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阐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的本质是什么)(1)

诚然要准确地去定义何谓”艺术“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们也可以尝试去定义得稍微接近准确一点。

个人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其中一种延伸,是智力作用于现实世界的其中一种投射。个人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主要有三大类延伸:1)哲学2)艺术3)科学其中,可以将科学看成是哲学之下的一门派生。不过是一门非常大类的派生。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哲学、艺术和科学,都可以看成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延伸,智力作用于现实世界的投射。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方式的不同。哲学是对精神世界的思考。是探索世上各种智力反应之间的关系,再对这些关系进行主观性概括的方法。艺术是对精神世界的释放。是将智力反应以一种具体的形式抒发于现实世界的方法。科学是对精神世界的归纳、演绎和应用,也可以说是对哲学的归纳、演绎和应用。是用哲学寻找世上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的方法。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再说回艺术。很多人说,很难明白艺术,这其实不假。因为这个说法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适用。我们不可能可以完全理解出一件艺术品的所有价值——正如我们不可能完全理解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样。不过,我们也能够尽可能挖掘出一件艺术品的最大价值。

艺术概论阐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的本质是什么)(2)

那么,艺术的价值究竟如何衡量呢?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价值超过了100亿美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尝试思考一下,艺术如何产生?

2500年前,马其顿的一个小女生曼托,因为被国王阿敏塔斯三世的近身侍卫安提帕特搞怀孕后抛弃了。压抑了一肚子的苦逼气的她,跑到树林里,用一把短剑,随着自己的情绪,对着一块木头狂砍,木头上每一道剑痕的深度,与角度,都与曼托的精神世界产生关联(当然不是唯一关联),这时这块木头就产生了艺术价值。因为它记录了,也反映了曼托当时的情绪起伏。然后,伟大的雕塑家菲狄亚斯,看到了这块木头,而因为它的形态美等原因,他用某种方式把之购下,带回雅典,在跳蚤市场上售卖。这过程中,这块木头的价值就发生了转移和扩大。100年后,亚历山大某个下午到雅典逛街时,又发现了这块木头,再将其带回马其顿。而这时,如果我们问这块木头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之于曼托的情绪发泄,还是之于它的形态美感,还是之于菲狄亚斯的鉴定眼光,还是之于它尘封100年的历史价值呢,还是全部都有一点呢?这恐怕很难说清。但起码在跳蚤市场上时,曼托这块木头肯定既包含了艺术价值,又包含了商业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其中,每一个变量的累积,都可能增加或稀释几何级别的价值。到最后,我们都很难可以准确把握到这块木头有多少价值呢。何况是量化?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即艺术的本体论,从苏格拉底始到20世纪止,一直是哲学家,艺术理论家争论的焦点。这两千多年来产生了许多艺术理论,比如柏拉图为代表的“艺术模仿论”、克莱夫·贝尔和RG科林伍德的表现论、托尔斯泰的情感交流/表达论。还有一些自成体系的奇葩大神,比如弗洛伊德的艺术是精神症候的理论,本雅明的共产主义理论,卡洛琳的女权理论,还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念理论。

随着艺术形式与题材的不断发展,总是有新的艺术品打破旧的理论并且不断扩充着“艺术”这个词的概念。所以终于在二十世纪,艺术理论家和哲学家们厌倦了这种没有尽头的修辞游戏,他们站在了更高的立场去看待艺术的本体论问题,并且准备终结这个问题。这里不得不提到这三个人:莫里斯·魏兹(Morris Weitz)、纳尔逊·古德曼( Nelson Goodman)还有阿瑟·丹托(Arthur Danto)这三个人的观点起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作用(海德格的理论我们放在以后再说)。

莫里斯·魏兹(Morris Weitz)的观点是“艺术是无法定义的”。莫里斯发表于1956年的文章《美学中理论的作用》中就第一次完备的阐明了他的这种观点。他认为,古典的艺术理论都在从艺术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角度去定义艺术的本质,但是艺术是没有一套必要且充分的类属性的。因此,他认为不仅在现实中,就是在逻辑上也是不存在一种艺术理论的。莫里斯的理论认为,真正的艺术理论不是既是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的类属性,而仅仅是一张根盘错节,纵横交叉的相似点组成的复杂的大网。他认为,当代艺术的不断突破和革新,也给艺术理论带来了不断的修正——“如果一种概念的使用条件是可以修正的,那么这种概念就是开放的”。所以,莫里斯认为艺术是一个无法定义的开放的概念。

艺术概论阐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的本质是什么)(3)

莫里斯的理论受到了分析哲学泰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其著作《哲学调查》的影响(莫也在文章中提到),所以对艺术进行了属于当时哲学环境的分析。莫里斯的理论为后面的理论家打好了地基。

纳尔逊·古德曼( Nelson Goodman)的理论主张不在于关注什么是艺术,而是关注一件人造物何时才被称为艺术。古德曼认为在形式上,艺术与普通人造物没有区别,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艺术是范例”。一件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不是由于它拥有怎样的特殊性质,而是在于它如何拥有这项特殊性质。他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一件物体,在特定的时间发挥艺术的的功能,就有了艺术的地位,便成为了艺术。下引古德曼1978年的文章《何时是艺术》原文(选自<Ways of World Making>):“一件物体可以在不同时间象征不同事物,并且也可能在别的某个时刻什么也不象征。一件毫无生气的或完全功利主义的物体可能发挥艺术的功能,一件艺术品也可能发挥一件毫无生气的或完全功利主义的物体的功能。也许,与其说艺术长久而生命短暂,还不如说两者都转瞬即逝”

古德曼的理论抛开了古典哲学和古典艺术理论形而上的,企图用一个简洁概念定义艺术的理论方法,而是从实用主义出发,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为艺术本体论注入了新鲜血液。

黑格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终结了古典哲学。普遍认为黑格尔的那一套严密的体系就是绝对真理了,可是之后人们发现宇宙是没有规律的,我们的世界是没有规律的,没有目的的,于是产生了现代“价值观多样主义,道德观相对主义”的现象。所以,现代哲学就本着相对的世界观和相对的价值观去讨论问题,因为绝对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现代艺术哲学表现出了“现象学”和“语言学”的转向。其研究目标从“终极目标”转移到了更加实用化,体系化的领域。古德曼的实用主义的“何时是艺术”的理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阿瑟 丹托。

阿瑟·丹托(Arthur Danto)的理论提出了“艺术界”的概念,“艺术界”由艺术理论氛围和艺术史知识组成。阿瑟十分注重艺术理论的作用(这里说一下他本身是美国《国家杂志》的艺术评论家 (╯▔皿▔)╯ )。他认为要理解一种物品是否为艺术品,一个人首先要具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这是因为物品要成为艺术品就必须借助某种艺术理论(或解释)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事先对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简言之,艺术界)没有理解,观者是不会把物品视为艺术品的。“艺术”是人类语言产生的一个抽象词汇,而理论的意义就是记录我们对这个词的实用,所以,阿瑟重视理论,重视“艺术界”,甚至可以说阿瑟丹托认为:“艺术即理论”。

在当代艺术广泛应用“现成品”的状况下,阿瑟丹托发现了普通人造物与艺术品之间并没有可感知差别的现象广泛存在,于是他认为是“艺术界”让现成品变成了艺术品。他以“艺术界”——“艺术即理论”的理论主张回应了当代艺术带来的挑战。

阿瑟丹托是最早对当代艺术的挑战做出回应的理论家,其理论影响甚大,是当代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阿瑟在其发表于1964年《哲学期刊》(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上的文章《艺术世界》(The Art World)中有提出了他的“艺术界”的理论主张,并且对之前的一些“古典”艺术理论做出了精彩反面论述。一段关于艺术模仿轮的精彩论述,下引文章原文(王春辰译):“如果说镜像O是对原像O的一种模仿,而艺术也是一种模仿的话,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镜像就是艺术。但事实上,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镜子所反映出的食物其实是不能算作艺术的……”

阿瑟丹托的理论与海德格的理论交相呼应,开启了艺术理论的新道路。

艺术概论阐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的本质是什么)(4)

所以,我想说的是,艺术当然不简单,但也没那么复杂,它其实应该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到的事物,的概念。只是很多时候被一些故弄玄虚的人搞得玄乎了而已。

,