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门虫

小时候在闷热的夏夜里,我们总能在路灯或室内的灯光下看到许多飞蛾和昆虫绕着飞舞,一直持续到灯光熄灭才会离开。而在古时没有灯光的情况下,飞蛾们更多的是围绕着烛光飞舞最后扑向火源,这也是"飞蛾扑火"一词最常见的解释。其实"飞蛾扑火"一词最早是出自于《梁书·到溉传》:

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1)

那么为什么飞蛾总是扑向火源呢?最开始人们都认为是飞蛾的自杀性行为,但是自然界经过了几亿年的演变,求生意识已经成为生物的本能,早就牢牢的写在它们的基因里,没有任何生命会去做毫无意义的牺牲。因此直到近代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才得知了一个结论:许多昆虫都具有趋光性,人们也常常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诱捕昆虫。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2)

之所以说昆虫喜欢追逐光明是错误的,是因为大部分昆虫是夜间行动的,如果它们真的喜欢光明,自然不会白天躲起来了,其实昆虫们最早也是白天行动的,只不过被鸟类等天敌们疯狂针对之后只能默默的躲在晚上出来觅食了。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3)

而在最早人类还不会造火时,昆虫更多的是通过日月和星光的指引来确定方向的,由于距离足够远,因此到达地球的光线可以视为平行光线,昆虫只要保持着和光线处于一个固定夹角的路线,就能保持直线飞行,对于昆虫而言有着很好定向参考作用的。而随着人工造火的出现,导致了多个光源之间互相干扰,让昆虫的判断力失去了作用,而且人造光源由于距离太近了,因此对昆虫而言是散射光,而昆虫按照以前的思路行进的话它们的飞行路线自然就会变得杂乱无章,甚至会逐渐靠近光源,这也证实了飞蛾扑火的自杀行为是谣言,毕竟谁自杀不是直线扑火,反而是先把自己绕晕呢?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4)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5)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科学家们还认为飞蛾对一些特定的波长有更强的趋光性,有科学家曾将雄雌飞蛾同时关在一间有灯光的房间里,结果雄性飞蛾还是冲向了光源,对于雌性飞蛾视而不见,对此专家们猜测雌性飞蛾释放的雌性激素中附有光源的波长信息,而灯火的波长恰巧覆盖了雌性激素的波长,使得灯光的优先级高与雌性飞蛾的级别。导致雄性飞蛾忽略了雌性飞蛾,错把光源当做求偶对象了。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6)

飞蛾杂乱无章的飞行轨迹

昆虫们其实都有很强的夜视能力,特别是拥有复眼的飞蛾,对光源有着异常敏锐的捕捉力。但是夜间的人造光源亮度压过了月光星光时,飞蛾的本能就会让它们顺着人造光源的角度来进行前进了,最后就像走进了迷宫一样,走不出人造光源的范围,这也是我们经常在灯光下看到成群结队飞虫的原因。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7)

为什么飞蛾总喜欢扑向火(为什么飞蛾明知道扑向火源会自取灭亡却停不下来呢)(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