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五十一

道德经道经与德经关系(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1)

道德一词在现代社会已经演绎成固定词语,主要用来形容人们的内在品行和通过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道德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词语,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散见于不同的历史资料中,真正将道德融合在一起的,当属老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两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言道德之意是将道和德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和概念进行阐述的,这种运用和后世经常连用的道德的内涵完全不一样。本讲作为《道德经》上篇的完结篇和下篇的开始篇,具有承上启下之功效,目的在于使读者朋友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老子笔下的道和德所表达的不同含义,道和德在老子笔下到底是何种关系,现代社会中,道德的立足点在哪里?

何谓“道”?从训诂学的角度分析,道指行走的路径,《说文》解释道为所行道也。《尔雅》解释道为达谓之道。人们行走在土地上,行走的路径就是道,现代社会常将道路联系在一起使用,其所表达的含义和古代的道词义相同。

道的引申意义很多,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修饰性的词语描述道,如光明大道、康庄大道、生财之道、养生之道、志同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说会道等等。

老子赋予道新的内涵,将道上升到哲学高度。在老子的笔下,道是个抽象的概念,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本体,是整个宇宙世界的保护神,为万物生长提供养料,为天地运行提供空间和载体。虽然道如此抽象,但是,道却分分秒秒都和宇宙世界、天地万物同呼吸共命运。

道犹如孙悟空会七十二变。道可以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最低洼处);道可以是户牖,成为豪宅、别墅必不可少的物体;道可以是车毂,成为车轮转动的关键部件。道可以是人类,他行事小心翼翼,好像寒冬之季横渡冰河似的;他胸怀宽广,好像能够消融冰雪风暴似的;他敦厚质朴,好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似的;他豁达乐观,好像幽深的山谷似的;他返璞归真,好像大智若愚,亲和力爆棚似的。

如此不厌其烦地表述还是不能揭开道神秘的面纱,我们只要把握住做人做事必须循道而为这个基本原则即可,其他的完全可以不必理会。

何谓“德”?《说文》解释德是升的意思,德在古代还有得到的含义。德是象形字,左边的“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右边的“十目一心”表示人们在行走的时候眼睛盯着直线走得正,心也正。现在的引申义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美好情感、信念以及品德,外化为人们行事心地坦荡、正直。描述德的词语也很多,如德行天下、德才兼备、感恩戴德、德高望重、歌功颂德、功德圆满、厚德载物、同心同德等等。

作为文明社会大力提倡且必须遵守的美好品质,“德”涵盖了仁义礼智信等诸多制度框架下的原理和准则。有关德的内涵及提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德是周朝礼乐文明的核心,德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是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最能够说明德在周朝地位的就是《易经》,《易经·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在这里把宽厚的德与大地相提并论,使其成为承载万物的精神领袖。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家修道过程中外化于形的途径。

老子认为德是道的形式外衣。老子在《道德经》里将德作为抽象之道的具体表现形式,老子提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的最高境界是惟道是从,是在遵循道的原则和理念。同时,老子也提出,“失道而后德”,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德,是因为最淳朴的道消失了,人们需要人性的美好品质来重构社会价值和社会正义。

道是德的生存源头,德是道的补救手段。《道德经》里道与德分为独立的两篇内容,那么道与德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说道是源头,是灵魂,是精神支柱;那么德则是汇聚源头的滔滔江海,是身披多彩外衣的肉体,是人们行事的各种方式。所以,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理想的生活境界,德是使人们拥有美好品质的坚实防线。一旦道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么德就成为补救手段,成为重塑人们道德标准的保障。

道德一词现代意义的立足点在哪里?中国社会一直倡行法治与德治并行,用德治来补充法治的不足。法治是建立社会秩序,使人们在有序的环境里生活的有力武器。德治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保留人们美好品行的基础。本枢认为,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法治体系十分完善的今天,道德也不能离开人们的生活,政府应该将道德作为精神食粮投放在民众的餐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