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工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倡议书中出现“远离同性恋”的内容,引发争议学校注意到了此事在网上引起的讨论后,目前已将相关表述删除(11月5日 澎湃新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说同性之间的爱是最真诚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说同性之间的爱是最真诚的(同性恋不应是贬义词)

为什么说同性之间的爱是最真诚的

近日,四川工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倡议书中出现“远离同性恋”的内容,引发争议。学校注意到了此事在网上引起的讨论后,目前已将相关表述删除。(11月5日 澎湃新闻)

虽然该校在舆论压力下已删除了不当言论,但这件事侧面反映出了在如今这个看似进步和发展的社会中,仍然存在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歧视和误解。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高校都存在这种观念,更何况是广大的普通大众呢?

我们应当清楚的一点是,个人的性取向应该是自由的,“同性恋”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多次为同性恋正名,她写道:“文化不是一种生理遗传的综合体。社会性组织、语言、地域性宗教等等,没有一样是作为基因在生殖细胞里。人的生理结构中没有任何东西去妨碍其接受另一种文化。”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人的生理结构中没有任何东西去妨碍其接受另一种文化。”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给予同性恋多一些包容呢?当然,我们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接受同性恋,但至少要给予这个群体最基本的尊重,他们不是特殊群体,他们也没有病,也不是精神不正常,只是他们的性取向不符合世俗的期待而已,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歧视和污蔑他们的理由。

此前,还有许多高校都发布了歧视同性恋的相关内容,如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发放的卫生手册中,有“同性恋违背自然法则,在性格上有缺陷,情绪特别不稳定”“同性恋会教唆引诱正常人”“同性恋寿命比正常人要短……同性恋是一种变态行为”“同性恋吸毒的可能性较大”等内容。又如沈阳师范大学的一场新生教育讲座中,“同性恋”“女孩抽烟”与“毒品”等列在一起。实际上,同性恋只是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之一,难道同性恋消失这些现象也会随之消失吗?答案不言而喻。高校之所以将一系列的不良现象与同性恋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群体。

归根到底,这些现象与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更多的是个人作风和意识的问题。说到底,将同性恋与各种不良现象联系起来的是偏见。

我们应该明确一点,性取向是自由的,不应该遭受任何形式的歧视,高校的做法一会导致不了解同性恋群体的学生对其产生歧视和偏见;二会给本身为同性恋的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三会导致社会上形都成一股不好的性取向歧视风气。

总而言之,歧视同性恋的现象绝对不应该在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社会里出现,我们应当树立包容的心态,拒绝任何偏见,明确“同性恋”不应是一个贬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