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吃毒性最大的虫子鸟类有几种(只因传言能补肾)(1)

黄胸鹀(wú),也叫禾花雀,(学名:Emberiza aureola)属小型鸣禽,体长14-15厘米,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小型候鸟,在以往的观察记录里,它们横跨亚欧大陆,在我国也非常多。

十年前,黄胸鹀数量极多、可以用漫山遍野来形容,再加上这种小鸟繁殖力很强,每一窝就能产幼鸟四五只,人们从未想过这样一种鸟会出现什么意外。

专吃毒性最大的虫子鸟类有几种(只因传言能补肾)(2)

曾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黄胸鹀

但是现实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亚欧大陆曾经随处可见黄胸鹀,在最近的十年,几近消失,许多地方甚至再也见不到了。

许多野生动物的濒危和灭绝,往往是因为人类活动导致它们栖息地被破坏。然而,黄胸鹀的濒临灭绝却不是。

在中国北方,黄胸鹀雄鸟外形优美,声音悦耳,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宠物鸟。

而在中国南方,中医理论认为黄胸鹀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在广东民间,人们将中医理论加以衍生,错误地宣传食用以黄胸鹀为主要原料煲制的汤可以补肾壮阳。仅在2001年,广东就估计捕杀了超过100万只黄胸鹀。

这一说法随着粤菜和广东食文化而广泛传播,由于黄胸鹀未能实现人工繁殖,因此全靠野外捕捉。这一饮食文化给黄胸鹀带来了灭顶之灾,并造成野生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2017年,黄胸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意味着它们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机率非常高

黄胸鹀的遭遇,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另外一种著名的鸟类——旅鸽

早在两三百年前,北美有一种非常常见的鸟类——旅鸽,在每年的迁徙季,旅鸽成群结队往返于墨西哥和洛基山脉之间。

旅鸽在北美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物种,它们数量如此庞大,一个鸽群就能达到上亿只,迁徙时遮天蔽日。

在欧洲人刚刚踏上北美大陆时,旅鸽种群数量大约有50亿只,而当时全球人类也只有10亿。

然而,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旅鸽的悲惨命运开始了,仅仅一个世纪,旅鸽从50亿只变得濒临灭绝,最终永远的从这个星球消失了,也成为近代绝灭鸟类中最著名的代表

专吃毒性最大的虫子鸟类有几种(只因传言能补肾)(3)

旅鸽

欧洲移民刚到美洲大陆后,就发现了旅鸽这种数量庞大,易于捕杀,又肉质鲜美的鸟类,随着北美人口的爆发,旅鸽开始被大量捕杀,种群数量快速下降。

专吃毒性最大的虫子鸟类有几种(只因传言能补肾)(4)

欧洲殖民者在捕杀旅鸽

1897年,人们意识到旅鸽已濒临灭绝,并开始立法保护旅鸽,然而为时已晚。

1900年3月22日,这个星球上最后一只野生旅鸽死在了俄亥俄州派克县一个男孩的气枪下。

1914年9月1日,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旅鸽“玛莎”在美国辛辛那提公园死亡。

专吃毒性最大的虫子鸟类有几种(只因传言能补肾)(5)

玛莎的标本

至此,这个曾经数倍于人类,本来没有灭绝风险的物种,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从这个星球上永远的消失了

现如今,全球范围内仅剩仅剩几万只黄胸鹀,而且,中国猎杀黄胸鹀的活动依然十分猖獗,仅剩的这几万只黄胸鹀将很快减少到极低的数量。

如果不想让黄胸鹀重蹈旅鸽的覆辙,必须要加大保护力度,加强监管,打击非法捕猎行为,禁止非法贸易。

为了使对黄胸鹀保护的努力更加有效,我国政府应该加快更新国家保护物种名录,因为这一名录已经近30年未更新,名录中黄胸鹀仅被归类为三级保护动物,而不是现如今应达到的一级保护等级。

中国还应该更好地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帮助公众了解食用黄胸鹀不仅不能滋补强壮,还会导致这个物种的灭绝。

本文由生物世界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到其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