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 第21批山西援喀雅温得医疗队

  中国(山西)援喀麦隆雅温得医疗队驻地的旁边,就是第9期技术组维修人员驻地,8名技术组成员肩负着受援医院CT扫描机、DR射线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精心保养和维护。邓队是技术组的头,他真名叫邓义强。

  7月1日早晨,中国医疗队在驻地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2日上午在会议室集体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回放,邓队悄悄“潜入”会议室,坐在田源总队长的身旁,静静看完了电视直播回放。

赠从弟古诗表现的思想感情(临别殷勤重寄词)(1)

  等大家走出会议室后,邓队向田队说出来了自己的心里话:昨天早上看到你们升国旗,我的心为之一颤,感到一种激情在胸中澎湃,自豪与责任感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原来,技术组就邓队一个人是共产党员,从来没有举行过升国旗仪式。可是,邓队对国旗情有独钟,每当面对国旗时就无法压抑心中的激动。

赠从弟古诗表现的思想感情(临别殷勤重寄词)(2)

  邓队是一名退伍老兵,出生在西安一个贫穷的家庭,1991年考入军校,直到2013年转业回地方。邓队很自豪地说,在部队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主要工作是修理重型仪器设备,修理过程中稍有不慎,重物就会砸下来。现在他脊柱、四肢骨骼多处骨折畸形,常常走路不能挺直胸背和腰杆,不能快走和快跑。每当下雨天,肩背部至今也会有疼痛感。

赠从弟古诗表现的思想感情(临别殷勤重寄词)(3)

赠从弟古诗表现的思想感情(临别殷勤重寄词)(4)

  看着邓队的残疾证,田队很心疼地问他,你后悔当兵吗?邓队一脸骄傲地说,不后悔!我祖籍是湖南人,我的爷爷就阵亡在抗日战场上,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为党为国壮烈牺牲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他是我心中永远的榜样。

  田队也是一名退伍老兵,虽然现在肩负着援外医疗队总队长的担子,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时处处都渗透着军人的吃苦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两位退役老兵,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军营生活,聊起了对国旗的热爱之情。仿佛他们又重新回到部队,穿上戎装,头顶钢盔、手握钢枪、脚踏战靴,步履坚定地走在强军的道路上。

  邓队说着说着声音有点哽咽:我们来到喀麦隆已经4年多了,你们这批医疗队是我见过的最团结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医疗队,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敷衍马虎,短短2~3个月医疗队从内到外改变很大,成绩有目共睹。对待病人认真负责,对待我们有求必应。

  临走去使馆汇报工作时,我一定会客观、真实地向使馆领导反映你们的工作状况!

  很遗憾,你们没能早点过来,我们技术组已如期完成这里的任务,准备回国了。在离开之前,让我们技术组给医疗队再做一次维修工作吧,看看哪里需要修理,明天我们就过来。

  田队被邓队真诚朴素的话语深深感动,两双有力的大手再次久久握在一起。

赠从弟古诗表现的思想感情(临别殷勤重寄词)(5)

  感谢邓队和他的全体技术组成员,感谢他们四年来为受援医院和医疗队做出的贡献,愿他们回国后一切随顺,健康快乐。

  两位老兵即便脱下军装已经若干年了,但在他们心里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我仍是一个兵!

  军魂早已融入两位老兵的血脉,无论当下在海外执行任务,仍旧英勇无畏、坚强不屈,是两支队伍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