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也能过把“拆盲盒”的瘾,花里胡哨的“动感笔”会发光,文具盒“浑身有机关、处处藏玄机”……如今的文具市场,总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小心机”。

  有家长表示,各种繁冗的“附加设计”,正无形中削弱文具本身的基本功能。虽深受孩子欢迎,但也让家长有“分散注意力、滋生攀比心理、存在安全隐患”等担忧。

  如何理性挑选真正实用的文具,助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市场 玩具化文具大受欢迎

  “现在的文具店简直成了玩具店!”2月1日,记者走进万盛小学附近一家文具店,正在带孩子选购文具的家长李女士抱怨道。李女士的女儿在减压笔记本处驻足,央求妈妈买给她。与普通笔记本相比,减压笔记本的封面上多了些小粉猪、小白兔、奥特曼等造型饱满的卡通形象,“这是记忆海绵材质,触感柔软,高效反弹不变形,店里卖得特别好。”该店老板向记者推销。除了减压笔记本,减压文具盒也很受学生青睐。“顺滑的手感让人觉得特别解压。”一名正在挑选的女孩说。

  记者注意到,减压文具盒、减压笔记本放在店里比较显眼的位置,商家多以“减压”“治愈系”等词作为卖点,不过,价格也比普通文具贵了不少:减压笔记本45元、减压文具盒48元。

  “玩的是心跳,抽的是惊喜”“八款图案,一款隐藏”……在溱州中学对面的一家文具店里,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特色文具,不禁感慨“一个文具都能如此神秘”。

  不大的文具店摆满了商品。记者从店门口处于“C位”的货架上,随手拿起一个售价23元的“文具礼盒”,却发现包装上未作任何说明。店家也直摇头:“这里面应该就是一些文具,拆开才知道里面是什么。”

  “这个系列我买了好多支了,一直没有买到隐藏款,希望人品能爆发一次!”“这个系列我也没凑齐,拆出来我们可以交换。”店里,两个女生凑在一款古风漫画主题的中性笔盲盒前讨论着。

  除了文具盲盒,如同玩具般的花哨文具,也成了不少文创杂货用品店的热门商品。一种名为“转转笔”的文具,笔的一端装饰有花朵、羽毛等各种“小零件”;一款迷你扭蛋机内,转动按钮,果蔬橡皮就会从扭蛋机内掉落;奥特曼主题文具盒俨然一个“变形金刚”,四处都是“小机关”……在各文具店里,各种具有设计感的小文具的确很“吸睛”。

  除了线下文具店火爆外,记者在一些购物平台上看到,线上文具店出售的“玩具化文具”种类更丰富,销量也不低。

  家长 担忧孩子滋生不当习惯

  “这哪儿还有点儿橡皮的样子,拿回去当摆件还差不多。”在万盛小学附近一家文具店带女儿买文具的市民刘先生说,正在读三年级的女儿平时喜欢买一些好看好玩儿的文具。上学期,他给孩子花80多元钱买了一套“植物大战僵尸”橡皮,孩子到学校去和同学交换了“太空战士”等造型橡皮。“文具已经不仅仅是学习辅助工具,还成为了一种‘交友工具’,有时候真不知道给孩子买这些花里胡哨的文具会不会适得其反?”

  “开学了,我给上五年级的大宝买了作业本、记事本、铅笔、橡皮,花了100多元。”在这家文具店刚结完账的市民李女士说,“现在的小孩文具用品很好看,挑得人眼花缭乱。我给儿子买了些相对不花哨的文具,他虽然很想要转转笔、减压笔记本,但我没有买。”李女士表示,她曾给儿子买过一款“高科技”电动文具套装,至今后悔不已。这款电动文具套装内包括电动橡皮、电动削笔刀、桌面吸尘器等,号称“新一代自动与智能文具”。使用电动橡皮擦,再用桌面吸尘器吸走碎屑,竟然成了儿子乐此不疲的一大消遣。

  “有时候明明没有写错字,孩子也要故意擦来擦去,就是为了能玩。”李女士说,此后,她坚决不给孩子买好看好玩的文具。“文具是文具,玩具是玩具,两者混在一起,非常耽误孩子学习,也容易让孩子分心。”

  专家 挑选文具“实用才是硬道理”

  “为吸引儿童购买,市面上不少文具产品附加趣味性装饰品,既是文具,又是玩具,已经模糊了玩具和文具的界限,可以称之为‘玩具化文具’。虽然可以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也可以借此提高产品的售价,但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对于文具玩具化现象充满担忧。”区教育局教育科负责人宋均认为,“玩具化文具”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把文具彻底当成玩具,这也是老师和家长最为忧心的事。“把文具做得像玩具,弱化了文具自身的学习功能,并非寓教于乐,也并非个性化、创造性。”

  “我们通常会将选购文具的要点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加强引导。”万盛小学校长邱忠维告诉记者,家长帮助学生挑选文具时应更多关注文具的基本功能,坚持实用原则。至于是否为孩子购买兼具玩具功能的文具,家长可结合实际、多方权衡,做到“不轻易为孩子选购,不放任孩子盲目追求”。

  如何才能避免儿童将文具当成玩具玩耍?邱忠维表示,孩子偏爱“玩具化文具”,老师和家长可以多些理解和包容,没有必要过分苛责。一味地堵并不是好办法,要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引导。比如,可以通过班会、辩论赛、研学活动等,让学生去比较、研究“玩具化文具”的利弊,引导学生在自主研究中真正认识到“玩具化文具”的隐患。文具颜色过于鲜艳、功能过于复杂,容易使孩子分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和习惯帮助孩子选购,引导孩子不过分沉迷花式文具,避免互相攀比后成瘾。她建议,如果孩子能听取意见,家长可以购买魔方、鲁班球等益智玩具,奖励孩子在娱乐时间痛痛快快地玩。

  记者 叶露

孩子的文具怎么选择(文具逐渐玩具化)(1)

致敬爱岗敬业:平凡、奉献的宽达物业人!

扎实抓项目促复工稳增长 奋力夺取工业经济“开门红”

元宵吃汤圆,阖家共团圆 —天籁谷公园36栋组合体

搞笑的红色阅读在线剪辑显示马试图做后空翻

长期佩戴“银手镯”,能吸出体内毒素?银手镯为什么会变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