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推荐青年的20本书(宝藏书单了不起的盖茨比)(1)

祝你在阅读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我今天想要推荐给你的这本书,是部小说,而且是部极具传奇色彩的小说。

它的作者在写这部书之前,已经是位知名作家了。这部书出版后,不但作者对它不太满意,销售情况也很差劲。具体有多糟糕呢?这部书因为滞销只印了两版,卖了16年,作者去世时,仓库里还有3000多本没卖出去。

而在作者去世半个世纪后,这部书被评为二十世纪的百大小说,并且仅次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位居第二,并且在图书市场的销售量达到了百万级,并被许多中学指定为学生必读书目。

真是应了那句话: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说回这部书,我今天想推荐给你的书,就是由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著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比尔盖茨推荐青年的20本书(宝藏书单了不起的盖茨比)(2)

《了不起的盖茨比》

喜欢文学的人都熟知一句话: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说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产生不同的解读方式。

《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这样一部小说。你可以说它描绘了美国一战后的高速发展,也可以说它描绘了“热闹的20年代”全民造富背后的纸醉金迷;你可以说它歌颂了美好纯洁的爱情,也可以说它揭露了婚姻残酷的真实面貌。

熟悉我这个栏目的观众都知道,我很讨厌剧透,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自己深入到一本书,一个时代中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所以我今天借这本书,只想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究竟有多少朋友?现代化带来了财富,是不是也带来了幸福?我们是更加有归属感,还是更加孤独了?

我知道听到这里,很多人会打开手机通讯录,或者打开微信,看看好友数目。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这只是跟你建立联系的人数,而并非你拥有的朋友数。

小说中,主角盖茨比是个超级暴发户,有钱之后为了吸引初恋女友黛西的注意,买下她家对面的超级豪宅,天天晚上宴请宾客,夜夜笙歌。由于出手阔绰,整个城市里的人都成了盖茨比的朋友。

可当盖茨比被杀害之后呢?就连他挚爱的黛西也都回避参加他的葬礼,来到他葬礼上的人只有那些想靠新闻赚钱的小报记者,只有小说中盖茨比从辉煌到堕落的见证者尼克陪在他的身边。

悲观一点说,我们的人生可能也是如此,我们都是从孤独中来,似乎因为这一生变得朋友无数,但最终也需要孤独地走。表面繁华并没有办法掩盖我们内心的孤独,这也是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困局。

比尔盖茨推荐青年的20本书(宝藏书单了不起的盖茨比)(3)

盖茨比和他的“朋友”们

关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冷漠,书中也反复提及。比如盖茨比因为帮情人顶罪,被交通事故中受害者的丈夫仇恨并枪杀,他的管家马上发电报给他最好的朋友兼合伙人沃夫希姆,却迎来了这样的回信:


亲爱的卡拉威先生(盖茨比的管家):

这是有生以来最让我感到震惊的事情,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人的疯狂行为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我现在没法过来,因为手头有非常重要的生意要处理,不能让这件事给耽误了。如果稍后有需要效劳的地方,请让埃德加送信告知我。听到这样的事情,我简直不知道身在何处,悲伤得难以自持。

——你真诚的朋友梅耶·沃夫希姆

然后他又用潦草的笔迹补充:

葬礼的事情请让我知道。我根本不认识他的家人。


看起来和盖茨比应该是最亲近的工作伙伴沃夫希姆,对盖茨比的死却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冷漠。如果放在盖茨比整个人生历程上来看,沃夫希姆这种“亲密”的合伙人,其实也不过是个路人。现实中,这并不是个例,而是被大规模工业化解体的人类社群结构,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总体孤独的一种表征。

书的最后,作者依然通过高度抽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社会反而停滞不前的种种忧思:


走过漫漫长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港湾,肯定觉得梦想已经离得非常近,几乎伸出手就能够抓得到。其实,梦想已经落在身后,落在纽约以西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落在黑暗夜幕下连绵不绝的美国原野上。

年复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消失的极乐未来,我们始终追它不上,但没有关系——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把手伸得更长……等到某个美好的早晨——

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面对这种“现代化之殇”,我们普通人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呢?其实可以试着多读读书。在书里,巴金、老舍、鲁迅、伏尔泰、尼采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都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精神上永远的朋友。这也是我开这个阅读栏目的初衷。

今天就讲到这吧,开始喜欢这部书了吗?去读读吧,希望你也能爱上它。

以后再找机会跟大家分享其他好书,我是智汇阁的阁主心若,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