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翁军在一年战争末期研发并投入战场的MA(Mobile Armor),无一不是火力强大但体积同样不小的机型。尽管不少机型在战场上取得了以一敌多的战绩。但是不菲的造价限制了MA的生产数量,而庞大的体积也严重限制了MA的泛用性。最终这些庞然大物并没能像吉翁军高层期望的一样扭转战局走向。

一年战争后,MS(Mobile Suit)在战场上的主力地位已经不可动摇。相比之下,同样诞生于一年战争的MA在战后却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而最终导入新锐技术后诞生更先进TMA(Transformable Mobile Armor)类装备则要等到UC 0080年代中后期。

严峻的防空势态

在一年战争之前,原本的高空\超高空截击机系统已经逐步被效率更高且运行成本更为低廉的导弹武器取代。然而一年战争时期,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军事化应用使得承担拦截任务的传统导弹武器瞬间成了摆设。地球联邦军不得不仓促开发搭载拦截火力的新型重型战斗机来应对截击作战。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

开发FF-X7 Buster以及基于该机的一系列搭载有重武装的机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高空截击问题。

后知后觉的结果就是部署于地面的地球联邦军在长距离警戒体系被打瞎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吉翁军大肆空降到地球,在地面战场造成惨痛破坏。虽说一年战争的地面战场,地球联邦军最终凭借高层果断取舍换来的喘息时间并成功反击,然而几乎毫无作为地看着吉翁军空降到地面的惨痛教训成了地球联邦军挥之不去的记忆。

战后随着技术发展,泛用性良好的MS配合辅助装备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因此传统的作战装备日渐式微,尽管战后地球联邦军依旧保留了不少传统航空战斗机编制,但是基本没有再开发新型号战机。防空拦截作战任务主要交给了SFS搭载的MS。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

UC 0080年代中后期,防空拦截任务主要交给了SFS搭载的MS完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球圈的空中已经高枕无忧。战后,更为灵活的耐热伞(Ballute)系统逐步取代了笨重的HLV(Heavy Landing Vehicle)系统成为主要的轨道空降方式,加上一年战争就已投入使用的如子姆塞(Komusai)这样的小型空地穿梭艇,使得小股精锐部队绕过千疮百孔的监视体系空降地面更为便捷。虽说很难对防守严密的设施造成直接威胁。但是小股部队足以对缺乏防护的城市、工厂甚至研究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

耐热伞系统的普及使得几乎所有MS都能完成单机轨道空降。这使得小股MS部队绕开监视体系奔袭奔袭地面目标更为容易。

战后重新整顿地球防御体系的泰坦斯,除了提出了一系列新锐MS的研发计划外,也对重建地球圈的防空拦截系统提出了完整要求——防空拦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挫败敌方小型穿梭艇或MS部队的强行轨道空降作战。和旧世纪的各种防空拦截系统设计思路一样,整套防空拦截系统将根据高度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计划需要一种能够飞到平流层甚至低轨道的飞行器,在超高空对再入(Re-entry)阶段的空降目标进行拦截,同时需要一种在较低高度具备高速飞行能力和长续航能力的机型执行陆地上空的追击任务。

地球联邦军拥有相当丰富的航空器设计经验,因此设计符合要求的航空器理论上并不困难。尤其是能够执行追击作战的机型更是有不少现成案例。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航空器在MS横行战场上生存性越发堪忧。在原有长距离警戒体系已经基本瘫痪的现实下,执行截击作战的机体会被迅速拖入近距离交战。综合考虑观测引导和自身生存性等各种因素,能够胜任这一任务的仅有MS/MA。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

随着主力MS推力的不断上升,传统航空兵在MS前的生存性只会不断下降。

一个相当自然而然的结论就是让具备飞行能力的MS或MA来承担拦截任务。这样即使之后进入近距离交战,具备完整MS能力的装备也能应对。考虑计划包含的两种机型几乎是互相矛盾的需求,因此拆分为了两个机型分开进行研发。

最初的可变形机尝试

当然,让MS具备独立飞行能力的技术难度极高,而由SFS搭载MS飞行在航空动力学方面则多有缺憾。一个开创性的想法便是开发一种能兼具人形和符合航空力学的飞行器,并通过变形结构来兼顾两种要求迥异外形的新型机动兵器。类似的想法其实早在一年战争末期就有人提出,只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纯粹通过液压装置勉强完成的变形结构在强度上基本不具备可用性。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

一年战争时期双方都有通过变形结构来实现单机飞行能力的想法。只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几乎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而到UC 0080年代,RGM-79Q搭载的鼓状框架(Durm Frame)在技术上为这一构想带来了可能性。以此为基础,联邦军技术人员开发了多环节转换制御框架( Aotomitic Control Farme)技术。

基于鼓状框架技术开发而来的该技术除了能耗和重量都得到降低外,传动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由于没有传统MS构造复杂的管线结构且外部装甲部件仅仅以悬挂方式覆盖在骨架上,机体基本框架的可动范围因此大幅扩展。虽说这一技术相比之后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可动框架( Movlbe Frame )技术,存在整备成本高昂,量产相对困难的问题。不过已经能够满足设计可变形机动兵器的要求。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

基于鼓状框架技术开发而来的多环节转换制御框架技术除了能耗和重量都得到降低外,传动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由于没有传统MS构造复杂的管线结构且外部装甲部件仅仅以悬挂方式覆盖在骨架上,机体基本框架的可动范围因此大幅扩展。虽说这一技术相比之后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可动框架技术存在整备成本高昂,量产相对困难的问题。不过已经能够满足设计可变形机动兵器的要求。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7)

鼓状框架技术最初应用于RGM-79Q的手臂结构,最初的设计目标是希望通过一体化的内部框架来强化手臂结构的强度。不过实际测试发现其装甲与内部框架分离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

以这一技术为基础,地球联邦军技术人员设计出了最初的可变形机动兵器NRX-044 Asshimar。意识到该项目价值的泰坦斯以强硬手段接收了该机,原型机状态的NRX-044则随后移交到T3部队(Titans Test Team泰坦斯测试小组)进行初步测试,在T3部队获得了TR-3 Kehaar的内部编号。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8)

NRX-044原型机以TR-3 Kehaar的代号移交T3部队进行测试。

虽然NRX-044项目的最终目标是一架能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的机体。不过最初的飞行和变形测试出于降低技术风险的考虑放在了无重力且真空的宇宙环境进行。而且,出于稳妥起见,项目采用了分段式推进的方案。最初原型机的下半部分仅仅是简单的推进器,而变形结构全数集中在上半身。尾部以旋转轴连接一座额外推进器,以保持机体平衡。

MA形态下,所有推进器朝向后方以获得最大推力。而上半身则变形为相对简单的圆盘形。不过由于最初的测试在宇宙环境进行,MA形态的外形显然要比之后的正式原型机更为复杂。由于机体头部在MA形态只有外露的顶部传感器,为弥补前向探测能力,左侧外挂有传感器。而且由于担忧圆盘外形在姿势控制上的缺陷,MA形态两侧甚至有两对酷似老式双翼机的平衡翼结构。由于MA形态的双腿收纳于腹部,所以MA形态着陆时需要依赖起落架结构和隐藏式辅助臂完成。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9)

MA形态下,所有推进器朝向后方以获得最大推力。而上半身则变形为相对简单的圆盘形。不过由于最初的测试在宇宙环境进行,MA形态的外形显然要比之后的正式原型机更为复杂。各种探测器结构突出于机体外部。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0)

NRX-044原型机下半身最开始是简单的推进器结构。含有主推进器的下半身将在较为复杂的上半身结构测试完成后再安装到原型机上。

宇宙空间的测试完成后,原型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设计以应对大气层内的测试。除了安装正式的腿部和背包结构外,装甲结构也进行了大量修改,肩部装甲替换为了整块的圆弧形装甲。外观呈现圆弧形的装甲设计使得机体整体呈现出如同甲壳动物般的外形。

变形为MA形态时,圆弧外形的装甲包裹机体一圈形成完整的圆盘外形。而腿部两侧则设计了额外装甲结构用于在MA形态包裹折叠的腿部结构。出于大气层内升力与气动控制的考虑,MA形态两侧安装了一对巨大的机翼结构。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1)

变形为MA形态时,圆弧外形的装甲包裹机体一圈形成完整的圆盘外形。而腿部两侧则设计了额外装甲结构用于在MA形态包裹折叠的腿部结构。出于大气层内升力与气动控制的考虑,MA形态两侧增加了一对巨大的机翼结构。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2)

宇宙空间的测试完成后,原型机安装了正式的腿部和背包结构,装甲结构也进行了大量修改。肩部装甲替换为了整块的圆弧形装甲。外观呈现圆弧形的装甲设计使得机体整体呈现出如同甲壳动物般的外形。

该机随后在重力圈和TR-4项目进行联合测试。相关测试结果反馈到了此时依旧在开发中的NRX-044正式量产机项目中。随后诞生的NRX-044正式量产型以更为完善的设计加入了地球联邦军服役。

盘旋的截击者

作为联邦军最初开发的TMA,NRX-044 Asshimar也成为第一架不依赖辅助系统便能独立飞行的地球联邦军机体。得益于NRX-044原型机辛苦的测试工作,NRX-044正式量产机的设计相当完善。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3)

NRX-044的正式量产机设计相当完善

根据原型机的测试经验,机体的MA形态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不但放弃了短翼,同时也移除了包裹变形后机体腿部的结构。机体的MA形态呈现干净的圆盘形升力体结构。

圆盘外形干净的气动构型有效降低了MA形态的气动阻力,使得机体大气层内飞行速度达到了2.5马赫。不过简单的盘状结构带来的问题是气动控制相当依赖辅助推进器且低速状态气动效率不佳。当然,对于MA形态体积庞大,有充足空间搭载辅助推进器的NRX-044而言并不会构成问题。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4)

机体的MA形态呈现干净的圆盘形升力体结构,原型机的短翼结构被放弃。

NRX-044的主传感器采用了吉翁系的技术。搭载的三轨道独眼式传感器和MS-09系机体搭载的主传感器神似。三轨道设计使得该机具备宽阔的传感器视野。而作为主传感器损坏后的应对手段,三条轨道各安装了一个小型传感器作为备份。

由于躯干部分设计了大型的变形关节。驾驶舱结构因此设计在了头部。加上头部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和通讯设备,使得NRX-044的头部显得异常硕大。整个头部被圆弧外形的厚重装甲覆盖,变形为MA形态时,头部装甲结构会向两侧展开,占据了圆盘结构前部四分之一的空间。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5)

由于NRX-044主要是以MA形态进行部署,因此驾驶员大部分是在这一形态通过转向前方的舱门搭乘的。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6)

头部采用了吉翁系技术的独眼式传感器。三轨道式设计的独眼传感器具备宽阔的视野。作为主传感器损坏后的应对手段,三条轨道各安装了一个小型传感器作为备份。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7)

由于躯干部分设计了大型的变形关节。驾驶舱结构因此设计在了头部。MS形态时,驾驶员通过头部两侧舱门搭乘。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8)

变形为MA形态时,头部侧转90度,装甲则向两侧展开露出中间的传感器结构。

由于原本MA形态机体腿部两侧的大型装甲板设计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在经过修改的躯干部分安装可开合的装甲板,用于在MA形态保护NRX-044的股关节。而该部位的装甲板在MS形态同样可以作为躯干部分的装甲保护。这样的设计在不牺牲两个形态防护性能的情况下,又能有效降低机体整体重量。

不过这一设计的问题则是在由MA变形为MS的过程中,胸口部分装甲关闭会有短暂延迟。对于机体防护而言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不过能在快节奏交战中,抓住装甲关闭的短暂时间对一小块区域进行精确射击的也仅有部分王牌能够做到。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19)

变形为MA形态时,该部分装甲板打开用于保护股关节两侧。这样的设计在不牺牲两个形态防护性能的情况下,又能有效降低机体整体重量。不过唯一的问题则是在由MA变形为MS的过程中,胸口部分装甲关闭会有短暂延迟。当然,能在快节奏交战中,抓住装甲关闭的短暂时间对一小块区域进行精确射击的也仅有部分王牌能够做到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0)

NRX-044的躯干部分安装了可开合的装甲板用于在MA形态保护NRX-044的股关节。

变形为MA时仅仅需要锁定装甲位置的手臂,其设计相对是最为简单的。变形为MA后,厚实的装甲配合圆盘状外形使得NRX-044拥有相当优秀的防护。不但对实弹武器有良好防护性能,经过耐光束处理的装甲对光束武器的射击也能形成不错的防护效果。

作为大气层内专用机设计的NRX-044,其MA形态的主要推力装置毫无意外的选择了热核喷气推进器。变形为MA时,腿部除了进行收缩外,大腿上方的进气口结构也同步展开。在变形为MA形态后,腿部依旧具备一定可动角度,因此可以作为矢量推进器使用。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1)

尽管NRX-044设计了专用的起落架,不过腿部结构在必要时也可以作为起落架使用,以使机体更快起飞。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2)

手臂在变形为MA时仅需要锁定位置便能完成变形动作。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3)

变形为MA后,机体由腿部的热核喷气发动机提供主要推力。而进气口则位于股关节两侧。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4)

在变形为MA形态后,腿部依旧具备一定可动角度,因此可以作为矢量推进器使用。

作为变形机结构的妥协,NRX-044的背包部分可能是设计最为复杂的部分。整个背包为MS形态与MA形态都设计了专用的推进器群组。

MS形态主要由两具带大口径矢量喷嘴的推进器提供推力。 而变形为MA形态时,背包结构会整个翻转,此时原本位于背包上方的窄长形状推进器将为机体提供正向推力。这样的设计在各个形态下都有不少死重,不过显然是为了变形为MA形态后最优气动外形的妥协。而机体整体的变形结构也相当简洁高效。配合磁气覆膜技术,使得机体能够在0.5秒内完成MS和MA形态的转换。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5)

相当简洁的变形结构配合磁气覆膜技术,使得机体能够在0.5秒内完成MS和MA形态的转换。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6)

NRX-044的背包为MS形态与MA形态都设计了专用的推进器群组。MS形态主要由两具带大口径矢量喷嘴的推进器提供推力。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7)

变形为MA形态时,背包结构会整个向后翻转,此时原本位于背包上方的窄长形状推进器将为机体提供正向推力。

NRX-044唯一遗憾的则是其火力略显保守。尽管其2010KW级的主核融合炉其实已经足以支持各种大功率光束武器。不过该机实际配备的武器却只有一门输出功率2.6MW的专用光束步枪。尽管说该光束步枪的实际威力已经可以称为光束炮,但是武装种类的匮乏尤其是近战武器的缺位对于该机的作战而言是相当现实的问题。实战中甚至窘迫到要以拳打脚踢形式应对格斗战。

研发人员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在原型机阶段就考虑为NRX-044的专用光束步枪增加可以展开光束刀刃成为光束斧的机能。可惜相关测试未能在量产型NRX-044服役前完成。因此大部分量产型NRX-044并未配备这一远程近战一体化武装。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8)

原型机阶段就考虑为NRX-044的专用光束步枪增加可以展开光束刀刃成为光束斧的机能。可惜相关测试未能在量产型NRX-044服役前完成。因此大部分量产型NRX-044并未配备这一远程近战一体化武装。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29)

NRX-044配备的武器只有一把输出功率2.6MW的专用光束步枪。该光束步枪的实际威力已经可以称为光束炮。光束步枪上方设置有挂载结构,在变形为MA时可以挂载与机体下方。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0)

武装种类的匮乏确实是难以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近战武器的缺位对于该机的作战而言是相当现实的问题。实战中甚至窘迫到要以拳打脚踢形式应对格斗战。

作为MS形态高度达到20M级的TMA,NRX-044的成本依旧相当高昂。不过其性能十分理想,尤其是其高高度拦截能力更是地球联邦军所要求的。因此该机成为同期研发的一系列TMA中少数投入正式量产的机型,相当数量的该机配备在如达喀尔基地这样的重要军事据点作为守备力量。而AEUG\卡拉巴也缴获了不少该机。

不过作为专为高空高速截击作战特化的机型,其改进型号数量相当有限。能够确认的仅有新几内亚基地为Ewen Bader改装的专用机NRX-044Q。被命名为Danda-Chakra的该机在与卡拉巴雷神部队的交战中一举击落雷神部队旗舰,给卡拉巴带来惨重损失。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1)

相比其他NRX-044,NRX-044Q的MS形态由于大幅修改已经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头部呈现X形的独眼传感器轨道上方加装了大型传感器。头顶则采用了预警级的中型天线。武装方面,NRX-044Q携带了新设计的四连装MEGA粒子炮与两把光束手枪。而在MA形态,机身下方的挂架可以吊挂各式导弹。同时,该机在前臂收纳了两把光束剑应对空中格斗战。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2)

诸如达喀尔基地这样的重要据点配备了不少NRX-044作为守备力量。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3)

当然,更多的装备数量意味着有更高几率被AEUG\卡拉巴缴获。大部分缴获的NRX-044涂装为了AEUG的MS常见配色样式。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4)

NRX-044Q是新几内亚基地为Ewen Bader改装的个人专用机。MA形态时的圆盘更加大型化,装甲防护因此更强。同时圆盘两侧增加了短翼来强化盘旋能力。由于在先前和MSK-003的交战中,机体下半身破损严重,因此NRX-044Q腿部从膝部以下改为了伸缩式。在MA形态该部位变得更短。同时每侧小腿部分的三台推进器被一台大推力的大型推进器取代。腿部因此丧失了几乎全部的步行能力

冲向苍穹的拦截者

各种载具在再入阶段需要承受气动加热的高温,以及由高温带来的热障等各种极端条件。在此阶段各种载具需要维持稳定姿态来对抗极端条件,在机动性上无异于靶子,因此也是各种防空拦截系统常见的拦截窗口。而地球联邦军重建地球防空拦截体系时也将这一高度的拦截作战纳入了计划。

然而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军事化应用瘫痪了原本能够胜任这一任务的导弹武器系统。因此计划需要研发一种能够飞到平流层甚至低轨道的MA/MS在超高空以目视引导的形式对再入阶段的空降目标进行拦截。这一研发更为困难的高高度截击机的任务被交给了奥古斯塔基地和奥克兰研究所共同完成,最终在UC 0085年诞生了另一架TMA:ORX-005 Gaplant。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5)

ORX-005 Gaplant是为高轨道截击任务研发的机型。

作为以TMA标准进行设计的机型,ORX-005在MS的全高达到25.2m,虽说有先进的高达尼姆合金γ材料加持,全备重量还是达到94.2吨。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

出于高速飞行的需求,ORX-005的头部对于减阻有相当要求。考虑到独眼式传感器在体积控制上有一定优势,对于有控制头部体积以便于收纳减阻需求的ORX-005而言,采用独眼式传感器是相当自然的选择。通过专门设计的十字星式传感器轨道,ORX-005的头部设计得相当狭窄。在MA形态进行高速飞行时,头部的活动舱盖会放下以在气动加热中保护主传感器。此时时独眼传感器的左右移动被锁定,会牺牲部分视野。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6)

MA形态进行高速飞行时,头部的活动舱盖会放下以在气动加热中保护主传感器。此时时独眼传感器的左右移动被锁定。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7)

头部采用了专门设计的十字星式独眼轨道,在保证视野的前提下将头部控制在了一个极窄的造型。

该机的胸口装甲在MA形态会向上翻起以起到减阻作用。考虑高速飞行的气动加热将会产生惊人高温,为了保护驾驶员,躯干部分的驾驶舱设计了双层装甲的防护门,通过两层装甲间的空气隔离和驾驶舱内的空调系统来保护驾驶员不受影响。同时,MA形态胯部装甲也会向前翻起作为整流罩保护后方驾驶舱。

为保证驾驶员在MS和MA形态下驾驶员都能顺利上下,ORX-005除了MS状态正常的驾驶舱门外,在MA形态则能通过头部后方的舱门进出。而为了驾驶员能在高速飞行中顺利逃生,驾驶舱设计了弹射系统。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8)

ORX-005的驾驶舱设计了弹射系统以保证驾驶员能在高速飞行状态逃生。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39)

躯干部分的驾驶舱设计了有空气间隔的双层装甲防护门。通过两层装甲间的空气隔离和驾驶舱内的空调系统来保护驾驶员不受高温影响。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0)

为了保证驾驶员在MA形态的出入,头部设置了独立舱门结构。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1)

就作战样式而言,ORX-005会频繁以MA形态出发起飞。因此这一舱门使用相当频繁。

虽说再入阶段对于各种空降载具有着种种不利条件,不过对于拦截机而言,在稍瞬即逝的拦截窗口时间里飞上平流层乃至低轨道也是个挑战。因此设计人员对ORX-005的推力设计投入了相当精力。

本机的两臂处安装了可动式盾型平衡翼(Movable Shield Binder)。这一结构兼具了推进器、盾牌与主力射击武器三大功能。就如其他MS机型搭载的平衡翼一样,能够灵活的改变推力朝向。这一设计使得ORX-005在MA形态不需要改变机头朝向就能进行小半径回旋以及急停跃升等一系列动作。

除了手臂部分的盾型平衡翼外,ORX-005在机体的背包和腿部搭载了大量推进器组,该机总计15台各式推进器的总推力达到了183000kg水平,而几乎所有推进器组在MA形态都会转向后方已提供最大推力。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2)

可动式盾型平衡翼结构能灵活的改变推力朝向。使得ORX-005在MA形态不需要改变机头朝向就能进行小半径回旋以及急停跃升等一系列动作。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3)

两臂处安装了可动式盾型平衡翼(Movable Shield Binder)这一结构兼具了推进器、盾牌与主力射击武器三大功能。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4)

除了平衡翼上的推进器外,机体的背包和腿部也搭载了大量的推进器组。背包部分安装了三台矢量喷口推进器。而上方的可动式推进单元采用了热核喷气式推进器。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5)

该机的总推力达到了183000kg水平,而几乎所有推进器组在MA形态都会转向后方已提供最大推力。

相比武器仅有光束步枪的NRX-044,该机的火力相比之下更为强大。主要射击武器为可动式盾型平衡翼上一体化设计的mega粒子炮。单炮输出功率达到了3MW,足以击毁同期绝大多数目标。最重要的是机体腰部两侧各搭载了一柄光束军刀,在MS形态可以以光束军刀应对近身格斗作战。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6)

ORX-005的腰部两侧搭载了光束军刀来应对近身格斗战。

即使机体本身的推进器推力达到了如此之高,对于拦截作战的需求而言,其加速能力还是不够的。因此ORX-005在拦截作战以及长距离拦截作战时还需要安装额外的附加式助推器。强大的推进力配合机体MA形态气动外形足以支撑机体进行高速的弹道式飞行。装备推进器后,该机就仿佛一枚以MA为战斗部的大型防空导弹。而在宇宙空间作战时,附加助推器可用于机体的长距离加速。

当然,该机如此之高的推力带来的问题就是极高的加速过载。尽管有线性座椅和抗荷服的协助,选拔适合该机的驾驶员依旧是相当困难的问题。奥克兰研究所在设计该机之初就主要考虑由强化人驾驶员进行驾驶,心肺机能进行强化的强化人驾驶员能相当轻松适应该机严苛的驾驶员选择条件,而且经过强化的感知能力对于发挥该机作战能力是相当帮助。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7)

奥克兰研究所在设计该机之初就主要考虑由强化人驾驶员进行驾驶。心肺机能进行强化的强化人驾驶员能相当轻松适应该机严苛的驾驶员选择条件,而且经过强化的感知能力对于发挥该机作战能力是相当帮助。不过也有精锐驾驶员能够适应该机严苛的驾驶条件。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8)

ORX-005执行拦截任务需要安装专用的大型助推器。安装助推器后,整机仿佛一枚以MA为弹头的巨型防空导弹。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49)

安装助推器后,ORX-005能从地面环境直接起飞并打上平流层级高度执行拦截任务。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0)

大型助推器的安装形式并不会影响机体变形为MS形态。不过TMA变形为MS形态一般是进入和MS级目标的近距离缠斗,体积庞大的助推器很明显会影响机体的动作。因此实战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1)

在专用推进器补充困难的情况下,ORX-005也能使用通用的SFS系统飞行,不过加速性能方面就难以和专用的大型助推器相比了,更多只是用于延长作战半径。

由于并没有设计任何气动升力结构,其在大气层内的飞行能力完全依赖推进器的推力维持,因此其大气层内飞行时间受到推进剂存量的直接限制,大气层内续航能力显然不如同期服役的NRX-044。不过作为高轨道截击特化设计的机型,以大气层内续航时间换取短时间内的高爆发力远本就是其设计取舍。

而ORX-005的作战范围并未限于大气层内,通过将热核喷气推进器换装为热核火箭推进器就能适应宇宙战要求。而且该机在宇宙空间能够发挥更为强大的战力。在无重力真空的宇宙环境中,续航能力问题得到相当程度缓解,而机体狂暴的推力在宇宙战斗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说因为ORX-005极高的加速过载,驾驶员选拔困难的问题依旧存在,不过在精锐驾驶员手中能够发挥强大战力。如泰坦斯王牌驾驶员亚赞·盖布尔驾驶的ORX-005,就在交战中一度压制了AEUG最新锐的Zeta Gundam。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2)

该机甚至一度在交战中压制了AUEG最新锐的Zeta Gundam。如果不是机体视野缺陷的情报意外泄露,该机于阿伽马小队间的胜负尚未可知。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3)

亚赞·盖布尔人称“泰坦斯的野兽”。即使在高手云集的泰坦斯内也是顶尖的王牌驾驶员。其精湛的驾驶技术配合其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给AEUG部队带来了惨痛损失。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4)

ORX-005强大的推力在其手中被运用得得心应手。RX-178这样的机型几乎难以应付,

弹道飞行的袭击者

如果对ORX-005双臂搭载的可动式盾型平衡翼技术发展进行溯源,那么一个相当直系的技术来源便是之前由T3部队的RX-121测试过的盾牌推进器(Shield Booster)技术。而ORX-005设计之初也大量参考了RX-121应用盾牌推进器进行机动运动的相关资料。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5)

RX-121 TR-1应用盾牌推进器进行高机动行动的相关实验数据直接反馈到了ORX-005项目上。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6)

ORX-005的推进系统布局相当程度参考了RX-121强袭模式的测试数据。

此时T3部队正在进行具备长距离进攻和据点压制能力的装备概念探索。最终这一概念的实现方式确定为“以弹道式飞行轨道进行超音速进攻”。如果说ORX-005实现高轨道截击能力的方式就是以TMA为战斗部的防空导弹的话,那么这一项目最终实现设计能力的形式就是以MS/MA为战斗部的洲际弹道导弹。

这一项目的核心机最终选择了以ORX-005为基础,通过附加装备装备形式完成了TR-5[Fiver]的设计。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7)

TR-5[Fiver]是以ORX-005为核心机设计的大型TMA。

作为TR-5核心机的ORX-005移除了双臂的盾型平衡翼以安装一系列附加装备,头部则大幅修改了原本的传感器设计,增加了新型高性能探测系统。除此之外,TR-5[Fiver]的机能都由各种附加模块实现。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8)

作为核心机的ORX-005本身修改不多。TR-5[Fiver]的机能都由各种附加模块实现。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59)

TR-1的实战证明Gundam系头部造型对于对手确实有一定震慑作用。因此TR-5除了V字天线外,后续改进中更是增加了颇有Gundam系风格的双眼传感器设计。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0)

当然,该机修改头部设计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导入高性能传感器部件,以此提升机体的探测性能。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1)

作为核心机的ORX-005本身修改不多。TR-5[Fiver]的机能都由各种附加模块实现。

通过在这一核心机体基础上与额外部件组合,形成巨大的TR-5[Fiver],仅背包单元就包含3个不同大小的发电机并与背部推进器连接,而左右两侧则有一个大型接合器模块连接在手臂/背包单元上。每个模块包含一台I力场发生器以及前后总计十个光束炮口,而下部末端装备了一个带燃料箱的推进器。同时每个接合器模块内部空间还能再容纳一台MS和TR-5[Fiver]一起空降。

机体的胯部装甲则连接了全新设计的鼻型结构,结构正面安装了额外的传感器以弥补机体在MA形态的视野范围。而反面则是以喷射气态冷却剂形式保护机体的大气层降落保护装置。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2)

机体的胯部装甲则连接了全新设计的鼻型结构,结构正面安装了额外的传感器以弥补机体在MA形态的视野范围。而反面则是以喷射气态冷却剂形式保护机体的大气层降落保护装置。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3)

左右两侧则有一个大型模块连接在手臂/背包单元上。每个模块包含一台I力场发生器以及前后总计十个光束炮口。同时两侧个模块内部空间还能再容纳一台MS和TR-5[Fiver]一起空降。

作为以单机或小分队形式突破对方防区,压制敌方基地而设计的机型。该机甚至获得了领域支配MA(Area Dominance MA)这一特殊的分类。其仅在MA形态便具有正反总计20门光束炮的疯狂火力,除了向各个方向发射,上下部分可以同时向前展开,使光束炮火力全部朝向正面。

由于机体核融合炉功率几乎全部用于维持I立场装置运转,因此20门光束炮采用能量包供能。每个接合器模块装载了12个能量包。而变形为MS形态后,除了附加组件上的光束炮外,还能使用MS本体携带的长刃步枪提供更为灵活的火力。除此之外,胸口两侧甚至挂载了两发胶囊状的炸弹用于在必要时候掠袭投下破坏目标。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4)

躯干两侧的胶囊状物体为高性能炸弹。能以掠袭形式在目标上空投下炸弹破坏目标。当然,以泰坦斯的风格,该炸弹的装药自然也有化学武器选项。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5)

TR-5[Fiver]在MA形态便具有正反总计20门光束炮的疯狂火力。由于机体核融合炉功率几乎全部用于维持I立场装置运转,因此20门光束炮采用能量包供能。每个接合器模块装载了12个能量包。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6)

除了向各个方向发射刺猬般的火力。上下部分可以同时向前展开,使光束炮火力全部朝向正面。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7)

变形为MS形态后,除了附加组件上的光束炮外,还能使用MS本体携带的长刃步枪提供更为灵活的火力。

作战中,该机会如同一枚弹道导弹般,以弹道飞行形式奔袭目标,而弹道飞行轨道最高点已经离开了大气层。通过冷却装置保护下再入大气层后,TR-5[Fiver]会以弹道末端的超高速度和机身全方向的疯狂火力突破对方防护,并最终以本机战力和搭载的护卫机压制敌方目标。

UC 0087年,T3小队奉命空袭卡拉巴堪查加基地时便是以这一形式进行的。TR-5[Fiver]携带两架MS一起,以弹道式飞行形式从北美内华达基地起飞直奔堪查加基地发动袭击,最终成功完成对该基地的空袭任务。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8)

凭借TR-5[Fiver]的强大战力,空袭行动顺利完成。

不过实战测试也暴露出该设计的实用性问题:无论任务目标是否达成,该机和其运载的护卫MS显然是没办法凭借自身动力返回出发基地的。而回收如此庞大的机体相当的费时费力,甚至需要专门部队来负责回收。这些应用上的限制很明显限制了其独立运行能力。考虑到泰坦斯在格里普斯战役后期的重心越发偏向宇宙,该装备也陷入了无用武之地的窘境。

而随着乞力马扎罗基地易手,泰坦斯的作战力量全面转向宇宙。T3部队的两机ORX-005 TR-5在完成TR-5[Fiver]项目测试后也送往宇宙重新进行改装。两机TR-5在整个TR计划的框架下,演绎出了另一段传奇的演化。

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机动战士高达z 星之继承者(地球上空的拦截者)(69)

分配给T-3部队的两架ORX-005在TR计划的框架下演绎出了更为传奇的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