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和“老”在《说文解字》中同属“老”部,且在字(词)义上互注,是一种很特别的语言现象。

“老”本为部首字。《说文解字·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huai)。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对此,短注有详论。段注云:“《序》曰:‘五曰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学者多不解。戴(震)先生曰:‘老下云考者,考下云老也,此许氏之恉,为异字同义举例也。’”段注引其师戴震之语,说许慎将“考”“老”互注,是异字同义的例子。这种互注互训的情况并不多见。段注又进一步说:“考、老适于许书同部,凡许书异部而彼此二篆互相释者视此。”意思是说,考和老在《说文》中同属同一部首,而《说文》中即使不在同一部首但又可以互注互训的也可以参照此例。

“老”的字体演变轨迹为:

说文解字小结(说文解字系列之)(1)

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持拐杖的长发老者之象,显然是一个象形字。故“老”的本义就是指年长之人。许慎说,“七十曰老”,我们今天对“老年人”的界定是六十岁。引申为“时间长”,再引申为“长久”、“陈旧"、“总是”、“历事多而熟练”等义项。如“老房子”、“他老是迟到”、“这个人成熟老练”等。杜甫《奉汉王手中札》:“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意即指两汉文学家枚乘的文章很老练,而河间一带的古老礼制尚且存在。

中国人很避讳不详之事,比如“死”。而“老”也作“死亡”的代称。鲁迅《祝福》中的“我”见到鲁四老爷家的佣人时,问道了祥林嫂的情况,佣人说“(祥林嫂)老了。”就是说“死了”的意思。这种避讳在民间十分普遍。《红楼梦》中所说的“京中老了人口”之“老”,亦同上例。

在现代汉语中,“老”还作为“词缀 词根”这类型的合成词的前缀出现,如“老师”、“老鼠”、“老虎”等等。作为特殊类型的合成词前缀的“老”并不表意,当然也就不是指年纪大。但有些“老”字打头的合成词中的‘老’就不是前缀,而是有表义作用的。如老汉“、”老者“、”老辣“、”老理”、“老路”、“老朽”等词语中的“老”就有表义的作用。

再来看“考”字。“考”的初文几乎和老一样。其字形演变轨迹为:

说文解字小结(说文解字系列之)(2)

也是一个老者的形象。从“考”的构成来看,从耂(“老"的省形),丂(kao)声。从老为形,以示为老人;丂,义为气流上出而不顺,以示老者因体衰而气息微弱,在此表义兼表音。故《说文解字·老部》:(考)老也 。从老省,丂声。”可见,“考”和“老”之本义所指相同,即老年人。段注云:“凡言寿考者,此字之本义也。引申之为成也。”《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皆是。又,假借为“攷”,敲击义。《庄子·天地》:“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其中“考”即“敲击”也。又假借为“拷”,“拷打”义。《后汉书·戴就传》:“幽囚拷掠,五毒参至。”又有“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于狱中)”、“考死(拷问致死)”、“拷杀(拷问击杀)”等词,皆此义也。又引申为“查核”、“考试”。司马迁《报任安书》:“略考其行事。”再引申为“审察”、“察考”。“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引申为“完成”、“建成”。“考仲子之宫。”(《左转·隐公五年》)即建成、落成之义,一般指建筑物。“考落”(建成)、“考成(落成、建好)"等皆同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