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描写的是哪种花?宁可枝头抱香死(1)

郑思肖(1241~1318)是宋末著名诗人、画家,连江人。原名郑之因,宋亡之后取宋朝国姓“趙”中的“肖”字,改名思肖,字忆翁,号所南,以此寄托故国之思。元军南侵时郑思肖曾叩宫门献策抵御,终究无力回天。南宋亡后,郑思肖自称“孤臣”,绝不臣服元朝统治。

《寒菊》是郑思肖的一首七言绝句,一说为题画诗。作者咏叹菊花高标自持,宁死不屈,借此抒写对故国大宋的忠贞不渝以及反抗蒙元统治的伟大决心。全诗悲凉慷慨,其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两句成为写菊花的名句,广为流传。

宁可枝头抱香死描写的是哪种花?宁可枝头抱香死(2)

第三句宕开一笔,写菊花即使零落,也花瓣不散,花朵完整地干枯在枝头,这是菊花的自然物性。然而作者却写“宁可”,拟人地写菊花抱香枯死是精神层面的坚韧反抗。“抱”字足可以作为炼字的典范分析,菊花干枯的花朵似乎成为一个反抗的人的形象,蜷缩在寒风中,拼死也要保护所珍惜的东西。

最后一句“何曾”用反问加强语气,“北风”一语双关,既指冬季凛冽的自然风,也暗指北方来的蒙元部落的残暴统治。风刀霜剑凛冽如割,看似柔弱的菊花却能够独立疏篱,宁死不屈,坚定地守护信念。这一首诗中,作者的个人形象与菊花的象征形象达到了高度统一。

宁可枝头抱香死描写的是哪种花?宁可枝头抱香死(3)

郑思肖擅画兰花,其笔下的兰花花叶萧疏,不着根土,以此表示不踏上元土的坚韧不屈的爱国之情。他将居室提名为“本穴世家”,将“本”字下的“十”字移到“穴”字中即为“大宋”,郑思肖以“大宋世家”的变体,宣誓对宋朝的忠诚。

“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七十八岁时,郑思肖自知年寿已尽,嘱咐友人为其立一牌位,上书“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语毕而卒。

宁可枝头抱香死描写的是哪种花?宁可枝头抱香死(4)

正以有这些不识时务的人,文明才得以源远流长而不断绝。

宁可抱香而死也不折节屈从的硬骨头,才是支柱民族经历数千年波折坎坷而不灭亡的木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