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1)

每位爸爸妈妈一定有带小宝宝看病或者做体检的经历,到了医院常常要扎个手指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等了几十分钟结果好不容易出来了,可拿到验血报告,看着一堆数字指标,却不知道什么意思,让人一头雾水!

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2)

瞬间,蒙圈圈了~~~不知何解,也就开始犯嘀咕:更不明白为何非要抽血。

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3)

它们各自都有什么临床意义呢?血常规之类的报告主要是给医生看的,解读也需要医生结合孩子的具体病情来分析,但父母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在一时找不到医生的时候也可以自己了解一点病情。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是人体血细胞中的一大类,包括中性粒细胞(GRAN / NEUT)、淋巴细胞(LYMP)、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其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占90%左右。

医生通常根据白细胞及其分类来为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以及什么类型的感染。如果出现白细胞升高,同时中性粒增多,往往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对于白细胞不高或者降低,同时淋巴或单核细胞升高,则多可能是病毒感染。

临床上单一指标判断感染常有其局限性,医生会结合C反应蛋白(CRP)来区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时 CRP 常升高。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单纯靠血常规或者血常规结合 CRP 也无法确定这一次感染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这些指标只能作为参考,确定感染类型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等多种资料。

此外,儿童血液中的白细胞及其分类是随年龄生长变化的。婴儿期白细胞维持在10亿每升左右,然后逐渐降低,到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4到10亿之间。分类上中性粒细胞在出生时约占65%,随后下降,生后4~6天时与淋巴细胞比例约相等;之后降至35%左右,然后逐渐上升,至4~6岁时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又相等,最后达到成人水平,即占约50-70%。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错误的将一些正常的数值判断为粒细胞减少症了。

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4)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中的运氧蛋白,二者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RBC和Hgb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随年龄不同常有差异。

在海平面地区,Hgb的低限值在6月~6岁者为110g/L,6-14岁为120g/L,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0g/L和110g/L,低于此值者为贫血。

贫血有很多类型,确定贫血的具体类型时,往往需要结合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等指标来区分。不同的“指标组合”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比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MCH、MCHC均下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MCV、MCH下降,MCHC正常)常见于慢性感染等。这些往往需要医学来帮忙判断分析。

血小板计数(PLT)

PLT是人体止血功能的重要参数,正常值波动在100到300亿每升。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应及时就医。

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5)

此外,家长们还是常常问到医生很多下面的问题:

(1)哪些情况会影响血常规的检查结果?

血常规的检查结果会受到某些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情绪、运动、饮食、地理及气候条件等;后者包括药物、脱水等。此外,采血方式也会影响检查结果。当您遇到不同机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不一致时,也无需过度担心检查的准确性,在合理区间内浮动是正常情况。

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6)

(2)检测结果超出参考范围一定有异常或者代表疾病吗?

拿到化验单后,大家最关心的是检验结果正不正常,然后就一直盯着有没有箭头,看到箭头就开始犯嘀咕:这是不是不正常?那么在参考范围之外的检验结果,是不是一定就有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参考范围是用统计学的方法采用95%的可信区间(正态分布)来制定的范围,也就是说在一个检测中,有95%的人在这个参考范围之内,还有5%的在参考范围之外,这5%的人并不一定是病人。此外,临床上血常规报告单的参考范围往往是成人的标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血常规指标的参考范围并不相同,因此,判断结果时切勿一味参考成人的正常值。对于确实异常的检验结果并不一定代表疾病,应该结合临床表现来分析;反之,即使指标都没有异常也不等于没问题。这时您可能需要咨询医生,医生的判断是综合很多信息后给出的。

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7)

(3)孩子就是发热,为什么每次来医院看病医生都要化验血常规?

血常规是一个简便快速的化验项目,它不仅可能可以反映身体是否有感染,另外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贫血,是否存在其它血液疾病问题,有时候还可以用于药物疗效观察。当孩子生病时,对于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热并不是某一疾病的特异表现,加上患儿往往无法准确表达主诉,病情变化快,常常需要检查血常规作为一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怎样能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小小血常规内藏大学问)(8)

经过上面的介绍,是不是清晰一些了呢?其实对于血常规,作为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家长们,拿到报告如果一时找不到医生,可以自己看个大概,筛查一些紧急情况,如果找得到医生,还是尽量让医生结合孩子的病情去做详细的解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