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咸通九年雕版《金刚般若波羅蜜经》(下称《金刚经》),是目前发现有确切纪年、最早的雕板印刷品。学界认为,目前见到的这本唐代保留下来的《金刚经》,确认是敦煌刻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版本学意义。该经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被英国籍凶牙利人斯坦因从敦煌掠走,现藏大英图书舘,此经被世人视为最负盛名的雕板印刷第一神品(图1)。 斯坦因曾四次到敦煌,洗掠藏经洞中唐、宋年间,经卷、遗书、史料等何止万千件。对此,国人一直痛心疾首,无法释怀。然而,中国之大,各种宝物之多,绝非区区一卷印经所能穷尽。就在大英图书舘所藏唐代《金刚经》,在《光明日报》报道后(注1),笔者就在宁夏一藏友处见到了与大英图书舘同一版本的《金刚经》。这卷经长487.7厘米,宽26.4厘米。卷首是一幅释迦佛祖讲经图,之后是诵经提示:“民欲请经,先念净口業真言一遍:脩口利……摩诃脩口利……”;然后是奉请八位金刚:“奉请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之后是该经标题:《金刚般若波羅蜜经》。然后进入经卷正文。

经卷正文之后印有经卷标题《金刚般若波羅蜜经》。其下钤有一枚红色印章。最后是八句真言:“跋帝,钵羅若钵羅蜜多曳……”。卷尾为年款及雕刻此经的施主及施主的发愿辞:“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图2)。甘肃经与大英藏经不同之处是,甘肃经尾上多出了一枚印章,尽管历经千年岁月,仍然鲜红靓眼(图3,注2)。

此经早年出自甘肃。因多年翻扰,加之不谙保存,造成卷首残损,而残损碎片也大多散失。好在经卷正文完整无缺。 其实,大英版《金刚经》亦是残损严重。资料显示,自1907年该经入藏大英图书舘,经专家多次修整,直到2010年方告完工,向观众展出。可见其残损严重成度(图4)。笔者将宁夏经与大英图书舘藏经两相对照,两者文本完全相同,确为同一版本。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经文最后有两个文字,因刻板时失误,造成文字漫漶不清。此处失误两经也完全相同(图5)。有意思的是,虽然两经雕板相同,但是,大英版藏经有边框,而宁夏版却无边框。想来如此文字浩繁的经卷雕板,绝不会一次雕刻同样的两套雕板,而且更不会在第一套雕板中有文字失误,而在雕刻第二套雕板时再次在原处失误。笔者与藏友分析,此版刻经原本就没有边框,初印版就是无边框版本。大英图书舘有边框版本,应为二次印刷的再版。再版时付梓刊印另加边框是容易做到的。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1)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2)

图1,大英图书舘藏本。上为卷首,下为卷尾。此经卷为修复后拍摄。图为网络图片。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3)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4)

图2,甘肃版经卷。上为卷首,下为卷尾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5)

​图3,甘肃版经卷卷尾红色印章。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6)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7)

图4,大英图书舘藏本。上图为修复前状况;下图为修图过程。此图为网络图片。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8)

咸通金刚经高清大图(斯坦因掠走的唐代咸通九年金刚经同一版本现身宁夏)(9)

图5,大英版本和甘肃版本,两个漫漶文字(脩羅)。上为大英版,下为甘肃版,在经卷中的相同位置。

注1,见《光明日报》2022年1月26日,第十一版。

注2,印章为宗教内容。印中为上下两尊带背光的佛坐像,两侧各有一座佛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