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标准化工作和《济南市标准化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济南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推进落实情况。

济南标准化建设计划(济南累计制定国际)(1)

在全省率先建立新型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累计制定国际、国家标准2462项,行业标准3405项,省地方标准4275项,济南市地方标准17项,企业团体标准717项,自我公开声明企业标准29029项……济南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做大标准基数,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提升标准层次,使得济南多项关键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建森介绍,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标准立市”的工作要求。机构改革以来,作为全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新组建的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做大标准基数,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提升标准层次,全市标准化工作高效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项关键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2020年8月,《济南市标准化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实施,并列入2020年度济南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计划用三年时间,到2022年底,基本建立起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引领、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团体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注为补充的新型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2020年6月,济南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济南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对济南市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等作出规定。截至目前,济南市已经制定发布了17项济南市地方标准,这些标准聚焦民生、聚焦优化环境、聚焦社会治理等,在各方面发挥了应有的规范提升作用。

济南标准化建设计划(济南累计制定国际)(2)

在疫情防控方面,《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场所污水消毒技术规范》、《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消毒隔离规范》有效指导了济南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政务服务方面,《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规范》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大厅服务功能,优化了公共服务质量;在基层治理方面,《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有效提升了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和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标准决定工作的质量,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标准培育梯队,瞄准更高层级标准,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向高端标准努力,将企业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带动产品升级换代,推动济南智造更上新台阶。

在工业强市建设方面,济南目前已累计制定制造业领域国家标准1036项、行业标准1446项、省地方标准525项,近期公布的省质量技术基础(NQI)标准化能力指数得分位居全省前列,建设国家级、省级工业标准化试点15个。

为回应企业和群众对标准的需求,济南开发建设了“济南标准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和“国际经贸技术标准综合服务平台”,两个标准化服务平台。

济南标准”也要走向世界。2021年2月,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获批落户济南,实现了全省IEC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零突破”,电力机器人技术委员会汇聚全球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高端专家,这将促进相关的知识、信息、智慧、人才、资本在济南交汇,为“智造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强市注入强大动力。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业文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