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即便不引经据典,从一般诗文中我们也总能频频嗅到茶香。

据史载,西晋诗人张载“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的诗, 被称为第一首咏茶妙诗。此后更是不乏精妙绝伦的妙诗绝句——“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宋·杨万里)“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白居易)“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宋·陆游 )......多少年来,中华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汲取了民族优良传统中丰富的给养,发展成为 我国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遗产,经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化,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7)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8)

唐代陆羽一生嗜茶,钻研茶艺,因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祀为“茶神”。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直接推动了我国茶艺、茶风的兴盛与发展,对世界茶业发展亦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这本《茶经》,时至今日仍被此道中人奉作经典。陆羽因茶得名,其实他亦是一个诗人,只不过传世作品甚少,在他少量独立成篇的作品里,《歌》 最如其人: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的一生,就像那起浮回旋的茶叶,虽然一路冲荡,却终得茶香 般的善果,而他那闲云野鹤的气质亦若非这般朴实无华的修辞不足以传达。他不羡财富与权力,羡慕的只有故乡的西江水,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茶。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山中何事?”元代张可久说,“松花酿酒, 春水煎茶”。

End

山水之間 記錄中國的美

(致敬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谷雨过后喝茶(人间时节I明日谷雨)(9)

编辑推荐:

作为知名人文地理摄影师,陈帆从多年的中国人文地理摄影作品中精选的最具东方意蕴的作品,完美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让读者充分感知中国人文与风景的博大与温情。大学哲学专业的知识积累,作者亦以优美哲思的文字为你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在享受美的同时给你以思想启迪和文化传承。

点 击 小 程 序 卡 片 或 点 击 阅 读 原 文 即 可 在 当 当 购 买

(当当每满100减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